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答.doc





《2014年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答.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中药学【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一、最佳选择题1、下列有关药品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出的技术规定B、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C、组织现代化生产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定标准要求D、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技术依据E、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或地区制定并颁布【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099,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药品标准系根据药物本身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来源、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
2、、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也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标准是强制性法定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定标准要求,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技术依据,也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法规。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品标准即为国家药品标准,系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该题针对“药品标准,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2、气体灭菌法是常用的A、化学灭菌法B、物理灭菌法C、
3、干热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湿热灭菌法【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100,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其杀菌机制可能是:作用于微生物核酸蛋白,使其变性、及微生物酶系统结合影响代谢或改变膜壁通透性致微生物死亡等。气体灭菌法是常用的化学灭菌法。【该题针对“灭菌方法及无菌操作,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3、流浸膏剂制备时常用的主要制法是A、蒸馏法B、渗漉法C、浸渍法D、回流法E、煎煮法【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4、【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1144,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渗漉法:流浸膏剂的主要制法,其操作要点:饮片应适当粉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再装入渗漉器内。饮片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尽量排除饮片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面,密盖,浸渍适当时间后渗漉。除另有规定外,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渗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低温浓缩至稠膏状,及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量,静置,取上清液分装。对有效成分明确者,测定含量和含醇量,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该题针对“流浸膏剂、浸膏剂及茶剂,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
5、知识点进行考核】4、溶胶和混悬液的制备可选用A、滤过法B、浸渍法C、溶解法D、凝聚法E、干胶法【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102,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溶胶的制备 凝聚法:通过适当改变药物在溶液中的物理条件或通过化学反应使形成的质点符合溶胶分散相质点大小的要求。混悬液的制备 凝聚法:化学凝聚法,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不溶性药物而制成混悬剂。为了得到较细的微粒,化学反应宜在稀溶液中进行,同时应快速搅拌。物理凝聚法,主要是指微粒结晶法。即选择适当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将药
6、物制成饱和溶液,在急速搅拌下缓缓加入另一冷溶剂中,使之迅速析出结晶微粒,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得混悬液。【该题针对“真溶液及胶体溶液,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5、有关滴眼剂错误的叙述是A、滴入眼中的药物首先进入角膜内,通过角膜至前房再进入虹膜B、增加滴眼剂的黏度,延长药液在眼内滞留时间,增强药效C、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D、通过角膜,可达到眼球后部,经吸收产生全身作用E、混悬型滴眼剂要求粒子大小不得超过50m【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104,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7、D【答案解析】滴眼剂系指由提取物制成的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澄明液体制剂。也有以固态药物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溶液的制剂。滴眼剂滴入结膜内主要经过角膜和结合膜两条途径吸收。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即药物及角膜接触后,透过角膜进入房水并经前房至巩膜和睫状肌,药物主要被局部血管网吸收发挥局部治疗作用。药物经结合膜吸收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主要途径,通过巩膜,可达到眼球后部,经吸收产生全身作用。【该题针对“滴眼剂,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6、安瓿的处理工序正确的是A、切割灌水蒸煮圆口洗涤干燥及灭菌B、圆口切割灌水蒸煮洗涤干燥及灭菌C、切割圆口洗涤灌水蒸
8、煮干燥及灭菌D、圆口切割灌水蒸煮洗涤干燥及灭菌E、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及灭菌【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37704,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安瓿的处理工序:切割圆口灌水蒸煮洗涤干燥及灭菌。【该题针对“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中药注射用半成品及中药注射剂”知识点进行考核】7、不属于黑膏药去“火毒”的目的有A、去除多余的铅丹B、去除刺激性低分子产物C、去除条件可用水中浸泡或动态流水D、去除醛、酮E、去除脂肪酸【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
9、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034,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去“火毒”:膏药制成后,应喷淋清水,膏药成坨,置清水中浸渍,以去火毒。油丹炼合而成的膏药若直接应用,常对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骚痒,重者发疱、溃疡,这种刺激反应俗称“火毒”。所谓“火毒”,很可能是在高温时氧化、分解生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多具一定水溶性、挥发性或不稳定性。故可用水中浸泡、或动态流水去除。【该题针对“膏药,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8、最新版中国药典规定,胶囊剂的质量要求中装量差异限度应在标示装量的A、5.0以内B、10.0以内C、15.
10、0以内D、20.0以内E、25.0以内【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1154,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装量差异限度应在标示装量(或平均装量)的10.0以内,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的1倍。【该题针对“胶囊剂的质检及典型品种,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9、蜜丸制备中,药粉及炼蜜的比例一般为A、1:1.52B、1:11.5C、1:12.5D、1:13.5E、1:1.52.5【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
11、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1155,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用蜜量:制备大、小蜜丸时,药粉及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1.5,但也有高于1:2或低于1:1的,主要取决于药粉的性质。【该题针对“蜜丸,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10、最新版中国药典对片剂重量差异检查的规定中,描述正确的是A、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B、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2倍C、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3片D、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E、包糖衣后仍需检查【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37476,点击提问
12、】【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重量差异:每片重量及标示片重(或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糖衣片的片芯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其他包衣片应在包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该题针对“片剂的质检及典型品种,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11、气雾剂质量要求中,吸入用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药粉粒度应控制在A、3m以下B、5m以下C、6m以下D、8m以下E、10m以下【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109,点击
13、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吸入用气雾剂和喷雾剂的药粉粒度应控制在10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为5m以下,一般不使用饮片细粉。【该题针对“气雾剂及喷雾剂的质检及典型品种,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12、作为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材是A、清蛋白-胆固醇B、壳聚糖-甲基纤维素C、明胶-阿拉伯胶D、磷脂-胆固醇E、环糊精-聚乙二醇【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110,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常以明胶-阿拉伯胶作囊材,明胶为两性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分
14、子里含有2、00H及其相应的解离基团3+、00-。【该题针对“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中药制剂新技术”知识点进行考核】13、药物的有效期是指药物含量降低A、5所需时间B、90所需时间C、10所需时间D、50所需时间E、60所需时间【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040,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在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将药物含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用t1/2表示;药物含量降低10所需的时间称为有效期,用t0.9表示。【该题针对“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影
15、响因素及提高稳定性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14、试验制剂及参比静脉注射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值称为A、生物利用度B、绝对生物利用度C、相对生物利用度D、溶出度E、生物半衰期【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041,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生物利用程度():即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多少。可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表示。试验制剂及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值称为相对生物利用度。当参比制剂是静脉注射剂时,则得到的比值为绝对生物利用度。【该题针对“药物制剂的生物有效性,中药药剂学
16、(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15、制备碳酸镁、枸橼酸、碳酸氢钠溶液型合剂时,应做的配伍变化技术处理A、改变调配次序B、调节药液值C、改变剂型或调换药物D、改变溶剂或添加增(助)溶剂E、控制贮存条件【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042,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改变调配次序:调配时的混合次序可能影响某些药液成品的质量,改变调配次序可克服一些不应产生的配伍禁忌。如制备碳酸镁、枸橼酸、碳酸氢钠溶液型合剂时,应将枸橼酸溶于水,并及碳酸镁混合溶解后,再将碳酸氢钠溶入。若碳酸氢钠先及枸橼酸混合
17、耗尽酸液,则不能配成溶液剂。另如配制浓度各0.5的苯甲醇及三氯叔丁醇的混合水溶液时,因三氯叔丁醇在冷水中溶解很慢,应先将三氯叔丁醇及苯甲醇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注射用水则极易溶解。【该题针对“药剂学配伍变化的预测实验及处理方法,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16、一般药物人工干燥的温度不宜超过A、50B、80C、60D、100E、70【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答疑编号100342114,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人工干燥的温度,应视药物性质而灵活掌握。一般药物以不超过80为宜。【该题针对“切
18、制,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二、配伍选择题1、A.制剂学B.药剂学C.中药药剂学D.生物药剂学E.临床药剂学【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通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及药效之间关系的称为ABCDE【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疑编号100341173,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生物药剂学是通过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阐明药物剂型因素、生物因素及药效(包括疗效、副作用和毒性)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
19、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称为ABCDE【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疑编号100341175,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A.1000B.2000C.10000D.100000E.500【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不含药材原粉的口服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ABCDE【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疑编号100337723,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含药材原粉
20、的口服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ABCDE【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疑编号100337724,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口服给药制剂:不含药材原粉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个菌落(菌落形成单位,),每1不得过100,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不得过100。含药材原粉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丸剂不得过30000),每1不得过500,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不得过100,大肠菌群应每1g小于100个,每1小于10个;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00,每1不得过1000,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不得过500
21、,每1不得过100,大肠菌群应每1g小于100个,每1小于10个。3、A.串油粉碎法B.超微粉碎法C.加液研磨法D.低温粉碎法E.串料粉碎法【加入我的收藏夹】【加入打印收藏夹】、处方中含有大量樟脑、冰片,粉碎宜采用ABCDE【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疑编号100342122,点击提问】【隐藏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加液研磨法:系将药料中加入少量液体(乙醇或水)后进行研磨,直至药料被研细为止。如樟脑、冰片、薄荷脑、麝香等药的粉碎。、处方中含有大量乳香、没药,粉碎宜采用ABCDE【本题 0.5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答疑编号100342123,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中 药剂学 中药 炮制 部分 模拟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