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导向的转变.docx
《浅议新时期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导向的转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新时期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导向的转变.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议新时期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导向的转变 2013年12月26日 09:46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5期 石庆鹏 字号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505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国企考核的发展历程,结合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及政治领域的特殊地位,探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方式方法的转变。建议在考核体系中充分突出企业价值考核并引入社会监管,参照市场标准下达业绩指标,帮助企业实现对标管理,并分行业进行考核。同时,增加对其社会责任的考核,引导国企的经营目标同自身角色相一致,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创造财富、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民生。关键词:国有企业;双重属性;绩效考核;转变发展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铁二
2、局集团装饰装修工程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进程与大力改善民生的至关重要发展阶段,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8.4%。在这期间,国有企业扮演者着多种角色与完成重要的经济政治任务。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存在,国有企业的转型与变革将持续以迎接挑战与新的机遇。其中,国企的绩效考核是变革的焦点环节。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营运质量与效率,从而达成企业战略目标。所以,要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业绩考核导向作用,不断探索创新考核机制,激励员工与企业共成长,才能保持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发展历程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环境、经济条件以及历
3、史背景下,国有企业兼具着企业属性与社会属性两种性质。一方面政府通过参与国企经营,实现调控宏观经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并完成国家政治经济战略目标的使命,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中需遵循市场规则,同其他所有制经济体一起谋求生存与发展,提高生产经营活动水平,实现利润与提高投资回报率。在两种特征下,国有企必须完成社会责任目标与特定政治任务下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与体系的改革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以产品产量、企业产值等实物产量为核心,改革开放初期承包经营责任制出现并伴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试点的扩大与推进,再到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颁布与
4、不断改进,使得国企绩效评价已经逐步建立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上,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走向。1999到2005年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出台,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已经由对国有企业的经营增长状况、债务风险状况、资产质量状况以及盈利能力状况等四个方面来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此办法首次结合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从财务与管理两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并,分别设置定量财务指标与定性评议指标予以反映。同时引用了行业标准,包括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这总横向比较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寻找自身差距,
5、并向国内、国际先进标准看齐。2013年2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30号)政策出台,引导中央企业加快做优做强,实现科学发展。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不断的改革摸索前进中。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实现转型的必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还并没有完全退出旧的行政激励体制,在行政管制体制与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中平衡。政府作为国有资本出资人与市场监管者直接对企业业绩考评;各种金融机构与行业协会以及与企业价值创造紧密联系的利益相关主体以及企业经营者与员工都十分关注企业的经营绩效。于是,国企绩效考核伴随相关高管激励制度在演化中一方面依赖着传统管理模式的路径,同时又不断加强以企业业绩为核心的竞争型激励机
6、制的需求。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如:国有资产监督缺失,内部人控制,高管薪酬体系混乱,高管绩效考核困难,高管身份及人力资本定位模糊,高管社会公权的激励支撑等。这些问题都与国企运营中的管理、评价制度不合理息息相关。国有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不足。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源在于明晰产权,而产权的灵魂在于资产责任。因此,国企绩效考评的前提需要明确其资产责任及经济与政治双重属性,界定国企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是设置。并在考核导向中把社会目标的实现作为经济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不论企业是否属于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应该是促进企业首先履行法律、政策与商业伦理规范之内的社会责任,
7、并在这个约束前提下激励国有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三、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导向的转变1.注重长期效益的评价,创新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国企领导的考核为年度与任期制,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也缺乏长期战略性指标。这种考核标准引导企业注重短期效益,使国企经营者作出短视行为。为了实现企业发展战略,重点突出企业的价值管理,对国企的考核与激励上可以考虑运用长期业绩评价指标以及引入新的竞争机制。使企业建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并把价值创造的长期指标与企业管理者的绩效奖挂钩。同时,创新考核体系,引入平衡积分卡等新的管理方法,实现从单一经济指标到企业全过程全方面的价值评估。对于目前国企经理人的任期制导致的短视影响,可以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期 国有企业 绩效考核 导向 转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