稿件-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学校智能建筑发展.doc





《稿件-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学校智能建筑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稿件-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与学校智能建筑发展.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及学校智能建筑发展北京北控电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杨海军 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周力 陶京【摘要:本文通过十多年来北京市的普通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程,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的起步、发展和完善。通过教育城域网及数字化校园的工程建设,介绍了教育信息化带来教育行业的业务应用和教育教学技术的革新。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教育应用新的需求,同时新的教育需求也推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关键词:中小学、信息化、校园网、教育城域网、数字化校园、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单个项目的
2、建设到从教育的长远发展考虑进行体系化的设计和建设,从模仿其它行业的标准建设,到出台教育行业自己的建设标准和施工规范。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将逐步影响和改变教育教学的工作方式,从而推动教育现代化。一、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起步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九十年代初,当时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开始配备少量计算机,而配备的这些计算机主要作为单机使用。由于计算机价格昂贵,为了使计算机应用能尽快普极,基于NetWare网络的无盘工作站应运而生。中小学信息化网络就这样,从当时的细缆布线或10BASE-T以太网,首先在计算机教室网络应用得开始了起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国内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中小学对于网络建设的需求
3、日益迫切。2001年市教委启动了“校校通”建设工程,网络建设开始大规模的走进校园二、 校园网建设及完善按照北京市校园网建设工程技术规范的标准,中小学每间教学、办公用房建设两个符合IEEE UTP5/E布线标准的信息点。在北京市,大多数学校的建筑物建成时间都超过了20年,建筑物内没有弱电系统的路由建设预留,给校园网的施工带来较大困难。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通常在建筑物物理中心位置选择一间房间做为网络核心机房,采用在楼板打孔等方式构建垂直路由;水平路由建设则采用PVC线槽或者桥架沿楼道明铺设方式。在教室内部工作区使用明线槽(管)引入网络布线,信息点只能采用明装方式。当时校园网综合布线虽然及现代的智能
4、化布线相比太为简陋,容易出现布线不规范、信号串扰等问题,但是这样的施工方案符合大多数学校实际环境条件,并且对于老旧楼宇的改造投资小,见效快。经过近4年的建设,至2004年,北京市一千四百余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工程,在校园网建成的同时,全市统一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小学信息管理系统(CMIS)、资源库、数字图书馆等学校基础信息系统应用,同时各基层学校也基于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开展FTP、网站建设等简单应用,为下一步的学校信息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环境。三、 教育城域网建设及应用2004年底,随着各校校园网的建成,基于网络的文件共享、文件传输和集中管理等已在学校局域网上应用,但各校仍是信息孤岛,无法实现
5、整个教育系统资源的共享和教学资源的平等利用,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来实现学校及学校之间,学校及区、市等教育主管单位之间,学校和国际互联网之间的连通,使学校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可以实现共享,从而促进了教育教学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高速流动,最终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城域网的实现方式是多种途经的,各区县教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结合资金投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建设教育城域网。以下通过北京市某区县的教育城域网工程实例来介绍典型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方式。3.1. 教育城域网的体系结构实例中,整个系统从层次上划分为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从网络上划分为光纤网络、
6、传输网络和业务网络。系统结构为三层结构:底层物理光缆环网,由6个节点组成1个骨干环,18个节点形成7个汇聚环,其余学校组成42个接入环;结合中层传送网的骨干环、汇聚环及接入环三层MSTP网络结构,保证区域内的所有接入学校都能够和本区域内的核心节点和汇聚节点相连;通过传送网的透传,之上的业务网设备将各校的业务互连,从而充分满足教育城域网需求,为所有教育单位提供足够的带宽和稳定的服务;最终通过网络中心的惟一出口及互连网相连。3.2.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原则1) 技术成熟选择技术和设备经过大规模组网应用以及长时间运行,是成熟的技术。2) 业务灵活针对不同的应用,可灵活按需求进行带宽分配和链路的调用不同
7、的带宽及接口。3) 扩展简便避免重复投资,网络在3-5 年内可以满足应用发展的需求,平台具有很好的扩展能力。4) 标准开放网络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可灵活的及其它网络对接,利于自身网络拓展。 5) 安全可靠保证数据安全, 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结合严密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将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3.3. 光缆网络建设方案1) 物理建设光缆网络物理上共铺设光缆750余公里,通过6纵3横九条骨干缆、23条支干缆和19条支路光缆,将整个城域网建设区域分割成网格状;并通过光缆的分缆和合缆技术,使光缆之间相互连接,物理成环,便于新增节点的快速接入,有很强的扩展性。2) 逻辑建设基于SMTP
8、技术的传输网,逻辑上由6个教育单位组成了一个半网状的10G带宽骨干环,由18个教育单位组成7个2.5G带宽的汇聚环,由226的教育单位组成42个622M带宽的接入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7个汇聚环及骨干环节点相交进行网络连接,接入环及汇聚环或骨干环节点相切实现网络连接,所有接入的教育单位通过惟一的一个骨干节点即网络中心及互连网相连。由于接入环的教育单位数量受到接入环带宽622M的限制,为了能达到每个学校接入城域网带宽100M的要求,原则上一个接入环上的接入节点不能超过六个。3) 路由建设原则 路由设计必须完全满足传输网的组网要求; 每个分格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沿主要道路设计1条或多条支路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稿件 中小学 校园网 建设 学校 智能建筑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