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教案(2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平面构成教案(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教案(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2010年平面构成教案高一1班、高一2班任课老师:黄洁仪第一课平面构成的基础时间:第一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导入新课:用平面构成的广告设计海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有关本门课程的概念1、平面构成具有单纯性;2、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1、如何创造形象;2、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3、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
2、并根据美的形式法则,构成所需要的图形。)二、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要素1、点的构成;2、线的构成;3、面的构成。(概念、在构成中的特性与表现、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三、作业:临摹一幅黑白色点的构成;8开纸上完成第二课平面构成的概述时间:第二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观察、分析生活中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现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评讲上堂课的作业;指
3、出需要注意的地方。讲授新课:一、定义:平面构成中的单形,指的是一些简单形体的构成。生活中凡是可见的物象,均有一定的“形”。二、形与形相遇时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关系:分离、重叠、透叠、差叠、联合、接触三、平面构成中形式美法则1、和谐即协调,是事物在矛盾对立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下实现的统一。人的和谐感觉是与自然的和谐规律相统一的,它是一个合理的自然的运作规律。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又名均齐,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其左右两部
4、分的形量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左右对称的图形,这条垂直线称为对称轴。对称轴的方向如由垂直转换成水平方向,则就成上下对称。如垂直轴与水平轴交叉组合为四面对称,则两轴相交的点即为中心点,这种对称形式即称为点对称。4、在平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这对立体物来讲是指实际的重量关系。在图案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图象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5、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
5、美法则的重要内容。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平面构图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一幅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或重要的内容信息往往不应偏离视觉重心太远。 7、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 9、平面构图的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某种
6、意境。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另外一种事物上。 四、复习:1、做连线,形与形相遇时会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关系;2、形式美法则:和谐、对比与统一、对称、均衡、比例、重心、节奏与韵律、联想与意境 第三课点的构成时间:第三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点的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难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导入新课: 展示范画,引起学生注意。讲授新课:一、定义 在几何学中,点只表示某一位置,而无形状和面积。而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
7、是以形象存在的。也就是说:无论点有多小,它都会有自己的形象。二、点在构成中的表现1、点的线化:点的靠近会形成线的感觉 2、点的面化:在点的线化的基础上,点向四周连续排列时,可产生面的感觉,其距离越近时,面的特性就越显著。 3、点的构形:可根据点的大小排列来构造形体。三、练习根据点在构成中的表现,分别设计1、点的线化2、点的面化3、点的构形四、作品欣赏五、作业创作两幅点的构成要求:1、每个尺寸10CM10CM,8开纸上完成2、选材不限3、构图大胆,设计新颖,工整大方4、黑白稿5、作业右下角写上姓名、班别、作品名称、指导老师、成绩、日期第四课线的构成时间:第四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线的
8、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难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复习点的线化点的面化点的构形讲授新课:一、定义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线只是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宽度和厚度的。它是点移动的轨迹,并且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然而,从造型的含义来讲,线只能以一定的宽度表现出来。线来自于点,线的粗细也是由点的大小来决定的。当然,线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线在一个平面中,加粗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往往把这个面看成是一个面或一个长方形。二、线的分类:直线、曲线、自
9、由曲线三、线的特征一般来讲: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自由曲线有不安定的感觉。1、直线:是男性的象征。具有简洁明了、直率的性格。它能表现出一种力量的美。 粗直线:表现强力、钝重、粗笨; 细直线:表现秀气、锐敏、神经质; 锯状直线:有焦虑、不安定的感觉; 从线的方向来说,不同方向的直线,会反映出不同的感情性格。 垂直线:具有严肃、庄严、高尚、强直等性格; 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静寂等性格; 斜线:有飞跃、向上或冲刺向前的感觉。2、几何曲线:是有规律的曲线,它是女性化的象征,比直线较有温柔的感情性格。 常见的几何曲线有:正圆形、椭圆形、涡线形、抛物线等。 它们具有:轻柔、优雅、圆滑、流利、婉
10、转、起伏、多变等性格特征。3、自由曲线:用圆规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曲线。它更加具有曲线的特征,富有自由、幽雅的女性的感觉。 自由曲线的美主要表现在其自然的伸展,并具有圆润及弹性。 用徒手画出来的线,由于使用的工具(笔、纸)不同,就会产生出种类繁多、不同性格的线。运用到设计中,可以取得丰富的效果。四、线在构成中的运用 1、在平面设计中,通过对线的方向、宽窄、疏密、节奏韵律与均衡关系等问题的处理,体现线性格的多样化。 2、线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面化的线:将线条进行密集、等距离的排列,使线条明显地趋向于面的视觉效果。再将这些由不同的线形成的面,经过适当的组合,考虑个部分的大小、疏密、节奏等因素,
11、形成优美的画面。粗细变化的线:将粗细不同的线进行基本等距的排列,这时,较粗的线条明显给人以靠近、实在的感觉;而细线则表现出远而虚的形态。所以,粗细线的排列变化也能塑造一种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疏密变化的线:把线按不同的距离进行平行排列,线距大的部分看起来空灵;而线距密的部分则表现出厚实感。这样的构成,可以体现出平面的纵深感,并能表现平面的明暗调子,是较为常见的透视空间表现技法。不规则的线:不规则的线的形式和种类非常的多,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手法和不同的材料都可以画出许多丰富多彩的线条。表现物体质感、空间感和体感的素描作品就是用各种线条反复琢磨、描绘出的。五、作品欣赏六、作业设计一副线的构成作业要求
12、:1、尺寸:20*20CM,8开纸上完成2、颜色:上墨(黑白色)3、构图完整、设计新颖、画面工整第五课面的构成时间:第五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面的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难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复习:面化的线;粗细变化的线:疏密变化的线:不规则的线讲授新课:一、面的定义:(书本41页) 面,在几何学中的含义是线移动的轨迹。 直线平行移动可形成方形的面; 直线旋转移动可形成圆形的面; 斜线平行移动可形成菱形的面; 直线一
13、端移动可形成扇形的面。二、面的种类 平面上的形,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直线形2、几何曲线形3、自由曲线形4、偶然形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正方形,它能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秩序感。在心理上具有简洁、安定、井然有序的感觉,是男性性格的象征。 几何曲线形的面以严谨的数学方式构成的几何性质的面。比直线形柔软,有数理性的秩序感。特别是圆形,能表现几何曲线的特征。但,由于正圆形过于完美,则有呆板和缺少变化的缺陷。而扁圆形,呈现出一种有变化的曲线形,较正圆形更具有美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自由整齐的感觉。 自由曲线形的面是不具有几何秩序的 曲线形。这种曲线形能较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个性,所以,是最能
14、引发人们兴趣的造型,它是女性特征的典型代表。在心理上能产生幽雅、魅力、柔软和带有人情味的温暖感觉。 偶然形的面以特殊方法构成的意外的形态。具有其它形态表现不出来的、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用手撕开纸张所产生的形;用颜料喷洒所产生的形;用“油水分离法”产生的形等等。三、图与地: 在构成设计里,一般我们把具有形象感的实体称为“图”,而把形象周围的空间称为“地”。四、图与地的“各向异性”: 黑白两图形的关系,相互转移,背景成为图形,或者图形退成背景,图与地的这种性能,在视觉艺术中称为图地的“各向异性”。 互嵌图形有双向性,即正反皆可成立。 图形递变从某种图形逐渐变化成另一种图形。五、面的构成形式:
15、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直接以面作为构成表现的作品有很多,设计中面构成的方法十分灵活,而且形式丰富多彩。 面的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几何形的面:将一些几何形状的面作自由组合,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2、自然形的面:寻找一些自然界的物体,如:动物、人、植物等形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把立体的形象、繁复的形象作单纯平面的剪影形式的概括。大胆地屏弃了形象的刻画,用高度概括简化的手法,表达了形象的特征,使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3、人造形的面:将人们创造出来的各种物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复杂的形象变得黑白分明、整齐统一,节省了观者无目的性的视觉移动,达到了把准确的意念和信息迅速传达给观者
16、的效果。4、偶然形的面:用自由喷洒、点滴、火烧等方法来制作一些预料不到的、偶然间形成的面。偶然形的面充满自然的魅力,具有浪漫、抒情、丰富、强烈、奔放的特性。六、练习:自由选择面的构成形式:几何形、自然形、人造形或偶然性创造一副面的构成作品。七、作品欣赏八、作业:设计一副面的构成作品。要求:1、尺寸:2020CM,8开纸上完成。2、上黑白色(墨色)。3、构图饱满,设计新颖,画面工整。4、作品右下角写上: 姓名、班别、作品名称、指导老师、成绩、日期第六课重复构成时间:第六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重复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
17、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难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复习:几何形的面;自然形的面:人造形的面:偶然形的面:讲授新课:课本46页 一 、定义 重复是指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重复构成的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采用重复的构成形式使形象反复出现,作用就是加强对象的视觉记忆。 二、重复构成在生活当中的使用包装纸、室内装修的壁纸、地砖等等 三、重复构成的形式 重复的平面构成可以分成三种形式:1、基本形重复构成2、骨骼重复构成3、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
18、系1、基本形重复构成:在设计中连续不段的使用同一元素,成为重复基本形。(大的基本形重复,可以产生整体构成的力度;细小密集的基本形重复会产生形态机理的效果。) 2、骨骼重复构成骨骼重复构成中的骨骼就是构成图形的框架、骨架,使图形有秩序的排列。 规律性骨骼有两个重要元素:水平线和垂直线(还可以根据画面的需求变化)。若将骨骼线在方向、宽窄上加以变化,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骨骼排列形式。 3、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形的关系它的特点是骨骼线的距离相等,给基本形在方向和位置方面的交换提供了条件,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变化。根据形象的需要,可以安排正负形的交替使用,也可以在方向上加以变化。重复骨骼构成所具有的特点是基本形的
19、连续排列,这种排列构成要力求整体形的完整。四、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1、设计一个基本形2、设定骨骼3、将设计好的基本形按照设定的骨骼位置一个个排列好4、上墨色5、调整五、作品欣赏六、作业创作一幅重复构成作品要求:1:尺寸:2020CM,8开纸上完成2:画面工整,设计新颖3:黑白色(上墨色)4:作品右下角工整写上:姓名、班别、作业名称(重复构成)、指导老师、成绩、日期第七课近似构成时间:第七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近似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难
20、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导入新课:小游戏:先在练习本上画上6个重复的圆圈,然后在这六个圆圈里面画上六种不一样的表情讲授新课:课本第54页到第63页一、定义:近似是重复的轻度变异。形象彼此相像但又不完全一样。画面乍看上去很相似,但图像之间的大小、位置、形体结构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二、1、形状相似基本型相似,但形体结构不一样2、大小相似基本型相似,但大小结构不一样。3、方向相似基本型相似,但方向、排列不一样三、相似的图形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四、范例欣赏五、作业:创作一幅近似构成作品。要求:1、尺寸:2020CM,8开纸上完成。2、画面工整、设计有创意。3、黑白色(上墨色)。4、作业右下
21、角工整写上:姓名、班别、作业名称(近似构成)、指导老师、成绩、日期第八课特异构成时间:第八周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特异构成的基本概念,提高对形式美规律认识,培养审美及创造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用具:平面构成作品,PPT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难点:新颖的设计, 创作得新颖,富于个性。导入新课:找上十个同学,九女一男上讲台,让全班同学来玩“找不同”的游戏,找出十位同学的不同点,从而引起新课。讲授新课:课本第91页到103页一、定义:指构成要素在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的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打破常规)。二、特点:1、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面 构成 教案 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