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规原理名词解释(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规原理名词解释(17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规原理名词解释-第 16 页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一方面,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去认识,明确其职能和发展方向。2、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因迁入和迁出等社会因素引起人口增减变化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本年城市迁入人口数-本年城市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3、城市功
2、能分区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条文说明:城市功能分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各功能区既保持相互联系,又避免相互干扰。60年代以来,城市功能分区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新发展,如英国1970年开始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新城,不设置过分集中的工业区,而形成包括工厂、行政、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等布置在居住地段附近的综合居住区,力求做到就业与居住就地平衡。1977年在秘鲁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强调要努力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主张不要过分追求严格的功能分区。5、竖向规划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
3、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6、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条文说明:我国的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城市又分为市和建制镇,县城均设建制镇;乡村分为集镇和村庄,集镇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7、城市化 (汇编)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又称城镇化,其实质是农民从农业劳动转为从事工业,商业及其非农业劳动。(标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条文
4、说明:卫星城镇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城市类型。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8、城市设计(书)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实际上是在城市规划时对城市总体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功能安排的同时,对空间整体环境在景观美学艺术上的规划设计。(标准)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条文说明: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要考虑的基本要素,即由建筑物、道路、绿地、自然地形等构成的基本物质要素,以及由基本物质要素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序的需市空间和城市整
5、体形象,如从小尺度的亲切的庭院空间、宏伟的城市广场,直到整个城市存在于自然空间的形象。9、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条文说明: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类。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应、给水排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10、卫星城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11、日照标准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
6、区规划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条文说明:日照标准中的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标准。日照时间是以住宅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受到的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照射积累计的大小以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高低。1993年7月,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93)对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已作了明确规定;其中,规定日照标准日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条文说明: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12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
7、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二)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三)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四)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13、城市人口年龄构成一定时间城市人口按年龄的自然顺序排列的数列所反映的年龄状况,以年龄的基本特征划分的各年龄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14、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务的地区。条文说明:城市建成区在单核心城市和一城多镇有不同的反映
8、。在单核心城市,建成区是一个实际开发建设起来的集中连片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以及分散的若干个已经成片开发建设起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对一城多镇来说,建成区就由几个连片开发建设起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所组成。如连云港市和淄博市。15、城市对外交通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16、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条文说明:城市绿地系统分布方式,一般要求均匀布置,结合各个城市的自然地形特点,采取点(指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线(指道路绿地、城市组团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绿带等)
9、、面(指公园、风景区绿地)相结合的方式把绿地连接起来,形成整体。17、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18、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21、人口百岁图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的图,横坐标是年龄(0100),纵坐标是对应的人口。22、OD调查对居民出行交通量的起迄点调查,是交通规划的一部分。2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条文说明: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0、,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24、里坊制汉代的棋盘式的街道将城市分为大小不同的方格,这是里坊制的最初形态。开始是坊市分离,规格不一。坊四周设墙,中间设十字街,每坊四面各开一门,晚上关闭坊门。市的四面也设墙,井字形街道将其
11、分为九部分,各市临街设店。到唐代后期,在如扬州等商业城市中传统的里坊制遭到破坏。坊市结合,不在设坊墙,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此外夜市也逐渐兴盛。25、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26、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有美国建筑师佩里提出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27、风玫瑰图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 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在风
12、向玫瑰图中,频率最大的方位,表示该风向出现次数最多。 最常见的风玫瑰图是一个圆,圆上引出16条放射线,它们代表16个不同的方向,每条直线的长度与这个方向的风的频度成正比。静风的频度放在中间。有些风玫瑰图上还指示出了各风向的风速范围。28、轻轨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快速有轨交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29、新城市主义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
13、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30、开敞空间系统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10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或娱乐场所,或者是堆放废弃物,或者不被利用的地域。31、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32、逆温层在气温日较差较大等地区(尤其在冬天),常因夜晚地面散热冷却比上部空气快,在城市上空出现逆温层结或称逆温层。33、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条文说明:容积率是衡量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容积率的值是无量纲的比值,通常以地块面积为1,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对地块面积的倍数,即为容积率以公式表示如下:容积率= 总建筑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34
14、、工程管线综合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地区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它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年进行的规划。条文说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所说的各类工程管线系指市政工程中的常规管线,即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热等工程管线。条文中所谓统筹安排,只指要采用城市统一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从总体上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以免发生互不衔接和混乱的现象。所谓综和协调,就是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城市道路走向,相邻工程管线平行时的水平距离和相互交叉时的垂直距离,工程管线与其他工程设施之间所要求的距离,城市设施的安全以及环境的美观要求,协调解决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矛
15、盾,使其各得其所。35、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作为城市规划行政的依据的城市规律规范体系,包括 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地方城市规划法规,城市规划行政规章,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城市规划文本。2、城市建成环境3、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条文说明:至1994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共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第一批最早列入保护名单的,有北京、苏州、杭州、广州、遵义、延安等24个城
16、市;列入第二批保护名单的,有上海、武汉、天津、哈尔滨等38个城市;列入第三批保护名单的,有乐山、衢州等37个城市。目前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分为国家级与省级二级,评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首先是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憩、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5、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6、城市交通综合规划7、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
17、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条文说明: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23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二)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四)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五)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
18、建筑管理规定。8、城市用地选择是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来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城市用地选择需要用地适应性评定的成果为依据。1、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2、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3、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4、城市人口规模指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实际人口数量。5、历史风貌地区(历史地段)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
19、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古镇、村落等,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核定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6、历史街区它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完整的地段。7、历史文化保护区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9、七通一平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土地)、七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排污、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10、中央商务区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条文说明:中心商务区(CBD)的概念是
20、本世纪20年代由美国人伯吉斯提出的,其含义是:CBD包括有百货公司和其它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的核心部份。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而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性经济活动的中枢,如美国纽约的华尔街地区、我国上海的外滩与规划建设中的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其功能主要转化为:城市中的商务谈判场所、金融、贸易、住处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公寓、商业、文化、康乐等,并配以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与交通设施。11、城市绿地(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12、城市景观规划13、绿地指标(三项)人均公园面积、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绿
21、地指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14、城市用地按城市中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的统称。15、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16、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17、再城市化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18、城市
22、用地构成是基于城市用地的自然与经济区位,以及由城市职能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与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状态。19、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条文说明: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原则确定区域交通
23、、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20、区域规划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21、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包括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的解决等。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
24、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根据我国行政区划,规划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上下级规划必须紧密衔接,上一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并指导下一级规划,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23、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24、交通量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交通量可分为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及行人交通量等。2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26、城市道路(干道)网密度城市建成区或城市某一地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上拥有的道路长度。条文说明:城市道路网密度以km/km2表示。依道路网内的道
25、路中心线计算其长度,依道路网所服务的用地范围计算其面积。城市道路网内的道路指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不包括居住区内的道路。27、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条文说明: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28、城市公共交通29、城市交通枢纽30、绿波交通绿波交通,就是在某条干道方向上,协调各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使一队车在绿灯时间通过一个路口后,将一路通过接下
26、来的路口的绿灯,而不用等红灯31、渠化交通指的是在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32、道路绿地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33、地理信息系统34、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35、信息技术36、(城市)用地平衡表37、千人指标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39、结构规划为一个主要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或一个需要开发的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环境的发展制定的城市规划方面的政策性文件。40、远景规划是对扩展阶段中的城市作出全面的轮廓性、结构性的部署,它是一个空间
27、结构性的安排。4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提出正是由于我国现行的规划编制体系不能解决当今城市中存在的问题,而从宏观及区域的角度来把握城市的发展。42、静风频率43、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4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呢不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45、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
28、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46、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47、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48、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
29、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条文说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名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49、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50、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51、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52、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结构是指解决城市交通的道路系统.,这个道路系
30、统由各个级别的道路有机组合形成.53、城市步行道路系统54、步行街专供步行者使用,禁止通行车辆或者只准通行特种车辆的道路。条文说明:各城市对步行街和管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全天供步行者通行或在限定时间内(例如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7时)通行;对于车辆的通行,一般在供步行者通行的时间内,禁止车辆通行,但准许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等特种车辆通行,有的城市还准许固定线路的公共交通车辆的通行。在城市商业区的步行街,亦称为商业步行街。55、技术经济指标是从量的方面衡量和评价规划质量和综合效益的重要依据,有现状和规划之分。56、城市再开发57、城市开发58、土地开发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的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开
31、发土地的开垦。在原始社会或者在当今经济部发达的地区,还有大量的原始土地存在,土地开发就是将这些原始土地开垦出来加以利用,为人类、为社会服务。59、区划城市用地的区划是指城市地域因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须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和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分为行政区划、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60、法定图则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区内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做出控制和引导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61、城市规划管理(
32、与实施)62、城市功能城市在国家或地区中所发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作用。它反映城市的个性和特点。63、城市结构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条文说明:城市结构包括城市的人口结构、社区结构、产业结构、用地结构、路网结构等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64、城市形态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65、城市布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组织及其形式和状态。条文说明:城市布局指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安排,如城市功能分区、各区与自然环境(山、河湖、绿化系统)的关系,以及主要交通枢纽、道路网络与城市用地的关系等。66、用地评定(书)是对土地的自
33、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标准)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区位条件所进行的工程评估及技术经济评价。条文说明:城市用地评价中的工程评估,系对可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的工程评估,通常根据地下水位的深度、洪水淹没范围、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等自然条件,评估用地适于建设的优劣程度,一般分为三级:一级指适宜于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二级指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方宜建设的用地;三级是不适于建设的用地。67、马丘比丘宪章68、北京宪章69、(中心)城
34、市群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70、劳动构成在城市总人口中按其参加工作与否,分为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被抚养人口);劳动人口又按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成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所以城市人口可认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服务人口。71、城市人口结构(城市人口构成)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72、城市交通预测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土地使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客、货运输的发展趋势、交通方式的构成、道路的交通量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估算。73、住宅区(居住区)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片段分界线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300
35、0050000)相应的、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对独立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74、社区75、区位76、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条文说明:在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中,实行市领导县(又称市带县)的市,其市域所包含所领导县的全部行政管辖范围。实行县改市的市,其市含原县的全部行政管辖范围。77、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78、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的统称。条文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43号,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
36、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79、旧城改建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80、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81、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82、城市人口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市人口增长率=(本年城市人口增长
37、绝对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83、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因出生和死亡因素的消长,导致人口增减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城市人口自然增减变化的基本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城市出生人口数-本年城市死亡人口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84、城市人口预测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85、居住组团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86、大运量快速交通城市地区采用地面、地下或高架交通设施,以机
38、坳车辆大量、快速、便捷运送旅客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条文说明:大运量指客运量大,理论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的且运行控制有效的公共汽车专用道上公共汽车的运行速度在1622km/h范围内,客流量能达到单向2.5万人次/h。这种大运量快速交通除了采用公共汽车外,还可以采用轻轨或地铁。87、公园城市中具有一定的用地范围和良好的绿化及一定服务设施,供群众游憩的公共绿地。条文说明: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保护环境、调剂人们生活、美化城市都有积极作用。公园可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两大类,这里所说的公园是指城市公园,根据其规模和功能不同可分为: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如动物园、
39、植物园、儿童公园等)。自然公园通常是指国家公园等。88、公共绿地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89、防护绿地城市中用于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林带及绿化用地。90、建筑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条文说明: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91、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
40、,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条文说明: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的规定,快速路的机动车道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快速路双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隔带。92、绿带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条文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在他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倡导用逐步实现土地社会性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田园城市中运用了绿带的手法,但霍华德是引用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城的先例,他指出,“阿德莱德城被“公园用地”所包围。城市已建成。它将怎样增长?它的增长是越过“公园用地”建设北阿德莱德
41、。这就是要效法的原则,但在田园城市中有所改进。”英国在1938年制定绿带法,用法律形式保护伦敦和附近各郡城市周围的大片地区,以限制城市用地的蔓延。设有一定宽度的绿带,具有防止城市蔓延,保留城市未来发展用地,提供城市居民游憩环境,以及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93、城市郊区95、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96、(空间)外部效应城市作为空间聚集体,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具有空间属性,包括积极的(称为外部经济)和消极(称为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97、人口平均
42、增长率一年内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与同期该城市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条文说明:城市人口增长率是反映城市人口增减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城市人口增长率=(本年城市人口增长绝对数 年平均城市总人口数)1000()98、城市生态规划99、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生态、社会、系统等工程技术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100、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有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101、卧城就是大城市周围
43、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其特点是与母城间距离校近,且位于通往母城的主要交通干线上。其职能除以居住为主外,还有起码的生活福利设施,但缺乏工业职能。102、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机空间关系的总和。103、空间规划体系104、三区六线控制所谓“三区”就是在镇域范围内确定不准建设区(区域绿地)、非农建设区(城镇建设区)、控制发展区(发展备用地)三大类型地区的规模和范围;“六线”就是确定城镇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及镇中心区、主要工业区等位置、规模,建立城镇拓展区规划控制黄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控制红线、市政公用设施规划控制黑线、水域岸线规划控制蓝线、生态绿地规划控制绿线、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控制紫线等“六线”规划控制体系105、开发强度106、生态绿地生态景观绿地是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有直接影响的区域。107、城市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和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现象。条文说明:根据城市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城市人口增长可以分为人口净增长,人口零增长和人口负增长三种状况。108、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