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启蒙教育.doc
《中医启蒙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启蒙教育.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启蒙教育性味 (上) 神农氏尝百草,先分有毒无毒,再分寒热温凉,为药物食物定性;继之,鼻嗅腥臊香膻臭五气,口辨酸苦甘辛咸五味,为其定味。这是以人为本认识自然的方法,根据人体对药物的感觉、反应,判定药物的性质。就像一束光线穿过三棱镜分成七色一样,化深不可测、纷繁复杂为简单明了。使中药学没有陷于博物学的庞杂、钻牛角尖,跟客观事物较劲。也没有陷入分析成分,提纯单体的怪圈。而是关心团队协作,观察整体反应。以复杂未知的人,对复杂的未知的药,得出简单可见的结果,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医重视药的性质,轻视药的作用。因为药性是恒定不变的,而药效则是因人、因时、因地会改变的。察其性而知其用,了解掌握了药物性
2、质,就会预测在不同病理条件下的药物作用。这和“用药如用兵”,知人善任是一个道理。同时也避免了为了追求明确药效而去发现、制造剧毒药物。就像我们知道了麻黄的性热,味辛的性质以后,碰到外感风寒高烧体痛的病人,可用它会发汗解表,止痛。遇到内聚阴毒,疮口破溃的病人,可用麻黄会通阳活血;碰到风寒束肺,哮鸣咳喘的病人,可用它宣肺平喘。碰到水湿内停水肿的病人,可以用麻黄来提壶接盖,通利水道。而在一些出血、自汗、气血上冲、咽喉肿痛的状态下,是绝对不用麻黄的。遗憾的是,现代中医盲目跟从西医的理论,舍弃传统理论的精华,忽视药性,盲目追求确切药效。中药教材按功效分类,发汗、泻下、利水、活血、止血、涌吐等等,去性存用,
3、这样教学,要么就是否定中药疗效,要么就是无毒变成有毒,小毒变成大毒。这么发展中医中药,就是毁灭中医中药。性就是指药物的寒热性质,或使人热,或使人冷。细分可分为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因为这是一种无形的能量的变化。热性的药物或食物有热毒,对于阳气衰微或阴寒内盛的人最合适不过,正常人服用就会感觉燥热,加之火性炎上,吃多了会导致“上火”,出现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颠顶面部疖肿、口腔舌面溃疡、牙龈、鼻腔出血等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热扰心神,导致心动过速、兴奋、失眠、狂躁等症状。魏晋时期流行服用“五石散”,里面都是热性的矿物药,主要成分是钟乳石、紫石英、硫磺、赤石脂、白石英。服用的目的,首先就是通神明
4、,使人产生兴奋、幻觉,并在此条件下产生灵感,写出美文,画出奇图,奏出怪曲。当然也使人行为怪诞、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近乎发狂。类似于现代人们吸食毒品。其次是催情激欲,暂时提高人的性能力。服用五石散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晋著名的历史学家皇甫谧说过自己服用五石散的感受:“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当暑烦闷”,观察别人 “或暴发不常,夭害年命,是以族弟长互,舌缩入喉;东海王良夫,痈疮陷背;陇西辛长绪,脊肉溃烂;蜀郡赵公烈,中表六散,悉寒石散之所为也”。热性的食物有鸡肉、羊肉、狗肉;辣椒、花椒、芥末、白酒;药物有乌头、附子、细辛、麻黄、人参、当归、大小茴香、吴茱萸、硫磺。目
5、前儿童反复发作的扁桃体脓肿和性早熟,就和孩子经常食用鸡肉有关,外加冰镇碳酸饮料的郁闭,和其容易导致热毒内攻。目前养鸡采取封闭饲养、人工配制饲料,外加灯光照射、注射激素促进鸡的生长,更是加重了鸡的热性、毒性。禽流感就是热毒郁积的结果。人吃了这样的鸡肉,不中热毒才怪!还有目前流行的所谓药膳,用当归炖鸡,吃得人们口鼻流血,他们完全不知这样吃是热上加热,而中国人从来都是用阴寒的蘑菇来炖鸡。寒性的药物,本身具有寒毒,用来平衡热毒。正常人吃了,难免损伤正气。很多抗菌素多属于这一类型。退热抗感染效果明显,但是对肾功能、肠道正常菌群的伤害也显而易见。比如四环素对牙齿的破坏,链霉素对听神经的损伤,中医认为是寒毒
6、伤害肾阳的表现。中药中苦寒的药物比如龙胆草、黄连、苦参、木通,极易伤害胃气,导致消化功能渐弱,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严重的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石膏和大黄也是咸寒的药物,用来清解肺和大肠的热毒,使用不当的话,就会导致泄泻不止,呼吸衰竭的症状。现代人崇尚排毒减肥,长期服用大黄、芦荟类的阴寒泻药,其毒副作用会在不久的将来显现出来。寒性的食物中首先就是冰水、冰棍、冰激淋、冰可乐、冰啤酒。中国人的体质不同于欧美人,盲目照搬人家的饮食习惯的话,非得病不可。寒性最重的其次就是牛奶,无论在何种温度下饮用。奶是极富营养的,但是只是为初生的婴幼儿饮用。因为婴幼儿是纯阳之体,心率一般都在90/分以上。只有他
7、们能够消化吸收奶,也就是能平衡奶的阴寒属性。人成年以后,体质改变,就应该停止喝奶,去食用温性的食物。但是在所谓的科学其实是商业利益的鼓噪下,人们只看到了牛奶有营养的一面,忘记了自己能否消化吸收的一面。很多人喝完牛奶会出现腹泻或者胀气,西医说是乳糖不耐受。中医认为是阳虚不能胜阴寒,只要在煎煮牛奶时加些热性药物,比如荜茇、高良姜、桂皮就能解决问题。不能消化,拉出去还算幸运。有的人不能消化,一味储存,喝完了也没感觉,结果阴寒在体内积聚,导致糖尿病、肥胖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发作。鸡蛋也是阴寒属性,对于阴液不足,失眠低热的病人,古人用生鸡子黄搅入药液服用,滋阴养心。但是对于阳气不足或者是阴寒内盛的人来讲,鸡
8、蛋就无异于毒药。有的人对鸡蛋过敏,吃完了就腹痛腹泻,有的会呕吐。但是有的人吃煮鸡蛋过敏,但是吃煎鸡蛋就没事。这就说明必须用火热的烹制或加入热性的佐料来平衡鸡蛋的阴寒才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比如中国人习惯用葱花、香椿、韭菜摊煎鸡蛋,外国人也习惯在煎鸡蛋上撒黑胡椒面,都是一样的道理。性味 (中)味,一是指气味,是人通过嗅觉对食物药物的基本辨别。其次是滋味,是人通过口舌品尝的感觉。神农尝百草,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同判定药性一样,味也是以人为本的主观指标,同样把纷繁复杂的药物、食物变得简单明了。中药大多数是在有毒无毒之间,有偏性但是不剧烈;有寒热之分,但是不足以影响全身。而是作用于特定的脏腑、器官,使之动或
9、使之静;使之寒或使之热。古人通过细致入微的体验观察,总结出中药学的归经理论。也就是气味不同的药物,会分别作用于不同脏腑器官。本篇先说说嗅觉的味道。俗话说:“葱辣鼻子蒜辣心,芥末辣得鬼抽筋。”同样是辛辣的食物,影响人的器官是不一样的。葱闻起来很香,吃起来不辣。大病初愈的人,往往就是想吃一碗葱花面,部队的病号饭就是这个。但是切葱的时候,往往会让人涕泪横流,喷嚏连连。中医认为,葱性热,耐寒,故有“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兵”一说。气味辛香上能通督脉,散寒开窍。下能通任脉,涌出唾液、眼泪、胃液。做饭的时候放葱,除了能唤醒食欲,还可以平衡食物的阴寒属性,也能掩盖肉类腥臊的味道。由于葱过于辛香走窜,所以不宜煎
10、炒时间太长。在中医治疗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也用葱白作为药物,伤寒论在治疗少阴病,萎靡不振、昏昏欲睡,脉微细兼有下利的病人,就用白通汤治疗。主要药物就是葱白四茎,加上生附子和干姜。葱白的作用就是通督脉,醒神开窍。如果出现“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也就是虚阳外越的,就用白通加猪胆汁汤。普通病人受寒感冒,出现轻微的发热疼痛的症状,可以将葱白切碎煎煮,加点红糖热服,以汗出热退为效。由于阴寒内盛导致腹痛、痛经、四肢厥冷的病人,可以把切碎葱白炒热,用棉布包裹好了放在肚脐上熨烫,可以反复加热更换,直到病人鼻尖出汗,腹内鸣响,矢气排便,四肢回暖为宜。这就是发挥葱白温通任脉的功效。蒜闻起来气味不大,煎炒以
11、后有蒜香,吃完生蒜的人会有蒜臭味,类同尸臭,令人难以忍受。吃蒜以后会产生烧心、疼痛的感觉,我吃过的应县小石口的蒜和甘肃张掖的蒜算是其中佼佼者。中医就是掌握了蒜的性味,趋利避害,用蒜来治疗由于阴寒积聚心胃导致的胸闷、胸痛食积,心下硬痛。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中列举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系列方剂,方中的薤白就是野蒜、山蒜,方中的白酒就是醋。目前在潮州、日本还保留着吃腌薤白的传统,现代医学也证明了其对心脑血管的作用。本草纲目载,:“薤白味辛,气温,性冷而补,心病宜食之,利产妇,治女人带下赤白。”蒜吃多了除了烧心以外,还会造成眼睛干涩,损害视力,须发早白。中医找到了既能消除它的毒副作用,又不渐弱其强心功能的办
12、法,就是用醋腌蒜。平常百姓吃饺子,就是用蒜蘸着醋吃。每到岁末,家家都要腌制腊八蒜,为的是到了除夕吃饺子用。我在脍炙一文中介绍了芥末,吃芥末的感觉就是直冲牛斗,浑身颤傈。中医认为是通督脉,鼓舞肝胆阳气。所以中医使用白芥子来治疗阴寒积聚麻痹的病人。比如治疗阴疽,类似骨结核、骨髓炎常用的阳和汤中,治疗老年人哮鸣痰喘时用的三子养亲汤中,就有白芥子。而对于本身就有抽搐、颤抖、多动的病人,芥末等辛辣的药物就属于禁忌。天下知气味者,莫过于厨子。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中写道:“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一以贯之”的“吾道”,统治尽善的国家,不仅要和谐得像音乐,也该把烹饪的调和悬为理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追随孔
13、子,而愿意推崇被人忘掉的伊尹。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厨师,在他眼里,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吕氏春秋本味篇记伊尹以至味说汤那一大段,把最伟大的统治哲学讲成惹人垂涎的食谱。这个观念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所以自从尚书顾命起,做宰相总比为“和羹调鼎”。” 继神农尝百草之后,对中药方剂理论和实践贡献最大的就是伊尹。这位厨子出身的开国宰相撰写的汤液经法,严格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配伍原则设立了经方,迄今还在被我们使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了当年伊尹与汤王由谈烹小鲜而论治天下的精彩对话。伊尹认为,作为美味的三类动物:水生的动物气味腥,食肉的气味臊,吃草的气味膻。那么,怎样做出佳肴味呢?主要依靠水、
14、火、味的调节。以醋消除腥味、以姜去掉膻味、以酒除却臊味。调味的时候要平衡甘淡、酸涩、苦焦、辛辣、咸鲜,它的组合是有主、有助、有反佐牵制,有烘托陪衬。根据鼎中的变化,掌握火候,把握调料的搁放先后次序和量的多寡,才能获得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腻、酸而不涩、咸而不齁、辛而不散、淡而不寡的美味佳肴。从调味开始,谈到各种美食,最终告诉商汤,要吃到这些美食,就要有良马勇士,开拓疆土,成为天子。气味学说的不仅在治疗而且在日常预防保健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比如在端午节,人们把新鲜的艾叶,菖蒲挂在门口,用其芬芳辛香的气味驱邪逐臭。古人做手术的时候,一般在密闭的房间焚烧苍术,用来洁净空气。很多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启蒙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