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中医诊疗技术汇总表(18页).doc
《妇科中医诊疗技术汇总表(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中医诊疗技术汇总表(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妇科中医诊疗技术汇总表-第 18 页安徽省针灸医院中医综合治疗汇总表科室妇科填表人田丽颖本科室中医诊疗设备(不少于6类)针刺 艾条 拔罐 理疗灯 灌肠 中药薰洗器中医医疗技术(不少于40项)贴敷疗法 中药薰洗治疗 中药薰药治疗 温针 手指点穴 微针 头皮针 头针 梅花针 埋针治疗 耳针 芒针 针刺运动疗法 电针 放血疗法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治疗 隔物灸法 艾条灸 拔罐疗法 游走罐 推拿 中药直肠滴入疗法 刮痧疗法 TDP 针刺麻醉 化脓灸 烫熨疗法 医疗气功治疗 足底反射治疗 中药特殊调配 磁热疗法 子午流注开穴法 火针 眼针 经络穴位测评疗法 推拿治疗颈椎病 推拿治疗肩周炎 推拿治疗急性腰
2、扭伤常见病种的诊疗方案(不少于5个)常见病种:1. 盆腔炎 6.2. 异位妊娠 7.3. 崩漏 8.4. 子宫内膜异位症 9.5. 子宫肌瘤 10.各病种诊疗方案:见附页。 此页不够可附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方案一、 定义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面以外部位并产生症状的疾病。异位生长的子宫内膜接受内源性或外源性卵巢激素的作用后也产生类似周期性的变化,造成局部出血和周围组织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最多见于盆腔的卵巢、腹膜、韧带、子宫浆膜层等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中医典型的“血瘀症”之一,主要为离经之血凝结,其包括在“痛经”、“癥瘕”范围内。二、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
3、张玉珍主编,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及妇产科学(乐杰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 痛经 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为继发性,渐进性加剧的痛经,病变逐渐加重后痛经亦加重。2) 周期性下腹坠胀、腰骶部疼痛。3) 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 经期便意感明显或直肠肛门坠胀不适,里急后重或便稀,症状逐年加重,利害者周期性便秘。4) 月经不调 经期延长,周期缩短或经量增多。5) 性交痛 有盆底子宫内膜结节形成时,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连于宽韧带下部时,性交痛明显。6) 不孕 与盆腔组织广泛粘连和输卵管蠕动减弱有关。三、 症候诊断主证:经前后或经期少腹胀痛、便意感、重痛逐渐加剧,据按,乳房或两胁胀痛。经量增多,
4、或色暗,有血块。舌紫黯或舌边有瘀血瘀斑,苔薄白,脉弦涩。主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肛垂后重感,经来腹痛喜按喜温。舌质淡胖,边有齿印,或青 紫而胖大,脉细软无力。主证:经来腹痛,经血不畅,色暗或伴瘀块,腹部冷痛,得热痛减,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苔白润或腻,脉弦或紧或滑。主证:喜冷据按,经期发热,口渴,烦躁,便秘。舌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或滑数。四、 治疗方案4.1针灸治疗:以通督调任,活血化瘀为大法 1)耳针:子宫、内分泌、肝,用王不留行籽贴穴位,每日多次按压 2)体针:关元、中极、合谷、三阴交,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连续从经前到月经结束。 辩证取穴:气滞血瘀加太冲、气海,以行气解郁化瘀;气虚
5、血瘀加膻中、太渊、百会以补气活血化瘀;寒凝瘀阻加神阙、公孙以温阳散寒化瘀;热郁淤阻加曲池、大椎、合谷以清热凉血化瘀。1) 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消结,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2) 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行气,活血化瘀 方药:黄芪建中汤或当归建中汤加减3) 寒凝瘀阻证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4) 热郁瘀阻 治法:清热和营,活血化瘀 方药:小柴胡汤何桂枝汤加减 1)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10粒 2)九制香附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9g 3)妇科千金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6片1) 保留灌肠:丹参15g,丹皮10g,败酱草15g,红藤15g,三棱10g,莪术10
6、g,紫草根10g,黄柏10g,白花蛇舌草15g,浓煎汁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1月为 1疗程2) 麝香止痛膏:外贴三阴交穴,或香桂活血膏加麝香粉敷下腹,经前或行经时用五、 疗效评价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 1)痊愈 :症状全部 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不孕症患者在 3年内妊娠或生育;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或虽局部体征存在,但不孕患者得以受孕;3)有效: 症状减轻,盆腔包块无增大或略缩小,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4)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局部病变有加重趋势。子宫肌瘤的诊疗方案一、 概念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
7、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女性中发病率较高,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下腹部包块,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不孕,继发性贫血等等。二、诊断标准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诊断标准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教材主编乐杰及中医妇科学主编张玉珍,主要检测设备为B超和宫腔镜。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相关文献。 1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少数有疼痛及压迫症状,或伴有贫血。2 .子宫增大,质硬。3. 探测宫腔增长或变形。4. 诊刮时宫腔内触及凸起面。5. B超或宫腔镜检查可协助诊断。三、症候诊断主证: 小腹包块坚硬,胀痛拒按,月经先后无定
8、期,月经量多,色紫黯有块,经前乳房胀痛,或刺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紫黯,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白,脉沉弦涩。主证:小腹包块,触之坚硬,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沥难净,经间带下增多,胸脘痞闷,形体肥胖,嗜睡肢倦,舌淡胖紫,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主证:小腹包块,热痛起伏,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量多,经期延长,带下量多,色黄秽臭,或赤白兼杂,兼见身热口渴,心烦不宁,溲黄便结,舌暗红,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数。主证:小腹包块,触痛,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较剧,经色紫黯,有血块,婚久不孕或曾反复流产,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舌淡黯,舌边有瘀点或瘀斑,
9、脉弦细。四、治疗方案4.1针灸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为大法。主穴:子宫,气海,关元,中极,百会。 头皮针:百会 微针:子宫,气海,关元,中极体针(针刺运动疗法):三阴交 ,足三里,次髎,血海,阳陵泉,复溜。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癥。方药:香棱丸或大黄蛰虫丸加减。治法:化痰除湿,活血消癥。方药: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癥。方药:大黄牡丹汤加减。治法:补肾活血,消癥散结。方药: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加减五、疗效评价标准:子宫肌瘤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并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标准。1痊愈:肌瘤消失,临床症状消失,子宫恢
10、复正常大小。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肌瘤减小1|2以上者。3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改善,肌瘤减小1|3,或肌瘤稳定,症状基本消失持续半年以上者。4无效: 症状无改善,肌瘤未见明显缩小。异位妊娠的诊疗方案一、概念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以往习称“宫外孕”。但两者含义稍有不同,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宫外孕则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和子宫残角妊娠。因此异位妊娠含义更广。二、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学院校规划教材1、有停经史及早
11、孕反应,少部分可以无停经史,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2、下腹疼痛或突然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可出现头晕,乏力;3、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子宫颈有明显举痛和摇摆痛,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4、尿HCG阳性或弱阳性;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乐杰主编.7版.1、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少部分可以无停经史,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2、下腹疼痛或突然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可出现头晕,乏力;3、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子宫颈有明显举痛和摇摆痛,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
12、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4、血-HCG测定、超声诊断、阴道后穹窿穿刺、腹腔镜检查(目前视为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子宫内膜病理检查。5、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6、B超提示:1)宫内未见孕囊,宫外混合性包块2)子宫后方积液。三、症候诊断1、未破损期主证:可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或下一侧下腹隐痛,或阴道出血淋漓;妇科检查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实验为阳性或弱阳性;舌正常,苔薄白,脉弦滑。2、已破损期1)休克型主证:突发性下腹剧痛,肛门下坠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体征。2)不稳定型主证:腹疼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科 中医 诊疗 技术 汇总表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