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基础知识 全面考查.doc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 全面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基础知识 全面考查.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章 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_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 扩散:_。扩散现象说明:A. _。B. _。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_。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_。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_有关。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_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_的结果。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_。二、内能:1、内能:_。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
2、水,还是寒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_;_;_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5、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能_。7、改变内能的方法:_和_。(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_。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_(转移/转化)(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热量_。热传递的条件是_,热传递传递的是_。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_,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_。热传递过程中,_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_。(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
3、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_。(4)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热量:是一个过程。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8、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_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_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_四、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_。(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4、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_、_有关,_等无关。(4)水的比热容为_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5)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_。2、计算公式:吸_; 【预习检测】1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中的气体温度会升高,这是用_的方法来增加气体内能的。2.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 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此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3.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 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把 能转化为 能; 冲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把 能转化为 能。4一台四
5、冲程的汽油机每分钟完成300个冲程,则1 min完成_个工作循环,活塞来回_次,做_次功。【导学过程】一、热机1.内能的利用方式:利用内能来 ;从能的角度看,这是 的过程。除了这种方式外内能还有哪些利用呢?2.观察右图所示(课本17页)的实验,回答: (1)水沸腾后会看到现象是 (2)木塞被顶起,是 对木塞做了功。 (3) 既然能够对木塞做功,说明水蒸气具有能,它具有的是 能。(4)在加热过程中水蒸气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5)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相互转化情况是 ,上面的装置就是一个简单原始的热机。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是把利用燃料获得的 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内
6、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二.汽油机1.汽油机是利用 作燃料来工作的。2.构造: 。3.汽油机的工作过程:(1)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2)汽油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只有 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都是辅助冲程,是依靠飞轮的 来完成的。获得动力的冲程是 . (3)吸气冲程靠 吸入燃气。(4) 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把 能转化为 能。(5) 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6)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返 次,曲轴转动 周;飞轮转动 周,活塞对外做功 次。【预习检测】1.燃料燃烧时把 能转化为 能。 燃烧相同
7、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 同的。 2.我们把 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常用符号 来表示。3Q=mq式中Q代表 ,其单位是 ;m代表 ,其单位是 ;q代表 ,其单位是 。4. 热机效率的定义: 之比叫热机的效率。【共同探究】1.燃料的热值(1)阅读教材,讨论22页想想议议。 (2)干木柴的燃烧值是1.2l07J/kg, 其物理意义是 。(3)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形状、体积、位置、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等因素都无关。(5)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途径有:让燃料完全燃烧;如把煤磨成煤粉,从而加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再把空气吹进炉膛.会比煤块燃烧更充分.再有尽量减少热损失. 设法利
8、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6) 热值是反映燃料优劣的重要指标. 例题:计算4kg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热机效率(1)分析热机燃料燃烧能量走向示意图,引出热机效率的定义。(2) 热机效率的公式: (3) 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a.使燃料 ;b.减少 ;c.保持良好的润滑。(4)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重要指标.【预习检测】1一个物体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了能量。2能量既不会 ,也不会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地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共同探究】一、认真阅读课本页“能量的转化”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组
9、讨论完成课本“想想做做”中的问题:(1) 来回迅速摩擦双手,会感到手变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 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说明光现象和 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说明光现象与电现象、 现象之间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先是 转化为 能,然后 能转为 能。(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纸片会被吸起,表明钢笔杆带了电,这个实验说明了力现象与 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
10、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 能转化为 能。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 能转化为 能。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能转化为 能。燃料燃烧时发热, 能转化为 能。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荡秋千时,停止用力,秋千为什么会越摆越低?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为什么会越跳越低?分析:荡秋千时,秋千在往复运动时, 能和 能在不断的相互转化,秋千越摆越低,说明秋千的 能在减少,这是因为秋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克服摩擦、空气阻力等,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只能从秋千的 能中获得,所以秋千的 能会减少。因此它越摆越低。同样,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不断上升、下落
11、的运动过程中, 能和 能在不断的相互转化,小球越跳越低,说明小球的 能在减少,这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只能从小球的 能中获得,所以小球的 能会减少,因此它越跳越低。从上面的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一种能量减少了,必然伴随另一种能量增加。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_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_; 2、电路的构成:_。电源:_,叫做电源。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 _必须有电源; _。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消耗电能,将_能转化为_能的
12、装置。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3、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短路_。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4、电路图: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符号意义符号意义交叉不相连的导线电铃交叉相连接的导线电动机(负极)(正极)电池电流表电池组电压表开关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1、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_路径;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_工作;开关
13、_(能、不能)控制整个电路。2、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_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_叫做干路;_叫做支路。特点:电流_路径各用电器之间_,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干路开关能控制_,各支路开关控制_。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1、 电流:电流是表示电流_的物理量,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A。还有毫安(mA)和微安(A),1A=_ mA 1mA=_A 1A=106A2、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符号为,其内阻可看做_,电流表相当于_。电流表的示数:量程使用接线柱*大格代表值小格代表值00.6A“-”和“0.6”0.2A0.02A03A“-”和“3”1A0.1A正
14、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_。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_。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一节 电压1、 电压: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符号是U,单位为伏特(伏,V)。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1 kV_V,1 V_mV,1 kV_ mV2、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其内阻_,接入电路上相当于_。电压表的示数:量程使用接线柱*大格代表值小格代表值
15、03V“-”和“3”1V0.1V015V“-”和“15”5V0.5V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如果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3、电池组电压特点: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_;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_。第二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_。并联电路中,_。第三节 电阻1、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比欧姆大的单位还有兆欧(M)和千欧(k)。1M_k,1 k_,1M_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和_,还与_有关。与
16、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_。而且: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_,电阻_;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_,电阻_;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_,电阻_。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3、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n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_倍;将粗细均匀的导体折成等长的n段并在一起使用,则电阻变为原来的_倍。第四节 变阻器1、 滑动变阻器:电路符号: 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原理:_改变电阻.作用:_、_.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 1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 全面考查 初三 物理 基础知识 全面 考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