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第 5 页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学设计 云霄一中 许炳云1教材分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二节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教材先介绍了孟德尔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发现的自由组合现象,接着讲述了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最后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过程的同时再次体验科学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达到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并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
2、教学目标。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孟德尔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基础上,对遗传因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接触并且掌握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这节课将进一步的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假说演绎法”,让学生懂得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3 教学目标(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教学内容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导入新课第一课时引入 问题探讨:培养优质奶牛问题。交流、探讨、思考回答新授课一
3、、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引导回顾分离定律。讲述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述:今天要学习的自由组合定律仍然是按照这一方法来揭示的。讲述教师边展示课件和根据学生的回答边讲述: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实验现象1、P杂交: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F1: 黄色、圆粒问F1代的性状表现是什么?据此可以判断哪两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吗?提示:据显性性状的定义。2、F1自交: 黄色、圆粒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315 108 102 32 ( 9 3 3 1 )问F1自交,F2代出现了几种性状表现?比例是多少?与亲代有什么不同?F2代中两种新性状(重组性状)组合类型与亲本性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德尔 豌豆 杂交 实验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