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II作业.doc
《西方经济学II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II作业.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II课程作业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作业要求:题目可打印,答案要求手写,该课程考试时交作业。1、为什么政府购买乘数大于税收乘数绝对值?(提示:考虑到边际消费倾向存在)答: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变化是同方向。总支出变化量数倍于政府购买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但是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改变人们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变化与总支出变化是反方向。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要通过改变人
2、们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绝对值。支出是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一个直接部分,增加一开始就可以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税收增加要通过压低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并在扣除边际储蓄倾向因素后才能发挥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国民收入。例如增加10亿元政府购买,一开始就能增加10亿元总需求,但是减税10亿元,会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元,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一开始增加消费需求只有8亿元,这样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绝对值。2、人们对货币需求动机有哪些? (提示:预防动机、交易动机、投机动机,展开叙述)答:凯恩斯认为人们货币需求行
3、为由三个动机决定: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1、交易动机,即货币作为商品交换中间媒介,人们持有货币原因是为了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影响其持有货币量因素最主要为人们收入多少。2、预防动机,即货币作为价值储藏功能,人们持有货币多少主要是为了防范位置风险,例如疾病。影响其持有货币量最主要因素仍然为人们收入多少。3、投机动机,即人们持有货币,主要是因为其他资产(凯恩斯假定社会中只有货币和债券2种资产,所以此处为债券)收益率没有货币高,例如当债券利率过低(价格过高)人们预期利率即将升高(价格即将下跌),因为债券利息收益不足以弥补其价格下跌造成损失,所以债券类资产此时为负收益,而现金收益为0高
4、于债券,所以人们选择持有现金。影响这一因素造成货币持有量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利率普遍预期。3、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提示:凯恩斯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税收效应等)(1)从总需求曲线获得方法来看:已知一个给定货币供给,价格水平上升会使LM曲线向左移动。因为在任何一个既定货币供给M时,较高物价水平P,减少了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而较低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使LM曲线向左移动,若IS曲线保持不变,LM曲线向左移动,则Y减少。也就是说P增加、Y减少,P与Y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是右向下倾斜。(2)从总需求曲线产生效应来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主要取决于实际余额效应、时际替代效应、国际替代效应三个因
5、素。一、实际余额效应。当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手中名义资产数量不会改变,但以货币实际购买力衡量实际资产数量会减少,因此,人们在收入不变情况下就会减少对商品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维持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这就是实际余额效应。实际余额效应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商品总量减少,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二、凯恩斯效应(利率效应)。一般来讲,价格上升会提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机会成本增加而未来消费预期收益提高。因此,人们会减少当前消费量,增加未来消费量。随着总价格水平提高,人们会用未来消费替代当前消费从而减少对商品需求总量。因此,实际替代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
6、倾斜。三、国际替代效应。当一国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其他国家生产产品就会变得相对便宜,本国居民就会用外国产品代替本国产品,增加对进口品需求。因此,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代替出口,从而减少了对国内商品需求量。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提示: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政策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传统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就属于一般性政策工具范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三大法宝”: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再贴现政策。 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以贴现所获得未到期票据,被称为再贴现(Rediscoun
7、t);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一种货币政策。 再贴现政策优点有二:一是能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央行借款成本来达到调整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目,再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成本上升,从而社会对借款需求减少,达到了收缩信贷规模目。二是能产生一种“告示效应”,即贴现率变动,可以作为向银行和公众宣布中央银行政策意向有效办法,可以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信号与它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宣传效果。 再贴现政策局限表现在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为再贴现政策只能影响来贴现银行,对其他银行只是间接地发生作用,政策效果完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II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