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docx
《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大专家权威解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2019年2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解读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立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9年2月17日正式公布,标志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对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历史意义。一、开启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情况看,相关
2、法律条文散见于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之中,内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够;同时,现有的应急预案建设与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电力等相关行政法规,也只是对相关行业领域或者对应急管理某一环节的工作进行了规定,系统性与普适性不够。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应急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全行业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支撑与法规遵循,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强化了应急准备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实践活动,是平时为消除事故隐患、遏制事故危机、有效应对事故灾难而进行的组织、物质、技能与精
3、神等准备。每当发生重大险情或事故后,社会与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成效。而决定应急处置与救援成效的关键因素是平时的应急准备水平。应急处置与救援活动是检验应急准备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其成效如何,只不过是应急准备能量在战时的集中释放而已。因此,条例在立法的定位上,始终围绕着“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规范应急救援”这一基本任务,目的在于通过条例的实施,推动各方牢固树立“宁可千日无事故、不可一日不准备”的思想,把应急准备作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并从应急预案演练、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值班值守等方面搭建了安全生产应急准备的基本内容。三、明确了有关各方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中
4、的职责条例在总则中确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生产经营单位负责、分级分类管理、整体协调联动、属地管理为主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体制,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事故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在应急处置与救援中所承担的责任与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既遵从了上位法明确的相关要求,又理顺了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有关各方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的职责与定位,为推动实现各担其职、各负其责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局面提供了法制保障。四、解决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大量事故救援实践表明,由于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政府缺乏具体的
5、法律依据,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时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使得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一些地区与单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应急准备不落实、应急处置不规范与违规指挥、盲目施救等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还有多年来基层关心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问题、现场指挥问题、救援补偿问题,都在条例中进行了明确回应。可以说,条例的实施,是对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进行的系统规范,切实解决了长期以来事故应急工作无法可依的问题,为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解读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立法的突出特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王海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9年2月17日正式公
6、布,标志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对做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历史意义。明确了职责定位理顺了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职责与定位。条例明确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应急管理部门指导协调,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协助配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制。这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责任。条例明确指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全面负责。这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岗位责任配置工作体系,明确各岗位责任人员、责任范围与考核标准等内容,做到层层
7、落实应急管理责任,确保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完善了制度规定细化应急处置措施。条例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生产经营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各自应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进行了细化,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先期处置、政府组织救援及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请求支援等工作环节予以规范,其出发点是突出第一时间响应,这有利于提高救援时效与效率。优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演练。条例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与危害,在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确立应急救援预案动态修订以及备案、公布制度,明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及时修订相关预案的情形;针对政府及其
8、部门、不同类型企业,规定了不同期限要求的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制度,切实发挥应急救援预案牵引应急准备、指导应急救援的重要作用。加强应急救援制度建设。条例规范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如:建立高危行业企业应急物资配备制度,提升应急支撑与保障能力;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评估制度,及时总结与吸取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高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救援社会化服务制度,使应急救援社会化、市场化服务工作具备了法规制度基础。创新了保障措施明确应急救援费用承担原则。条例规定应急救援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在事故责任单位无力承担的情况下,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从而突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解决了应急救援费
9、用承担难题。建立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负责制度。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可以设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实行总指挥负责制,各有关单位与个人应当服从指挥救援工作,确保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指挥统一、有序、高效。赋予有关人民政府决定应急救援终止的权限。条例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的威胁与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决定停止执行全部或部分应急救援措施。坚持违法必究。条例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有效保障具体制度与措施的实施。解读三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责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科院院长张兴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第一部专门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10、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作为实施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支撑,其颁布实施必将全面提高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法治水平与应急能力。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工作,条例明确了三项制度、一个机制与四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即:应急预案制度、定期应急演练制度与应急值班制度,第一时间应急响应机制,人员、物资、科技、信息化等方面应急管理保障要求;同时,规定了应急工作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应急救援预案制度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工作的重中之重。条例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特点与危害、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第六条要求应急救援预案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与标准的规定
11、,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在发生法律法规、机构职责、资源条件、重大风险或者其他变化时应当及时修订应急救援预案,同时第七条规定应急救援预案应到有关部门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应急演练制度应急演练是确保及时、科学、高效、有效应急处置的一项重要工作。条例第八条规定,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同时规定有关部门抽查演练;第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演练中发现应急预案存在重大问题要及时修订。应急值班制度当好党与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生产 安全事故 应急 条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