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课后感(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课后感(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机器人课后感外文学院 德语系 吴笑宇 12115137我是一个文科生,您上课讲的线性代数我是真心听不懂,对于工业机器人,我想要了解的有些不同,我想了解的是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状况,市场前景,市场现状,发展前景,发展现状等,所以我上网查了一些关于这些的东西,结合我所在课上听的,给了它如下的理解。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 工业机器人自然没有那些花哨的服务机器人那么有趣, 然而从商业利益来看, 现在工业机器人却仍然占据了整个机器人市场的大头: 在2008年, 它的市场规模大致在190元 (包括工业机器人本身, 以及相关软件, 相关附件以及配置系统等), 而同时服务机器人市场估计在110亿美元左右 (
2、相关数据参看网站出的报告简要).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钱说了算,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主席就来自工业机器人的一家龙头企业ABB了. 工业机器人主要用在制造行业, 能够做焊接, , 喷涂, 搬运, 分拣, 装配, 包装等等. 和人相比, 优点主要有两个: 精确和稳定. 精确在于它一般能做到零点几个毫米级的, 稳定在于它可以24*7地这么做下去. 和其他自控工具相比, 优点主要是一个: 系统柔性大, 即所谓flexibility; 一套用于给BMW7系喷涂的机器人, 换上BMW5系,只要重新编个程就可以, 生产柔性很大.我个人更愿意把工业机器人看作是传统机械+电子自动化产品的延伸,
3、而不是披着神彩的特高新科技领域. 大家也许都见过,能够以编程的方式, 让机器以极高的精度按指定路径运动, 从而完成各类工业加工应用. 那么绝大部分的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差不多, 只是由于的方式不用, 而工业机器人往往有更大的自由运动的空间,而较大的应用灵活性. 它一般是呈手臂型的, 而且底座是固定住, 无法移动的, 因此我们也把它叫做. 当然光一个机械臂还动不起来, 它需要背后的控制系统, 一般是像一个一样的东西, 里含了/运动规划的主和等等; 这个柜子一般会晾在机械臂一旁. 因此, 一套完整的可使用的至少包括机械臂和, 另外通常还算上一些仿真和应用等. (于是相应地,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研
4、发机构, 也自然设置成机械+电路+软件三部分小组). 那么说到公司, 我调查了一下当前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情况.说到机器人制造商, 那么一般就是瑞典的ABB, 美国的Comau, 日本的Denso, Epson, Fanuc, 德国的Kuka, 日本的Motoman等. 这些公司(或母公司)一般都在机械,电子, 或控制行业有至少半个世纪的经验积累, 因此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其中ABB属于技术硬, 产品范围广, 但思维较稳重保守型, 不愿冒进, 属传统强势; 德国Kuka则秉国人做精做强的特点, 很快跟进,而且和德国宇航局(DLR)有不少合作, 后援很强. 经常会有些业内算是大胆的动作, 比如赞助器
5、人比赛RoboCup(因为那年我正好去了Atlanta看Robocup小型组的比赛, 而Kuka是首席赞助商,所以印象深刻); 推出轻小型工业机器人(Light weight robot, LBR), 这是一个你可以放在桌台上,或拎在手上的机械臂, 其实是DLR的研究成果的市场化; 研发移动平台的机械臂; 把机器人放到里做刺激的游戏飞椅; 第一个推出能举起一吨重物的机器人; 经常把机器人放到里客串等等; 日本的Denso,Epson做的多是小型化机器人, 所以在消费电子行业用的比较多, 比抓放手机,芯片之类的; 而Fanuc和Motoman则是和ABB激烈竞争的对手(类型的例子, 大家可以想象
6、汽车行业里日本,对老通用的挑战方式么?). 国内的情况较为惨淡, 新松还有曾经自己开发过工业用机器人, 甚至曾在的生产线上使用过(但据说已不再用,应该是机器人自己带来的产品问题比效益多), 但已经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做了, 听说是基本转做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去. 国家曾有一段时间支持过工业机器人的攻关开发, 也联合了多个牛校的工作者们, 但仍然没有做出能和以上这些公司竞争的市场化产品出来, 可以猜想主要地还是精度, 稳定度等工程老问题 (当然也有人将原因推在国内制造精度跟不上, 但其实在这样全球化的环境下, 基本国内国外的都能购买, 并没有让国内企业一切打包制造的必要). 慢慢地, 国家也没有在这方
7、面继续投入, 所以现在看来, 国内在自创工业机器人上基本是停滞状态, 如果有研究项目在做,那主要也偏向于工业机器人附件, 如视觉/力感应等检测系统等. 从全球来看, 当前工业机器人总使用量在100万台左右, 并以平均每年10万台左右的速度增加. 使用量最大应该是日本(占全球1/41/3), 接着是德国北美韩国中国等; 09年由于经济危机, 使用量的增长受到了很大影响, 可能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 从应用行业来看, 工业机器人一般分为汽车行业(automotive industry)和其他行业(general industry), 大致是各占一半. 汽车行业上一般有冲压, 动力总成,白车身,喷涂以
8、及总装等, 每个工艺都可以有工业机器人的参与; 而其他行业则多了, 从搬运中华香烟到打磨飞机叶片, 只有想不到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应用. 由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相对成熟, 以及日本机器人制造商的低价策略, 整个机器人市场对一套机器人系统的出价也在逐渐下降, 所以现在利润空间并不算高; 比如Kuka集团的08年(EBIT/Revenue)在4%, 而ABB的机器人公司也只是贡献了56%的税前利润率(相对ABB的电力和几倍的销售额和, 这可不算是有吸引力的), 这和IT行业Intel或Google动辄2030%的利润率无法相提并论(当然即使IT业, 也要看公司的行业处境, 比如09年至今AMD的利润率就
9、是负值了.). 当然, 我想这也都是和相关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密切相关的, 比如自动化行业和制造行业(如典型地, 和的税前利润率均在5%左右或以下), 而工业机器人行业夹在二者中间, 自然高不起来太多. 当然, 利润空间的降低往往意味着成本降低或技术进步, 对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坏事. 因此, 现在机器人研发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怎样, 以开发出白菜价般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来,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极大地扩张其应用行业的范围和深度. 而另一方面, 们也在竭尽心力, 到处搜寻能够被机器人化的具体工艺来, 推动其自动化进程. 也许有一天, 人类会对体力劳动这个名词开始陌生, 因为和这个名字有关的所有工作都已被工业机器人来代替; 而这些机器人创造出来的财富, 便足以支持地球上整个人类去畅游在创造性的劳动乐趣中了. ps:我本来在课上画了一个大概的多机械手,并且有多关节的机器人,用于全自动医疗,可以代替人工进行手术,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方面的机器手已有研发,比我设计的更简单,功能更强,所以就不在您这丢人了-第 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