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 (1)(11页).doc
《形成性考核 (1)(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成性考核 (1)(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B)(2)形成性考核 汉语言文学专业 景兰 第一次作业苏轼是宋代最重要的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宋代文学最为核心的审美精神和文化价值,请认真阅读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第五编第四章苏轼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所选苏轼诗文词作品,完成以下任务。一、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高峰,而苏轼则是宋诗最杰出的代表。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是苏轼的咏物名作,苏轼曾自言是“吾平生最得意诗也”。此诗咏物自喻,兴象深微,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都堪称苏轼诗的代表,请认真阅读此诗,并回答以下问题。(一) 请用100字介绍此诗的创作背景。答:本诗的写作背景是:诗寓居定惠院
2、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写于1080年,此时作者苏轼因“乌巢诗案”被捕下狱,后经营救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在城的东坡垦荒耕种,见黄州定院东山有海棠一株,长得特别繁茂,故作此诗,并以此寄寓身世流落之感。(二)表现个人情怀和人生体悟是苏诗最重要的内容,此诗即借咏海棠表达了苏轼自己的人生感慨。1诗中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生长环境?这与苏轼当时的处境有何相似之处?答:海棠本是西蜀之盛产,现却落地于陋邦黄州,有流落天涯之感。作者苏轼本在京城任职后因事被贬到黄州。海棠的处境与作者苏轼的处境极为相似。2.诗中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神韵?这与苏轼的精神品格有何相似之处?答:诗的前半部,以拟
3、人的手法描绘海棠的高贵,自然的天姿和幽独不群的神韵,而此时的苏轼,虽被贬至黄州,但他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黄州期间,他在城东的东坡垦荒种地,时刻关心国事,以待时机,希望能重反政坛,为国为民出力。这与海棠的品格有极相似之处。3.诗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慨?答:此诗表达了作者与海棠“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慨。4.请在苏轼其他诗中抄录一联表达人生感悟和思考的句子。答: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表达的情感:元符三年(1100),苏轼遇赦召还,渡琼州海峡时写下此诗。这两句借自然景象抒发遇赦后的心情。晋书谢重传曾说“月夜明净,不如微云点缀”。苏轼在东坡志林中也说过同样的话。此时他从海南岛乘船渡海果然看到如此
4、景象,于是便借题发挥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空海色本澄清。”言外之意是说他本来很清白,在元佑党争中受到诬陷;如今蔽月的浮云终于消散,他也恢复了本来面目。诗人借景抒情,手法巧妙。因此清人纪昀说这“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见瀛奎律髓刊误)。而本诗寄寓身世流落之感。(三)此诗艺术成就很高,苏诗常用的一些艺术手法在其中也有体现。1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方式之一,尤其是在“以才学为诗”的宋代。作为宋诗最杰出代表,苏轼也非常擅长用典。(1)化用前代的诗词文章是用典的表现之一,请抄录此诗中化用前人诗句处,并做说明本诗原文:答“也知造物有深意,故谴佳人在空谷”化用何人何诗何句:答:此处化用
5、杜甫佳人诗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意义:答:化用杜诗中的两句诗,意指海棠花虽名贵,但生于空谷,无人欣赏。暗指诗人虽才华超人,但不遇知己,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无处施展自己的抱负。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2)引用古代的文人逸事也是用典的表现之一,请找出本诗中引用的文人逸事,并做说明。本诗原文:答:“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引用何事:答:唐玄宗谓杨贵妃如“海棠睡未足”引用此事的意义:答:唐玄宗以花比人,这里以人比花。(3)、在苏轼的其他诗作中找出一处用典的句子,并抄录于下。答:“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2比喻也是苏轼擅长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苏诗的比喻多生动新奇,
6、出人意表。(1)请抄录本诗中使用比喻的一联,并作说明。本诗原文:“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这一比喻的妙处:此联用美人比喻海棠花。其意是说:海棠是名花,其美可与美人蓖美。但只是摆设之物,“ 在深闺无人识”以美人比花,也是自比。写出作者流落天涯的处境。(2)请在苏轼其他诗作中找出一处使用比喻的句子,并抄录于下。答: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中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本体有“人”与“事”,喻体为“秋鸿”与“春梦”,比喻词是“似”与“如”。诗中运用比喻,产生了明朗的美感。还有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7、”。二、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他的词、文创作在此时也佳作迭出。请介绍苏轼黄州时期词、文代表作各一,并摘抄其中你比较喜欢的一个段落。(一)苏轼黄州时期词代表答:苏轼黄州时期词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诗通过怀古抒发个人怀抱,由“如画”的江山,联系到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再联想到个人的不幸处境,不禁发出“人生如梦”的慨叹。全词的主调,是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对功业的追求,境界宏伟壮阔,气势豪迈奔放。寓居定惠院一诗,所表达的是一种“天涯流落”的思想感情,二者有根本的区别。(二)苏轼黄州时期文代表答:苏轼的被贬到黄州时所做的文的代表赤壁赋。第二次作业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的代表作,请认真阅读
8、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第六编第一章关汉卿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中窦娥冤全文及注释,并完成以下任务。一、按下面的要求为窦娥冤写剧情摘要。第二折(150字)窦娥冤第二折剧情:张驴儿想趁蔡婆婆生病,用从赛驴医那里买来的毒药把蔡婆毒死,好歹逼蔡婆跟他成婚。张驴儿吧毒药下在蔡婆婆要吃的羊肚汤里,谁知这汤却让张驴儿的父亲误吃了,张驴儿趁机诬陷窦娥药死公公,并趁机要挟窦娥,逼窦娥跟他成婚。但窦娥坚决不从。窦娥因此经受酷刑。但窦娥意志坚定,并未屈服。第三折(150字)第三折剧情窦娥带着无限的冤苦悲愤的心情走上刑场,临行时指控天地,并发下三桩誓愿:第一,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杆上,若系冤枉,刀过头落,一腔热血都洒在
9、白练上。第二,三伏天下三尺瑞雪,遮掩尸首。第三,着楚州大旱三年。结果,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二、窦娥形象的塑造是窦娥冤一剧的核心,剧本表现了她的坚贞孝顺,也表现了她的刚强反抗。(一)“贞”与“孝”是剧本中窦娥坚守的传统道德观念,也是窦娥形象的支点。请介绍剧本中表现窦娥坚贞和孝顺的段落,并简述你对窦娥“贞”和“孝”的看法。表现窦娥坚贞的段落原文(第二折)第二折:(正旦云)婆婆你怎说这般语言?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嫁与他人,其实做不得。表现窦娥孝顺的段落第三折:(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婆婆见,(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见他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阿
10、,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高哥哥,临行好与人行方便。第四折:窦娥(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指礼,我便九泉指下也暝目。你对窦娥贞与孝的看法贞与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窦娥在张驴儿的威迫利诱下,能坚守“从一而终”的妇道,没有为了保命而答应嫁给张驴儿,在“贞”与“命”两者中,窦娥选择了“贞”,窦娥的行为,充分表现了她坚贞的美德。窦娥的所遭受的迫害,窦娥的悲惨命运,都是她的婆婆引狼入室一手造成的旦窦娥不但对婆婆没半点怨言,反而处处替婆婆着想,对婆婆的关心胜过自己,都饿得所作所为,都是建立在“孝”的基础这上的,这也是中国妇女美德的具体
11、体现。(二)刚强和反抗是窦娥性格中的另一个侧面,这一点同时表现了社会的黑白颠倒。剧本第三折集中体现了窦娥的愤怒和坚强,请在剧本中选取两段你认为最能表现窦娥刚强和反抗的段落,抄录于下。唱段原文一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唱段原文二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
12、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三、窦娥冤在艺术上集中代表了关汉卿杂剧的成就,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关汉卿继承了中国古典戏曲的谐谑传统,在剧本中大量使用插科打诨,窦娥冤也不例外。请介绍剧本第二折中的滑稽表演情节,并简要分析。滑稽表演情节(净扮孤引祗候上,诗云)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下官楚州太守桃杌是也。这段插科打诨的意义这段插科打诨的意义:这段插科打诨,通过楚州太守的独白表演,暴露了封建社会官吏的贪婪嘴脸揭露了封建官吏办案只看钱,不依法,草菅人命的本质。(二)关汉卿杂剧情节跌宕起伏,矛
13、盾集中突出,试分析窦娥冤一剧是如何设计情节,组织矛盾的。答:窦娥临刑前又曾发下三誓,表现了至死不屈的抗争精神。而三誓的“兑现”(一腔热血飞上白练,伏天降下三尺瑞雪,楚州大旱三年),则不仅表现了这个善良女子的冲天冤气,而且更表明人民群众坚信宇宙间还有正气存焉,这是对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的极大鼓舞。当然,三誓的“兑现”以及窦娥屈死三年之后得到昭雪,在当时的社会,仍然只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幻想和愿望。如果说窦娥在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中所表现的反抗性,是以做一个正派女子的观念为精神支柱的,那么,她在与官府的冲突中所表现的反抗性,则是在认清了社会黑暗之后激发出来的富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
14、窦娥作为一个典型形象,才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关汉卿以他“一空依傍”之笔,创作了“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窦娥冤的审美价值,也就集中体现在它的悲剧美之中。窦娥是一个对生活没有任何非分之想、过分之求的女性,是一个格守封建妇道的女性,是一个安于命运摆布的女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居然也不容于封建社会而含冤被杀。每一个读者和观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之震动,引发思考,从而感受到了悲剧之美。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无声无息而屈死者成千上万。而窦娥,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是在发出了悲愤壮烈的三誓之后而死的,这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妇女虽然遭受了千百年的压抑,而依然敢于抗争的精神。因此,这
15、已不是仅仅令人悲悯的命运悲剧,而是充满着悲壮意义的社会悲剧。剧中主人公窦娥形象的塑造,极有特色。一方面,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另一方面,其性格又具有明显的发展节奏,由一个善良的弱女子,一步步发展为以生命控诉封建社会的壮烈的女性。真实感人,成为不朽的舞台形象。(三)关汉卿元杂剧本色派的代表,他的杂剧语言质朴自然,又切合人物的身份处境。窦娥的唱词也是如此。1窦娥的一些唱词毫无雕琢,非常符合市井人家普通寡妇的身份。请在剧本第二折中抄录一个带有这种市井气息的唱段。唱段原文:正旦持汤上,云妾身窦娥是也。有俺婆婆不快,想羊肚汤吃,我亲自安排了与婆婆吃去。婆婆也,我这寡妇人家,凡事要避些嫌疑,怎好收
16、留那张驴儿父子两个?非亲非眷的,一家儿同住,岂不惹外人谈议?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连我也累做不清不洁的。我想这妇人心好难保也呵。2法场行刑一折中窦娥的唱词激越悲慨,与她含冤而死的处境互相吻合。请抄录其中你认为最出色的一个唱段。唱段原文:正旦唱【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第三次作业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请阅读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第七编第二章和水浒传原书,以小组形式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如何看待水浒传的招安问题。2 如何看待水浒传的悲剧结局。3
17、 如何理解水浒传的女性描写。4 如何看待水浒传所反映的江湖文化。5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6 如何理解水浒传的“替天行道”。7 谈谈你对“逼上梁山”的看法。8 金圣叹在评价水浒传时说“其人不出绿林,其事不出劫杀,失教丧心,诚不可训”,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9 介绍你喜欢的水浒英雄,并说明原因。讨论之后,请用各100字摘录三位同学的发言要点,并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800字左右的文稿,分别写在下面的留白处。同学摘录一1、宋江接受招安有历史根据,并非是作者凭空创造。在水浒传第32回,说到招安起初是武松先提出的,宋江表示同意。历史上关于招安的记载是有其事,但不过100字左
18、右,而小说有相当的发挥,情节也写得很具体。2、宋人话本和民间宋江故事,已有招安的描写。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就有招安的记载,在民间传说故事中也有宋江等人招安的内容。3、对宋江接受招安的看法?这与宋江矛盾的性格有关。一方面他是仗义英雄,义军首领,一方面又想报效朝廷,忠君安民。但宋江想招安是一贯的,不像武松虽然开始由他提出的,但宋江提出要招安时,武松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而宋江执意招安以报效朝廷,死而后已。关于水浒传第39回,宋江题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湖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我认为这是他醉酒后信手而题,并不代表宋江的真实思想。同学摘录二对宋江接受招安的看法?这与宋江矛盾的性格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形成性考核 111页 形成 考核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