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17页).doc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17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第 16 页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学 院:农 学 院 专 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班 级:121班 学 号:1209010433 学生姓名:田茂苑 指导老师:刘元生老师前言 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是在特定成土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成土过程逐渐发育和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土壤是各种陆地地形条件下的岩石风化物经过生物、气候诸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2、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土壤是一个复杂而多相的物质系统。它由各种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各种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机残体、腐殖质及生物活体、各种养分、水分和空气等组成。土壤调查与制图就是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壤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其内各种土壤类型的发生、发育、演变的规律及分布状况,研究各种土壤类型的区域性特征、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研究土壤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关系,测绘出土壤类型图及相关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土壤资源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土壤的地带性分布是指土壤与生物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土壤的分布分为地带性分布和非地带性分布。土壤地带性分布可以分为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
3、地带分布,其中,水平地带性分布有可以划分为经度地带性分布和纬度地带性分布。通过土壤调查与制图的野外实习,对于掌握书本知识和我们进一步认识土壤具有重要意义。一、实习目的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理化性质的测定,进一步结合理论知识,对土壤形成过程中地形、气候、母质、植被、时间以及认为活动进行简单了的了解,认识其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对土壤进行简单命名,并深入认识各类型土壤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更好的利用措施。实习有助于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地情况紧密结合,对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巩固,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基本理化
4、性质的测定方法; 2. 结合实地学习并思考土壤类型与成土因素的的关系并学会根据成土因素估测土壤类型;3. 从实地观察中理解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地带分异,以及水热条件对土壤形成的影响;4. 思考中低产田存在的问题和改良的方法。5. 通过以卫片为底图进行的野外“土壤及土地利用”调查和室内制图等教学实习环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进行“土壤及土地调查与评价”教学实习。 6. 掌握“资源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野外独立工作能力。 7. 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绘制土壤分布图。二、实习小组和人员 第三组。组员:邹健、何普、刘启超、张忠良、史传俊、贺正富。三、实验主要工
5、具及试剂 图纸(桐木岭6号)、锄头、铁锹、Hcl溶液、pH指示剂、pH试纸、白瓷板、电动刀、取土盒5个、彩笔等。四、实习要求 1. 以正射影像为工作底图,根据路线调查和典型区的调查,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等。 土壤利用图:根据土壤利用状况确定土壤利用类型,并按土壤利用分类表标号。 土壤图:根据土壤相应指标确定土壤类型,并按土壤类型表标号,对于新土种由小组根据土壤指标状况先命名,然后进行统一命名。 2. 根据路线调查和典型区域的调查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在室内完成各小组专题图的拼接。 3.花溪区桐木岭周边区域土壤的分类、质地、植被类型、侵蚀程度、植被覆盖度等调查以及实习报告的完成。五
6、、 实习计划及时间 实习时间计划为5天,分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两个阶段。 1. 野外调查阶段。(2天) 2. 室内制图阶段(3天)。 六、实习地区(花溪)概况 花溪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是省会贵阳市南郊的一个县级区,地处东经 1062710652,北纬 26112634。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距贵阳市中心 17 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 957.6 平方公里。 花溪区地势起伏较大,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地貌总的轮廓是:东西两侧山地、丘陵地势较高,海拔 1200 米以上;中部槽谷盆地地势较低,海拔 1100 米左右。以
7、分水岭为界,西南至东南部位中山峡谷及台地,地势较高,海拔在 1300 米以上;西北、东北部海拔多在 12001300 米之间。 花溪区处于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带,从西南部的旧盘、掌克至桐木岭、孟关上板一线为分水岭。分水岭以北及高坡东部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面积 603 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59.2%;以南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面积 415 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40.8%。按河长大于 10 公里或流域面积大于 20 平方公里的标准,全区共有17 条河流,境内总河长 257 公里;其中属长江流域的 9 条,总河长147 公里;属珠江流域的 8 条,总河长 110 公里。本次实习区
8、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概况 位于花溪区西南部的桐木岭村境内山高谷深,垂直气候差异大,森林复被率高,立体农业显著;属岩溶中山地貌区,距花溪3 公里,地形起伏不平,海拔高度在 1213.51433.3 米之间;多为板岩风化山体,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水蚀作用显著,多为水蚀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3.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29.3mm,年日照时数 12501290 小时, 10年积温 36004200左右,无霜期 255290天;地层以泥炭系、石灰系和二叠系的碳酸盐岩类的风化残积物、坡积物等为主,表层出露以石灰系的灰岩为主;受成生物气候
9、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土壤以黄壤为主,其中旱地土种以黄沙泥土为主,水田土种以黄泥田为主,土壤 pH 值在 7.07.5 之间。分布在平缓和坡度较小的区域土层深度平均可以达到 米,坡度较大区域,土层较浅平均只有 0.6 米。主要树种杉木、马尾松和毛栗等灌丛等,森林覆盖率和自然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等。自然土以硅质黄壤和石灰土居多旱作图主要有黄沙泥土、冷砂土、大泥土和岩泥等;水稻土有黄沙泥田、大眼泥田和大泥田等。 七、实习内容及过程 、理论知识学习 经过刘老师对这次调查实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开始安排接下来几天的调查的具体内容和各项调查技术的原理和注意的细节。花溪区桐木岭土壤和土
10、地利用调查以正射影像图为底图,按地形图为标准,典型区域为单位,地块为基础,生产为中心,障碍发展的土、肥、水等因素为重点进行。 土壤图的内容:包括土壤类型(以土种为主),主要剖面点位,行政区界,队所在地、主要道路、沟渠、水面、抽水机站、石质丘陵保留一定的等高线,图廓内应绘制图例(主要包括着色和土壤代号、土壤名称、面积、说明)、比例尺、方位标(正北面图可省)并标明制图时间和单位。 土壤利用类型图:主要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划分。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三级分类,进行统一的编码排列。 、实习开始 1. 我们专业共分为 15 个小组集体进行了一条路线的调查桐木岭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11、2. 根据相关探查技术和步骤15 个小组分区调查桐木岭地区和花溪地区的土壤。 、调查内容 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1)成土因素揭示土壤的发生与特性 a.关系式:道库恰耶夫公式: S=f(C,O,R,P)T S:土壤体,R:地形,C:气候, P:母质 ,O:生物 ,T:成土时间, 这个公式明确地表示了土壤与成土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 5 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且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不能代替的,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地形成和演化着。 (2)土壤发育
12、与母质的关系 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中的一些性质例如机械性质、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学特性等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母质中的磷、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自然肥力。 许多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性质。酸性岩母质含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抗风化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多形成酸性的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含角闪石、辉石、云母等抗风化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多形成土层较厚的粘质土壤。从酸性岩母质到基性岩母质随着硅含量的减少,而铁,锰、镁、钙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母岩发育的红壤,其化学组成不同,富铝化强度也有差异。一般说来,由玄武岩、石灰岩等基性母岩发育的红壤,其淋滤系
13、数、分解系数、铝化系数和铁化系数的相对值,均高于由花岗岩等酸性母质所发育的红壤。如果母质层具有不同质地层次,亦影响到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过程,非均质母质对土壤形成、性状、肥力的影响较均质母质为复杂,影响土体中物质迁移转化的不均一性,不同母质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土壤。 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很有影响。斜长石和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含有多量的三水铝矿,酸性岩中的钾长石发育的土壤则以高岭石为多。冰渍物和黄土中,含水云母和绿泥石较多;下蜀黄土以水云母为主;页岩和河流冲积物富含水云母;紫色页岩,湖积物和淤积物多蒙脱石和水云母。蒙脱型粘性母质易发育成变性土。 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也不相同。钾长石风
14、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钾;而斜长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钙;辉石和角闪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铁、镁、钙等元素;含磷量多的石灰岩母质,在成土过程中虽然石灰质遭淋失,但土壤含磷量仍很高。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质地粗的母质上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粗,质地细的母质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细。粗质母质易发育成淋溶土,细质母质易发育成潜育土。 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地带性土壤是砖红壤和红壤等,但在石灰岩和紫色岩上发育的土壤,因含有大量碳酸钙,阻滞和延缓了富铝化作用的进行,因而分别发育成为石灰土和紫色土。 (3)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
15、壤的水、热状况,而土壤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风化过程,影响植物生长,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说,土壤的水、热状况决定了土壤中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作用,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产生一定性质和类型的土壤,因此,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学中,把土壤温度和湿度作为诊断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 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矿物的风化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其速度和温度有关。 气候对次生矿物形成的影响,一般情况是,降水量增加,土壤粘粒含量增多。土温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因此,不同气候带的土壤中,具有不同的次生粘土矿物。气候对
16、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过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干旱和高温,好气微生物比较活跃,有机质易于矿化,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不同气候带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不相同。草甸土中微生物数量最多,黑土中微生物数量每克土可达数千万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中,微生物数量在数百万到数千万个之间,湿润地区的红壤,砖红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少,但某些砖红壤中也可达两千万个左右。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如寒温带分布着灰化土,温带分布着暗棕壤,暖温带分布着棕壤,亚热带和热带分布着红壤、砖红壤等。同时由于气候干湿程度的
17、差异,也分布有相应的土壤类型,如温带湿润气候区,分布有淋溶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分布有弱淋溶土,钙积土,温带干旱区分布有荒漠土。 (4)土壤发育与生物的关系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它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其中植物,特别是高等绿色植物及其相应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的作用最为显著。绿色植物对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并把太阳能转变为潜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积在母质表层,然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或进一步转化,使母质表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资源 调查 评价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