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教案《三字经》(6页).doc
《国学课教案《三字经》(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课教案《三字经》(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学课教案三字经-第 6 页国学课教案三字经诵读经典之三字经1、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
2、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
3、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
4、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2)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四、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五、总结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人,也有人编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应该从现在开始,专心学习,和善良的好的人交朋友,听父母的话。2、子不学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
5、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教学难点: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 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 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字经 国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