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讲座稿91974(19页).doc
《幼小衔接讲座稿91974(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讲座稿91974(19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让孩子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尊敬的家长朋友:大家上午好!在开始今天的讲座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口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德国宪法禁止超前教育。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超前教育的危害有哪些呢?1、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孩子在入
2、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2、超前教育破坏想象力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爬,也需要走,更需要青春期,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成长,一旦跨越成长的正常规律,就难以预测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家长和老师不了解一些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比如孩子感觉统合失调,家长、老师都会简单的认为孩子学习能力差,甚至认为孩子太笨了,没有给予应有的理
3、解与关注。接下来我们谈谈什么是幼小衔接?怎样衔接?作为家长怎样配合幼儿园帮助孩子愉快适应小学生活呢?“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相信我们家长和老师都还历历在目,孩子们刚进幼儿园上小班的情景,又哭又闹、送着困难、担心等,转眼间,他们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那么,社会、学校和家庭也会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孩子们的主要活动会发生变化,不再是游戏,而是更多的智力活动,更多的文体活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作息时间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很多孩子会感到不适应。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必须帮助
4、自己的孩子尽快向小学生活靠近,尽快去适应小学生活。帮助孩子们迈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这是非常关键的地方。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三个重要的变化,哪三个重要的变化呢?第一个,主导性的活动发生了变化入小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玩,是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入小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是学,孩子的心理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应及时抓住这样的心理变化,适时地来捕捉每次游戏中的学习因素,比如,现在就可以渗透一些学习的思想,培养一些看书的习惯等等。这样,孩子进入小学后就不会一下子适应不过来了。第二个变化,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是贪玩的,是需要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小学就
5、不同了,除了整体活动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外,极为明显的是他们所处的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将他们作为社会正式成员对待。在学校里,他们是集体的正式成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学习成为了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大多数孩子看到自己地位的转变而自豪,可也有一部分孩子具有紧张、压力感,此时,我们家长就应十分关注孩子这一心理进行开导,其实这样的孩子从入学前就应时刻关注起来了。第三个,人际交往发生了变化孩子入小学以前,与我们家人的依附关系密切,一举一动都离不开我们的指点。入小学以后,孩子每天都要离开我们在学校里独立生活,要在班集体里作为独立的一员,认真听课读书,要
6、独立思考问题,自己完成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检查文具书本是否齐全等等活动都将进一步促进孩子由依附关系向开始独立生活转化的重要时期。但从我多年来的低年级教学工作中所了解到的情况看,孩子入学时通常会遇到这样五种不适应的情况:1、不愿意上学。有的孩子宁愿赖在家里,也不想上学。2、不愿意在父母面前说在校的表现和活动。父母问起来会显得比较烦躁和焦虑。3、性情发生改变。胆小、怕事,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4、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5、行为孤单,不愿意与老师、同学交往,无法融入集体生活。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更应该从入学前,也就是现在就对孩子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并与孩子多多
7、交流,及时调整、正确引导,为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良好过渡打基础。那么,怎样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呢 ,这是我们很多家长所关心的事。作为家长,既要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也需要积极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心,形成适应性行为,顺利地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愉快地开始小学生活。针对孩子这三个重要的变化,我们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第一、做好思想、心理上的准备入学前,孩子常常会满怀憧憬地问大人:“小学老师好不好?”“读小学是不是和幼儿园一样开心?”“小学生是不是很快乐?”我们家长此时就可以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入学教育,比如,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的事情,向
8、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要由衷地祝贺孩子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从家长的口吻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心产生羡慕小学生、想当小学生的愿望。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你再不听话,让学校的老师管你。”“学校的老师可厉害了。”“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 “你这么好动,将来上小学让老师好好治治你!”家长这种恐吓的话会造成孩子对上学的恐惧感,产生心理压力,不利于形成入
9、学的心理期待。很多有经验的低年级教师说 : 最难教的学生不是那些学前期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 ,而是没有学习兴趣和愿望的孩子。我们确信这一说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要调动孩子内在积极性的 ,只有使孩子向往上小学并且产生“我想学、我要学、我爱学”的心理状态时 , 孩子才能主动地学习 ,才能学得好。 第二、做好学习上的准备。 孩子在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以“学习”为主。孩子要突然由“动”转“静”,确实很难一下子适应。主要的是学习上的负担,要认、读汉语拼音,识字、背课文,学算术。为了使孩子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首先,我们家长应该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
10、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小朋友的相互关系等。使孩子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着自己做个小学生。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先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捏泥等。特别是画画,既可以培养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以后,再增加一些学习内容,适当减少游戏时间。例如,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字等。在这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正确的握笔姿势和看书、写字姿势的训练 ,如:看书时要做到:身子
11、坐正,两臂平放,课本平放前方,胸离桌子一拳等。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这些读写姿势虽然进入小学后,老师们会作严格的训练,但据我们观察,很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即使我们小学老师一再强调正确的姿势,但孩子们已经习惯成自然,很难把错误的姿势纠正过来。所以在指导孩子绘画、书写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好孩子能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做好生活上的准备。 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处处要依赖我们大人。而进入小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首先是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劳动的能力。在入小学前的这一段时间里,
12、家长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也就是说要学会生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铺床叠被,自己起床,脱穿衣服、鞋、袜,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等。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会自己取放玩具、图书、其它用具等。有的孩子上小学后中午在学校吃饭,不仅没有人喂,还要自己排队盛饭菜,因此生活自理能力上的培养和逐步过渡,也是很重要的。其次要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
13、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书包。小学生这种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学前期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是规则行为的准备。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带孩子外出时,告诉他不要乱窜马路,要走横道线,教会他看清来往车辆(先向左看,再向右看),在成人的看护下独自学会过马路。放学回家注意安全,以及学会保护自己,不跟陌生人走等等。教孩子几种应急时的自救方法;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在学
14、校应遵守的基本规则。还有,在生活习惯上也要改变一下,培养孩子的生活规律化。要教孩子学会看表并理解时间和任务要求的关系,逐渐做到守时、准时。让孩子按照学校作息制度起床、睡眠和吃饭,不致于进小学后突然变得消瘦和疲惫不堪。我们小学早上上学时间是7点40分前,所以孩子们早晨要起得早一些,早餐要吃耐饥和富有蛋白质的食品,让孩子一顿吃饱,午餐前不吃零食或甜食,中午准时开饭。午睡从少睡一点逐步过渡到不睡午觉。晚上早一些睡觉,少看电视。还可以教会孩子认识钟点,使他养成时间概念,学会掌握时间,以后上学不致于迟到。 第四、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首先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上学后 ,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
15、所之一 ,家庭学习环境的准备是一项重要内容。 比如: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 , 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独一个房间 , 有一张小书桌 , 一个小书柜即可 ,重在安静、整洁。还可以为孩子选择好台灯:一般用光线柔和的白炽灯;1525瓦 , 放在身体的左侧 , 灯臂可调整 , 灯罩将灯泡全部遮蔽以免眩目 ,开关安全、方便。另外,上小学的孩子所使用的学习用品要根据年龄来选择。原则是有利于学习,使用方便,不影响生长发育。主要的学习用品有书包,家长最好为孩子准备双肩背式书包。这种书包可以使两肩受力均匀,同时促使直背挺胸,起到纠正形体的作用,还要为孩子准备些铅笔、擦皮、卷笔机、直尺等。铅笔应选择标有2H
16、字样的,因为这种笔的笔芯硬度适中,写出字的颜色也合适。从铅笔外形看,六棱柱形的铅笔孩子握着舒适、稳妥,也不易滚落到地面上摔断笔芯。千万不要给孩子准备自动铅笔,一般情况下,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使用自动铅笔。另外,还要准备一个文具盒,最好选择带磁铁盖的塑料文具盒或者布做的笔袋。铁皮文具盒边缘锋利,且掉在地上会发出响声,影响上课。文具盒上的图案不要过于花哨复杂,否则图案吸引着孩子,会分散他上课听讲的注意力。应该说,如果家长朋友们能坚持从思想上、时间上、学习习惯方面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的话,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就不会有学习负担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就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那么,进入小学后,有的孩子
17、可能会不太适应紧张的学校生活,出现紧张、无助、迷茫等情绪。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焦急,甚至哭闹,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学欢腾活跃的现象;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上学还没几天就开始怕学、厌学;性情发生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击行为增多。小学老师的反馈:一年级孩子出现:上课坐不住、书写困难、写作业拖沓、速度慢、集体中太自我、自由活动时不会玩、丢三拉四要克服这些不良现象,我们就要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对于学龄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
18、、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以及记忆力、注意力、语文理解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等统称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就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通过意志调控,对目标全身心的集中与指向。天才的第一品质就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力决定学习能力:著名心理学家乌审斯基指出:注意力是所有智力的“门户”和“钥匙”,没有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智力因素都无法体现出来。引起儿童学习问题的首要原因是注意力问题。常见的学习问题是由注意力引起的走神、分心注意的集中性不够;坐不住注意的稳定性不够;粗心大意注意的范围不够;做事拖拉注意的转移性不够;半途而废注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小 衔接 讲座 91974 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