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汇总.doc
《2016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点汇总.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 财 政【本部分近年考情】年度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7-2015111161223【本部分教材知识体系】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政府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支出 财政政府预算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知识点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1、 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2、“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2非) (1)非竞争性: 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
2、本为零。这一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2)非排他性: 指的是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正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知识点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但同样的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原因在于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如果阻止未付费者消
3、费,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缺乏效率的,也就是说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投票,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总结】1.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知识点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公共物品的融资;二是公共物品的生产。公共物品供给类别具体内容公共物品的融资(谁付费、怎么付)政府融资(强制融资)“免费搭车”使得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所以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政府融资的缺点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
4、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私人融资(自愿融资)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尽管有这种限制,公共物品有时还经由收费的集体行动而被自愿提供,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联合融资对于政府来说,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自来提供,则是最为理想的。常见的手段是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生产(由谁负责、如何将投入转为产出)政府生产(典型形式)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
5、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合同外包(典型形式)是指政治家首先与私人厂商签约,再由这个私人厂商与其雇员签订劳务合同,按政府的要求完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任务。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业性的机构,也可能是非营利性的机构。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其他方式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服务供给主体也不限于政府和私人企业,还包括社会组织、慈善机构、事业单位等。不同性质的供给主体应享有平等待遇。【知识点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1、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理性的社会成员将利用其智慧,通过规则的创新,以获取来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地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2、内容:该制度结构涉及以下四方
6、面内容: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 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的决策权最终应属于每一位社会成员或经其同意的代议机构。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由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由谁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或公共服务的递送?以何种方式生产与递送?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谁将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终受益者?受益的规模和结构状况如何?通过公共物品共计的制度结构,能够反映出一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政府的主要责任是要为公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并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最后出资人。【知识点一】市场
7、系统的组成1.市场系统的组成市场系统是由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市场系统组成作用政府1.为市场提供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2.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3.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居民1.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2. 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并获取收入用收入到市场购买消费品或从事投资3.居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最大化。企业1.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单位2.从居民那里买入生产要素,通过加工转换成商品与劳务,再卖给居民并获取企业收入和利润。3.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
8、生产。2.市场机制(1)市场的含义: 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在无数个买者和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并且是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2)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 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通过价格和产量的不断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市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可以自动的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知识点二】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具体理解1.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那些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不能由市场有效供给的物品或服务2.矫正外部性政府部门采取
9、措施来排除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3.维持有效竞争由政府部门制订有关政策法令、实施禁止垄断,维持市场有效竞争的措施,以保证竞争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4.调节收入分配由政府部门运用各种手段对缺乏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节 5.稳定经济由政府担当起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第三节、财政的基本职能【知识点一】财政的三大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知识点二】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含义: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
10、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2、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政府职能的范围,财政资源配置范围 应当是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主要包括:(1)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包括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执行社会公共服务的领域,如国家安全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开支,如公共卫生、科技、公共工程。(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支出,如矫正外部效应,维护市场竞争。3.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1)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
11、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例如: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差距都较大,客观上要求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和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知识点三】收入分配职能1、公共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公共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
12、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2、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入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通过转移性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
13、保障,教育和健康等个人转移性支出等。(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住房)等进行的收入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知识点四】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1、含义: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财政经济稳定职能重点是:维持社会资源在高水平利用状况下的稳定。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意义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进步。2.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增长稳定,实现充分就
14、业和国际收支平衡;(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第四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知识点一】公共选择理论 含义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是关于“政府失灵”的理论,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包括投票人、政治家、官僚)行为。它从与经济学同样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出发,对个人
15、在政治环境中的行为,做出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产生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 物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等理论基 石个人主义方法论人们只能通过对个人及其行为的理解来理解社会经济人假设政治场景中的个人都是自利、理性和效用最大化者,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和市场过程一样,政治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个人之间的交易网络。所不同的是:第一,在通常的市场上,个人用货币交换所需的物品和服务;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以自己同意承担的成本份额(或税收),交换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第二,市场交易是边际交易,交易双方可以就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讨价还价,最终达到双方满意
16、的结果;而政治交易中,个人在特定方案上只能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派只能接受对其不利的方案。【知识点二】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常见的政府失灵表现为: 1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1)唐斯的“理性投票人假说” 作为公共物品需求者和投票者,个人也许没有动机通过投票传达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信息。理性的个人投票与否,取决于参加投票的期望净收益 。(2)“理性的无知”,是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 (3)“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
17、,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导致选民往往胡乱投下、自己那神圣的一票,根本没有正确表达自己的偏好,何谈政府根据选民表达的偏好来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呢? 2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只有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纲领或提案,才有助于实现选票极大化的目标。一味迎合中间选民的利益,必然导致少数派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诉求被忽视,有违社会公正原则。 3投票循环投票循环又被称作“孔多塞悖论” 。 其核心思想一般由“三个选民-三个选项,两两表决、得多数票者获胜”的简单模型来表达。 该模型表明,某些情况下简单多数决没有结果,即出现投票循环现象,没有哪个候选对象能够稳定的胜出。 “阿罗不可能定理
18、”证明当选项超过三个、社会成员超过三人时,所有的投票规则都是有缺陷的。 4官僚体系无效率尼斯坎南的官僚理论解释了官僚体系缺乏效率的原因。该模型中的官僚机构具有两大特征:其一,官僚在给定需求约束和成本约束条件下,最大化本部门的总预算。 其二,官僚机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负责生产某种公共物品与服务(或其组合),以与其服务对象(立法机构或其中间投票人)的预算拨款相交换。 尼斯坎南模型在公共物品的政府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第一,应当增强官僚部门内部的竞争性,增加某一行业官僚部门的数量是方法之一,也可以允许其他行业现有的官僚部门通过业务参与以强化竞争;第二,通过改变对官僚的激励,引导其最小化既
19、定产出的成本;第三,通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外包,让更多的私人营利性企业加入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来,以期提高效率。5利益集团与寻租第五节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知识点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义 1、目前我国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不够,预算管理偏重收支平衡状态,支出预算约束偏软 (2).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3).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不清晰 ,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4).财政收入呈现中低速增长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加剧,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意义(1)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
20、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2)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公平统一市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3)是建立健全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和主要任务1、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 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提高效率方向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2、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任务 (1)建立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制衡是现代预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重点推进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决算公开制度实行中期财政规划
21、管理;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 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深化税制改革的目标取向(4方面):(1)完善税种制度安排,进一步提高所得税、持有环节不动产税等直接税收入的比重;(2)健全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增强自主性。(3)科学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税收收入归属权。优化税制结构(1)改进和完善税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解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2)正
22、确处理税收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3)消除现行税制存在的对不同市场主体的不平等待遇。完善调解功能稳定宏观税负税制改革要税费联动、有减有增,兼顾需求与可能推进依法治税加快税收立法步伐,特别是加快重点税收实体法的立法进程3、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1)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2)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根据税种属性,遵循公平、便利和效率原则,将收入周期性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易转嫁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将其余具有明显受益性、区域性特征、对宏观经济运行不产生直接影响的税种划分为地方税,或地方分
23、成比例多一些。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第一节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知识点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财政支出数据:(一)看财政支出规模(花多少钱)。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二)看财政支出结构(干多少事)。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三)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具体是怎么花的)。财政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中级 经济师 经济基础 重点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