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2页).doc
《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2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第 13 页在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齐 继 慧(2008年10月24日)同志们:这次全市软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软环境建设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全市软环境建设各项任务。刚才,有4家单位在会上介绍了工作经验,还有8家单位进行了书面交流。这些经验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希望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并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应用到软环境建设工作之中。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正确评估我市软环境形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
2、环境建设,把优化软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把打造最佳软环境区域作为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广了一系列的经验作法,软环境不断优化,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完善优化软环境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在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公示与听证、专家咨询、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制度,确保科学民主决策有章可循。二是健全了重要领域行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集中办理制度、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制度、行政许可听证制度和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等
3、制度。三是完善了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执法依据、执法权力、执法程序和相应责任,清理、确认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事项,并规范了保留执法事项的执法行为。四是强化了政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五是落实了行政审批服务制度。全面推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期办结制、过错追究制和全程代办制等各项制度。(二)以专项治理为契机,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的软环境。一是治理教育乱收费。共处理群众举报122件,查出违规收费10余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二是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全市17所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药品(卫材)集中招标采购,目前已累计招标采购
4、5.8亿元。三是减轻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严格执行税收、价格“公示制”,公示率为99%。四是清理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今年以来,对农民工集中的175户用人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下达整改指令书12份,补签劳动合同574份,清欠农民工工资475万元,清欠率达到92%。五是减轻企业负担。规范了对企业的收费标准。六是治理公路“三乱”。共查扣“黑车”、假牌照车、套牌车等1075辆。取消出租车收费项目3项,降低收费标准2项。(三)充分发挥载体作用,有效解决软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是深入开展“行风热线”活动。去年以来,先后安排两县两区和市直92家单位主要领导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共
5、回答群众咨询问题5046个,调查后及时解决问题826个。“行风热线”已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心线”,推动政府改进工作的“监督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连心线”。二是发挥“民心网”作用。去年以来,共受理举报投诉632件,办结617件,通报批评10人,收缴违纪款18万余元,返还违规收费16万余元。“民心网”畅通了群众反映问题的诉求渠道、党和政府了解群众诉求的绿色通道、政府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渠道。三是建立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今年,我市在全省首家引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家监察部共同开发的软件系统,建立了盘锦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这个系统全程监控全市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从申请到受理、审核、批准、办
6、结等各个环节,促使审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和步骤履行职责,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四是开通了114市民诉求服务电话导航系统。这个系统整合了全市110多个诉求服务分平台和市县区387个诉求服务电话、88个举报投诉电话,既是直接受理举报投诉、政策咨询和公共服务的热线,也是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市民诉求的渠道。五是开通了市软环境建设网站。网站公布了软环境参评部门(行业)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的职能职责、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受理群众对软环境参评部门(行业)和重要岗位负责人的举报投诉,进行网上评论评议,并收集软环境和政风行风建设相关情况。(四)以评优评差为手段,充分调动各单位
7、软环境建设积极性。一是不断完善软环境评议办法。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趋于科学的软环境“评先评差”办法,促进了评议工作的内外互动和整体推动。二是注重工作调研和明查暗访。聘请100名软环境监督员,在一些企业设立联系点,及时掌握各部门、各行业软环境建设情况,督促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三是严肃查处涉软案件。去年以来,市县两级软环境办共受理群众举报122件,处分14人,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四是注重评先评差成果的运用。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软环境建设大会。对软环境和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评议排名后几位的单位及重要岗位负责人进行通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在软环
8、境建设中表现不佳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了震慑作用。(五)以典型为引导,不断推进软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总结和宣传了一些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特别是今年,我们通过信息渠道向省委报告了我市软环境建设情况,为此,省委书记张文岳作出重要批示,对我市软环境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省监察厅以辽宁行政监察专刊的形式,向全省推广了我市从源头上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做法。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被评为2007年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及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全市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盘锦的软环境状况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
9、是重视不够。一些单位领导思想不上不重视,没有把软环境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重点去抓。同时,在一些单位,软环境建设的措施落实不实,没有真正在工作中得到执行。二是执法问题。一些单位执法人员的大局意识欠缺,为了部门和小团体利益,动不动就抓住企业的“小毛病”不放,耍特权、摆威风,把罚款作为执法的唯一手段和最重要的目的,对待企业缺乏热情和耐心,不爱护、不支持、不保护,貌似公正执法,实则干扰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办事难的问题。极少数部门争权推责,推诿扯皮,办起事来互相牵制,令企业无所适从。遇事不是找能办的文件依据,而是专找不能办的依据,新情况不研究、新规定不执行,外地能办的我们办不了,更有甚者,能卡则卡、能拖就
10、拖、能要则要。“不给好处不办事,得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仍比较严重,有的群众明明符合审批条件,可我们有些工作人员就是拖着不办,非要等有人讲情了或者得到好处了才办;有的明明不符合条件,可只要是自己圈内的人或者得了好处,即便是弄虚作假、触犯党纪国法他也敢办。人情大于原则,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私有化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四是部门利益至上问题。一些部门和单位仍习惯于过去的管理方式和做法,不是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良发展环境,而是部门利益至上,到处争权争利,缺乏大局观念,与民争利,不顾群众利益,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合口味的、有利可图的就执行,不合口味的、无利可图的就不执行,或者大打折扣,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市 软环境 建设 经验交流会 讲话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