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最终(2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最终(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知识点大全最终(25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将纸巾揉成团放到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槽中,纸巾(没有)被浸湿,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接触不到纸巾。将气球放在塑料瓶中,并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气球无法吹得很大,这也是因为瓶子中的(空气占据空间)。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3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4通过用
2、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6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7将冷集气瓶放在有烟的热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热集气瓶里的烟随着热空气上升到冷集气瓶中,冷集气瓶中的冷空气向下流动,这样循环流动,烟便充满两个瓶子;将热集气瓶放在冷集气瓶的上方,抽掉中间的玻璃板,由于热空气不能向下流动,冷空气不能向上流动,烟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进入下方的冷集气瓶。8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热空气(自然上升)
3、,提高室内气温。9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土壤中有沙子、泥土、黏土、石块、枯树枝、小虫等丰富的生物及生物遗体,还有(水分、空气、腐殖质)等物质。2验证土壤成分的实验:(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上出现水迹:证明土壤中含有水分。(2)把土块放入水中,土块中冒出了气泡:证明土壤中有空气。(3)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的在下,细小颗粒的在上,水
4、面漂浮一层黑色物质:证明土壤中有沙粒、黏粒和腐殖质。3土壤可分为三种类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质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4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同。如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适宜生长(仙人掌、芝麻、花生、西瓜)等,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荷花、芦苇、水稻、莲花)等。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宜生长的植物有(蚕豆、苹果树、月季)等。5(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
5、肥沃。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6土壤沙化是表示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的现象。引起土壤沙化的原因可能是干旱或流沙入侵等自然因素,也可能是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开荒、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活动。7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保护土壤的活动:修筑梯田、轮作或休耕、植树造林。破坏土壤的活动:开窑烧砖、开山毁林、抛撒垃圾、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1我们将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物体称为固体。2(会流动,没有确定的形状)的物质称为液体。不同液体在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方面有所不同。3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由规范的玻璃筒或塑料筒制成
6、,刻度精确,刻度通常以(毫升或升)为单位。使用量筒时的注意事项: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慢倒入量筒。量筒必须放平稳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4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尺)。使用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作判断。在实际检测中,气泡在哪边,说明哪处(高)。5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不变,(占据的空间)可能改变。混合后的固体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选择大孔眼的筛子分离玉米粉和绿豆的混合物。选择磁铁分离木屑和铁屑的混合物。用过滤
7、装置分离沙子和红糖的混合物。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糖等物质。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在20时,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204)克白糖。7分离水中的物质。(1)过滤法:通过过滤法可以将水中的不溶物分离出来,泥沙能用过滤法从水中分离出来。比如自来水厂的水在出厂前就要经过多次过滤和其他操作。(2)蒸发法:通过蒸发法可以将水中的溶解物分离出来,盐能用蒸发法从盐水中分离出来比如我们吃的盐大多数是通过晒海水得到的。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1自然界中,有的水域大,蓄水量多,如江、河、湖、海。有的水域小,蓄水量少,如池塘、小溪、山涧。除了天然形成的水域,还有人工水域,如水库。
8、2地下水的现状:中国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越来越少。地下水的补充:(1)铺设透水路面;(2)雨水回灌地下;(3)堤岸过滤。3装海水的勺子加热后,勺中留下一些白色颗粒。这些白色的颗粒是一些含盐类比较多的化学物质,导致海水喝起来又苦又咸。4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和咸水湖里的咸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在这(3%)的淡水中,(三分之二)是冰川和难以利用的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1呼吸系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候
9、: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2将(澄清石灰水)倒入呼出的气体中,摇晃一下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3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4消化系统: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口腔:将食物磨碎,与唾液混合。咽部:吞咽食物。食道:传送食物至胃。肝脏:产生胆汁;胆囊:储存胆汁(注意:食物不经过肝脏)。胃:
10、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小肠: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肠: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成人肠道长6.58.5米,约为身长的4.5倍。5消化道是通过(蠕动)的方式使食物前进的。6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7营养素的来源:(1)米饭、面条、面包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2)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3)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必需的营养素。(4)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
11、机盐,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5)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它的帮助。(6)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8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1)(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土豆、馒头、米饭中含有大量淀粉。(2)将食物放在白纸上用石块去挤压,观察白纸上留下的痕迹,可以检测哪些食物中含有脂。花生和肥肉中含有大量的油脂。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
12、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3.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4.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5.种子发芽的条件:要有水分,空气,要温度适宜。6.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7.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
13、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8.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茎有输送水分的功能。9.叶主要有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10.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还能活成吗?答: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叶子全部去除,幼苗即失去了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给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11.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他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12.茎的作用:茎和叶变红,茎中有被染成红色的小细管,叶脉也被染成红色,所以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13.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黄瓜的雌蕊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14.植
14、物传粉的方式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昆虫传粉:木兰,百合,玫瑰,绣线菊等。风力传粉:栎,松,桦,杉,柏,高粱,核桃,板栗。自花传粉:棉花,花生,大豆,小扁豆,茴香,番茄等15.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16.番茄和黄瓜的生长过程都包括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1.仙人柱:植株高大成柱状,有分支,柱上长有许多锐利的棱,棱上长有尖刺。水瓶树:高大粗壮,树干顶部枝条,树叶稀疏,远看酷似一个巨大的啤酒瓶。椰树:树干长,笔直,没有分支,树叶巨大,呈羽毛状,集中长在树干顶端。芭蕉:主干没有分枝,叶在主干顶端呈螺旋状排列
15、,叶片长圆形,宽大。主叶脉粗厚,分支叶脉呈羽状,平行分布在叶片上。雪松:树干较直,树枝从下至上环绕,树干向外生长,树叶针状,坚硬,淡绿色或深绿色。2.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仙人柱喜温暖向阳环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3.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雪松奈阴抗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分布范围广,可生活在高山上。4.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季,雨季分明。水瓶树的树干里储存水,抗干旱能力强,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5.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长受季风影响。椰子喜光,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
16、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生长在热带沿海。6.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7.叶子有正面和反面,表面光滑,颜色更深的一面,为叶片的正面。8.大叶黄杨树叶比杨树树叶厚,光滑,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9.杨树树叶秋天变黄,冬天落光,大叶黄树叶冬天落1/3左右,总体看来树叶还是绿色的。10.冬天来了,大叶黄杨和杨树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答:杨树靠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蜡质减少蒸发。11.沙漠植物主要有仙人球,沙棘,骆驼刺,梭梭树,胡杨,仙人掌,沙葱,沙芦草,复活草。12.芦荟和石莲花都喜温暖通风的环境,耐干燥,能在沙漠边缘或半沙漠的温暖环境
17、中生存。13.仙人掌的茎是绿色的,像厚实的植物叶片或粗壮的茎。仙人掌的叶是一根根的尖刺。14.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里含有大量水分。15.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较硬,用手难以挤压出水分,而且他们都有刺,易扎伤手,所以用勺子挤压比较方便,安全。16.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实验:现象:用蜡纸包住的纸巾湿度最大,其次是卷起来的纸巾,湿度最小的是平铺的纸巾。解释:蒸发面积小,蒸发量少,不透水覆盖层挡住了水分蒸发,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且茎表面有蜡质覆盖,水的蒸发量极少。17.梭梭树和骆驼刺这两种植物都是地面部分长的矮小,而有庞大的根系,并深深扎入地下,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
18、地面部分又有效的减少了水分蒸腾,使之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18.形态不同的沙漠植物,共同特点是:有强大的根系,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收,为减少水分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有的甚至无叶,用绿色的茎代替叶子的作用,茎表面覆盖蜡质。19.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模拟实验中:平铺的纸张模拟的是宽大的叶片,卷起来的纸张,模拟的是针状叶,蜡纸模拟的是茎表面的不透水覆盖层。通过实验,我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叶缩成针状,茎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20.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通称为水生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
19、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21.碗莲的特点:碗莲叶子圆形有浮在水面上的浮叶,也有深到水面上方的立叶,它的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碗莲喜光喜热,怕干不耐阴,适合在静水中生长,水底的土壤最好为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黏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到30摄氏度。22.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实验实验现象: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有大量孔洞。结论: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23.观察金鱼藻的特点实验实验现象:搅动水槽里的水茎随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整体漂浮。实验结论:它能漂浮,茎柔软,适合在水里生活。24.南庭芥生长在石头边,喜光,耐干旱,耐低温。青苔生长在石头
20、上,附近水多,比较潮湿。虹如玉生长在石缝中,喜光耐干旱,喜温暖。25.青苔表面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这对青苔的生存有快速吸收水分的意义。干燥程度低的卷柏,复苏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26.卷柏的耐害本领和仙人掌有什么不同?答:卷柏采用休眠和转移生长位置的方法,仙人掌采用减少水分蒸发的方法。27.卷柏的耐寒本领对它生存有何意义?答: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有弹性 。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是会流动的。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会上升。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3、
21、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4、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先快后慢。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7、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是氧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气体。8、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称为“热辐射”9、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10、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
22、后,又从气态变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11、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腌腊)食品等。12、森林有:氧气制造工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13、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14、 物体冷热的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低于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15、使用温度计注意:A、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底和壁。B、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平视温度计液柱的顶端。16、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23、:A、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B、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灯芯。C、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1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18、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19、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20、耳朵的构造:耳廓 、外耳道、 鼓膜、听小骨、耳蜗 听神经。21、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做“音量”。22、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的活动。油脂类食物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知识点 大全 最终 2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