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4页).doc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一、 实验目的1.熟悉家兔耳动,耳缘静脉,颈总静脉,心脏采血方法; 2.观察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 3.观察并比较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过程; 4.观察不同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观察水蛭素和阿司匹林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二、 实验原理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因此,凝血 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在此过程中有多种凝血因子参与,根据凝血过程中的第X因子所依赖的凝血因子来源不同,可将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与血液凝固的所
2、有凝血因子在血浆中,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受损的组织中的组织因子进入血管后,与血管内的凝血因子共同作用而启动的凝血过程。第X凝血因子一旦激活,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本次实验通过多次操作,探究不同因素,不同物质对于凝血过程的作用。三、 实验结果1.实验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在1,2号烧杯中加入颈总动脉血,用竹签搅拌2号烧杯约30s,用生理盐水洗去竹签上的血液,在竹签上可看到白色纤维蛋白细丝。放置60min,可观察到1号烧杯血液凝固呈深红色,二号烧杯血液未凝固,呈鲜红色。2.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取2ml耳中央动脉血;4000rmp/min,离心10min制备贫血小板血浆,
3、吸取上清液备用;1000rmp/min,离心10min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此时仅红细胞白细胞下沉,血小板仍然悬浮,吸取上清液备用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兔脑悬液是为了增加组织因子,贫血小板是经离心后去除大部分血小板可阻断内源性凝血过程,加入的脑悬液内含有大量组织因子。可以准确反映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如下表加入试剂于1,2,3号试管,观察三个试管的血浆凝固时间,实验结果如下 3. 加速和减慢血液凝固的观察实验条件和凝血时间如下: 四、 结果分析1.实验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竹签搅拌后血液不会凝固的原因是因为缺少纤维蛋白,即纤维蛋白原激活形成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形成纤维蛋白细丝,被吸附在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响 血液 凝固 因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