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2新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2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2新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对青蛙生殖和发育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相互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对一些问题理解,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敢于发言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3通过画青蛙活动,训练学生画图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关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意识。2通过短时间内画青蛙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关注生物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相互关系,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意识以及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方
2、法观察、分析、竞赛、讨论、多媒体教学。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片,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一只活青蛙。2学生准备:有关两栖动物与环境相互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闭好了,一定不要偷偷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好了,睁开双眼,看我给大家带礼物是什么呢?(说话同时,从袋子里取出提前准备好青蛙活体。)学生:青蛙。教师:大家都知道它是青蛙,你对它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进入这节课第一个版块畅所欲言。学生甲:青蛙小时候叫蝌蚪,能在水里游来游去,到处找妈妈。学生乙:青蛙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它长大以后尾巴就逐渐消失了。学生丙:青蛙视觉和听
3、觉都很敏锐,它是用肺来呼吸,适于在陆地上生活。它四肢中后肢是比较强大,前肢短小,特别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后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学生丁:青蛙除了用肺呼吸以外,它皮肤也能辅助呼吸;而且,青蛙皮肤很光滑,在游泳时是能够减少水阻力。学生己:我想提出几个问题来,请大家帮我找找答案。1青蛙是农业益虫,经常被古人描绘入诗入画,比如宋朝诗人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词人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要提出第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所有蛙都能鸣叫?鸣叫又意味着什么?2到了寒冷天气,我们几乎看不见青蛙踪影,青蛙为什么要进行冬眠?3蝌蚪在发育成青蛙过程中,尾巴后来怎么就没有了?小蝌蚪
4、吃什么长大?4蝌蚪是用鳃来呼吸,也有尾巴,能够游泳,它有很多和小鱼相似特点,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说完后,教师首先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用词上一些错误之处)教师:很好,大家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多留意身边点点滴滴。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日积月累,总能成为一个“百事通”。那么,我们大家就一起看一看今天我们所要学习内容,看是否能帮助己同学回答出这几个问题来。讲授新课板书:第三节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教师:现在,以我手里抓这只青蛙为模特,同学们拿出笔和纸,用3分钟时间来画上一只青蛙。我们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画,我们大家来比一比,看谁画得好。(学生开始画
5、图,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要在3分钟内完成这件事,不是很容易事,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创新。)教师:3分钟时间到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两位同学杰作。(教师一定要注意从各个角度来点评这两幅画,尽可能挖出更多优点来鼓励学生。)教师:刚才,大家都画是青蛙成体,它只代表了青蛙生命史中一个闪光点,你了解它全部生命过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一段。(教师播放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教学录影带。)教师:录影带播放完了,我们从中了解了青蛙全部生殖和发育过程,你能回答出同学所提出问题吗?学生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生生活结构特征。学生B:春末夏初,我们在野外经常能够听到青蛙鸣叫
6、,这些鸣叫青蛙都是雄蛙。雄蛙口角有一对鸣囊,鼓起来又瘪下去。在繁殖季节,雄蛙以鸣叫作为求偶方式,所以青蛙鸣叫对种群繁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学生C:春季,雌雄蛙经抱对以后,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入水中,使二者在水中相遇而受精。受精后,刚孵化出来青蛙幼体即蝌蚪头部两侧有鳃,用鳃进行呼吸。在它身后拖着一条长长尾巴,此时蝌蚪和鱼非常相似,蝌蚪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特点。在蝌蚪发育成蛙过程中,尾巴上细胞按照编好“程序”全部死亡消失,所以青蛙成体是没有尾巴。学生D:刚孵出小蝌蚪是不会取食,它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卵黄获得营养,23天以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食物。学生E:我还要说一点,蝌蚪鳃在发育过
7、程中也会消失。学生F:由于青蛙身体表面没有羽毛、毛等专门保温结构,所以它体温不恒定,随着环境温度改变而变化。冬季,当地面温度在8以下时,青蛙就钻入水边泥土中,不食不动,呈睡眠状态,进入冬眠。冬眠是青蛙对冬季不良外界条件适应。冬眠期间青蛙,几乎全靠皮肤进行呼吸。教师:大家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而且也从其他方面加深了对它认识。比如:体形、皮肤、呼吸等。那么,老师在此提出一个问题:青蛙发育过程与家蚕有什么异同?我们请一个同学来作答。学生G:青蛙幼体和成体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差异性都很大,所以和家蚕一样都属于变态发育过程。但是蚕整个生命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青蛙只
8、经历了卵、幼体、成体三个阶段。(教师进行板书。)板书:一、青蛙生殖和发育1体外受精2受精卵幼体成体教师:回答得非常准确。从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栖动物成体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生殖和幼体发育还必须在水中进行,所以说两栖动物并不是真正陆生动物。有人认为上面所说是导致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对不对,我们看一看下面报道便一目了然。根据美国科学家研究,许多几十年前常见青蛙物种,现在再也见不到它们踪影。引起蛙类数量减少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一个是对蛙类栖息地改变与破坏。在英国过去50年间,为了发展农业和扩展人类居住面积,大量蛙赖以生存池塘被填
9、平,结果蛙类绝迹,蛙声消失。近10年来,“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了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一条必由之路,可是人们没有意识到,阡陌交错公路对蛙类来说却是分割它们栖息地一条条“死亡峡谷”。人类,该到了从公路上蛙类尸骨中有所意识时候了。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时候,无形之中已经对我们朋友造成了严重伤害。大家注意阅读15页资料分析,回答讨论题。(学生讨论)学生H:从资料分析中可以看出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能力下降,种群数量和种类减少。学生I:美国和非洲之所以出现畸形蛙,可能是由
10、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物质。教师:也就是说环境变迁和水质污染都给青蛙造成了严重影响,可这些归根结底却都是我们人类“杰作”。板书:二、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课堂小结教师:亲爱同学们,青蛙是我们人类朋友,但是它现在生存却直接受到了人类对它威胁,我们应该去为它做些什么呢?(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希望大家所说话都能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但愿,博物馆录音不是我们后代凭吊大自然天籁之音最后机会。让我们一起关注青蛙,保护青蛙吧!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青蛙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A卵胚胎幼蛙成蛙B卵胚胎蝌蚪成蛙C受精卵蝌蚪成蛙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答案:D2有关青蛙生殖发育,正确叙述是
11、 ()A.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无变态发育C.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变态发育D.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无变态发育答案:A二、判断题2雌雄蛙抱对时,进行体内受精。答案:分析:青蛙卵是体外受精,抱对是青蛙产卵和排精时行为。抱对时,雌雄蛙泄殖腔孔相互接近,有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上,这样就会提高卵受精率。三、动动脑3课后练习第3题。板书设计第三节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一、青蛙生殖和发育1体外受精2受精卵幼蛙成蛙二、两栖动物生殖发育与环境活动与探究1调查周围生活环境对青蛙所造成不良影响。写出一份以“住手吧!青蛙朋友们”为题报道。2在青蛙繁殖季节,当你听到青蛙鸣叫时,到沟渠或池塘中去
12、采集青蛙(或蟾蜍)受精卵。把受精卵放在盛水玻璃缸中。玻璃缸要放在温暖地方。注意观察受精卵发育成青蛙(或蟾蜍)过程,并且作观察记录。别忘了把青蛙放回自然环境中。备课资料1生殖器官雄性有一对卵圆形、长柱形或分叶状精巢。精液通过输精小管与肾脏前部肾小管连通,然后借输尿管进入泄殖腔而排出体外,故名输精尿管。蛙蟾类在繁殖期间,输精尿管末端膨大成贮精囊,用作贮存精液,过了生殖季节则缩小恢复正常。此外,它还保留着细小而明显输卵管。除蚓螈类,蝾螈科,尾蟾等少数种类外,均营体外受精。蚓螈类泄殖腔长,能突出体外成插入器,将精液直接输入雌体泄殖腔内,可看做是一种交配器。生活在美国西北部流水中尾蟾因雄体具有一尾状突而
13、得名,泄殖孔位于尾状突末端腹面,繁殖季节,雌雄相向抱对,尾状突插入雌蟾泄殖腔孔内,以保证精子与卵相遇。非洲东部泳蟾(Nectophrynoides vivipara)虽无交配器,但也属于体内受精动物,受精卵可在雌蟾子宫内发育成蝌蚪后产出。分布于欧洲黑螈(Salamandra atra)和火螈(Salamandra salamandra),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直到形成蝌蚪或小蝾螈时才产出。雌体有一对囊状结构卵巢,囊内常含有许多圆形卵,卵巢和卵大小、颜色随季节及发育状况而不同。低温蛰眠是大蟾蜍等卵子成熟决定因素,卵成熟后由卵巢进入腹腔,通过腹腔膜上纤毛活动和腹肌收缩而进入输卵管前端漏斗。卵在输卵
14、管内向远端移动行程中,包上由管壁分泌胶质,形成卵胶膜,最后到达输卵管扩大子宫部,于两性配对或抱对后与雄性精液同时排至水中,完成体外受精。左、右输卵管后部合并为一(蟾)或各自开口于泄殖腔背壁。动物学家实验证明了输卵管分泌物是两栖类成熟卵子受精必不可少物质条件。蛙蟾类生殖腺前方都有一对黄色指状脂肪体(fat bodies),是供给生殖腺发育所需营养结构。通常,蛰眠期前蛙和蟾蜍由于摄食旺盛,体内都积贮了丰富营养物质,因而脂肪体也显得十分粗大。当进入生殖细胞迅速生长发育繁殖季节,脂肪体被大量消耗而萎缩得很小。此外,蟾蜍属和南美洲短头蟾科种类生殖腺前缘都附生着一个形状各异毕特氏器(Bidders or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713 两栖动物 生殖 发育 教案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