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hao.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hao.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hao.doc(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 A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以经络为中心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 D )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 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 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 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3、神昏暴厥多属 ( D ) A、忧伤 B、悲伤 C、惊伤 D、怒伤 E、思伤 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 ( B ) A、腰膝酸软,小便频数 B、腰膝酸软,呼多吸少 C、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D、腰膝酸
2、软,五更泄泻 E、腰膝酸软,发脱齿摇 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 ( A )A、辨证施护 B、辨病施护 C、对症施护 D、因人施护 E、因时施护6、八纲是指 ( B )A、风寒、暑热、阴阳、虚实 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 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7、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C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疾病病理变化的总过程 C、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 E、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 ( A ) 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辨病治疗 D、因人而异 E、因病而异
3、9、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 B )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扁鹊 E、巢元方10、瘟疫论的作者是 ( C ) A、叶天士 B、刘河间 C、吴有性 D、吴鞠通 E、朱丹溪11、正常舌象是 ( C )A、淡白 B、淡红 C、薄红 D、暗淡 E、浅红1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 D ) A、明亮 B、温热 C、外向 D、物质 E、上升13、阴阳的属性是 ( C ) A、绝对的 B、不变的 C、相对的 D、量变的 E、质变的14、五味入五脏是 ( A )A、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B、酸入脾、甘入胃、辛入心、苦入肝、咸入肺C、酸入肾、苦入胃、甘入肺、辛入肝、咸入脾 D、
4、酸入心、甘入肝、辛入脾、苦入肺、咸入肾E、酸入胃、甘入心、辛入骨、苦入胃、咸入脑15、望舌主要是观察 ( B )A、舌尖、舌中、舌根 B、舌质、舌体、舌苔 C、舌边、舌体、舌色 D、舌下、舌头、舌体 E、舌根、舌上、舌下16、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应用针刺疗法 ( E )A、头痛病人 B、下肢截瘫病人 C、中风病人 D、类风湿病人 E、孕妇的下腹、腰骶部17、人体内的阴精物质依赖阳气功能而产生,功能的发挥又靠物质提供能量,是属于阴阳的 ( B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以上均非1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 ( D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
5、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制约1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 E )A、30 B、40 C、50 D、60 E、702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 D ) A、10-20 B、20-30 C、30-40 D、50-70 E、80-902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 ( A ) A、苔垢 B、斑疹 C、颜色 D、瘢痕 E、颗粒2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 C )A、五行制化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约 E、五行拮抗2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 ( B )A、配伍 B、相畏 C、相使 D、
6、相杀 E、相须2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 D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25、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 E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26、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 B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子夜27、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 D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子夜28、“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何种关系失调 ( A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相互促进 D、相互转化 E、消长平衡29、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 C )A
7、、心 B、肺 ?C、肝 ?D、脾 ?E、肾3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E、以上均是31、从日中到黄昏是属于 ( B ) A、阳长阴消 B、阴长阳消 C、阳随阴长 D、阴随阳长 E、阴阳转化32、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 A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33、五味中入肝的是 ( A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34、五味中入肺的是 ( D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35、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 D )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 B
8、、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 ?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36、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 E ) A、脏腑的生理 B、脏腑的病理 C、脏腑之间的关系 D、脏腑的解剖形态 E、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37、脏与腑的分类主要是根据 ( B ) A、解剖形态的不同 B、功能特点的不同 C、分布部位的不同 D、阴阳属性的不同 E、经络属性的不同38、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 ( C ) A、三焦 B、心包 C、胆 D、女子胞 E、脑39、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 A ) A、三焦 B、脑 C、胆 D、髓 E、女子胞40、五脏中不包括 ( D ) A、心 B
9、、肝 C、肺 D、女子胞 E、肾41、两目干涩多因 ( C )A、肝血不足 B、 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E、经络42、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功能的是 ( B ) A、六腑 B、五脏 C、脏腑 D、奇恒之腑 E、经络43、心主神志指的是 ( C ) A、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B、人的眼神 C、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D、人的精神及眼神 E、人的生命活动和情志活动44、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 A )A、血液 B、津液 C、水谷精微 D、营气 E、宗气45、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 D ) A、肺主气 B、肺朝百脉 C、肺合皮毛 D、肺主宣发、肃降 E、肺与大肠相表里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基础理论 知识 试题 hao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