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类型心脏疾病.doc
《各种类型心脏疾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种类型心脏疾病.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15%21%。其部位多在主动脉峡部,系胚胎时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能闭合所造成。女性多见。导管直径差异很大,可自数毫米至2.0cm不等。 【诊断】 1)症状:取决于未闭动脉导管粗细,细者可无症状或剧烈体力活动后方出现心悸、气短。粗者由于大量血液从左到右分流,在婴儿期即可出现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及发育差等,甚至早期夭折。2)体征:在肺动脉瓣区可扪及细震颤,并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若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可仅有收缩期杂音以及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导管粗大者,可出现脉压差增大、毛细血管搏动征、腹股沟股动脉部位可闻及枪击音。有严重肺动脉高压者,可出现右向左分流
2、,肺动脉血经导管逆行流入降主动脉,出现差异性紫绀,即下半身紫给较上半身明显。3)辅助检查x线透视:可见肺动脉搏动强烈,有时可见“肺门舞蹈”征。胸片显示主动脉结增宽,有时呈漏斗征。左心室扩大较常见。两肺纹理增多。有肺动脉高压者,可有右心室扩大及肺动脉圆锥隆突。偶见动脉导管部位有钙化影。心电图:部分患者可正常,多数有左心室肥厚。有肺动脉高压时出现双室或右心室肥厚。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有血流交通,彩色血流多为连续性,随肺动脉压力升高,可为单纯收缩期或舒张期血流。严重肺动脉高压时,亦可出现右向左(肺动脉向主动脉)分流。有经验者尚可明确未闭动脉导管形态、直径、长度以及肺动脉压力改变,
3、是动脉导管未闭确诊主要手段。右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绝大多数病例已无必要。但对判断肺动脉高压程度和全肺血管阻力有重要意义。对复杂畸形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病例,主动脉造影仍有必要。杂音性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主动脉窦瘤破裂、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冠状动脉心腔瘘相似,应注意鉴别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较罕见,系胚胎发育过程中,动脉主干分隔不完全,在主动脉和肺动脉根部形成间隔缺损,缺损距主动脉瓣0.5cm1.5cm,大小一般在1.5cm2.5cm。 mori将本病分为三型:型为主-肺动脉间隔近端缺损、型为间隔远端缺损、型为间隔完全缺损。【诊断】 1)症状:临床症状较严重,患儿生长发育受限
4、,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心衰。肺动脉高压出现较早,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2)体征:胸骨左缘第23肋间隙可扣到震颤,并可听到连续性杂音,由于常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杂音常不典型,可为双期或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并有脉压差增大,水冲脉及甲床下毛细血管搏动等体征。3)辅助检查:x线检查:常可见左、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圆锥突出,有时可呈瘤样扩张,主动脉结小,肺门阴影增宽,肺纹理增多。心导管检查:见肺动脉水平有左向右分流,肺动脉压升高。若心导管可经缺损进入升主动脉、颈动脉,即可确诊。升主动脉逆行造影:可见缺损部位、大小及距冠状动脉口距离。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主动脉、肺动脉根部缺损大小及部位,肺动
5、脉搏动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根部有五彩血流束进入肺动脉。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根部和主动脉瓣相对应处扩大形成三个主动脉窦,并根据冠状动脉开口分别命名为左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窦和无冠状动脉窦。如若主动脉窦部组织发育不全,缺乏正常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在主动脉内高压血流作用下窦壁逐渐变薄,并向外扩张而形成囊袋状突起即主动脉窦瘤。当某种因素引起主动脉内压力骤然升高时,可使窦瘤破入邻近小腔,称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又称瓦氏窦瘤破裂,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0.31%3.56%。东方人中发病率比西方人高5倍。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男性约占2/34/5。多数病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如室间隔缺损、
6、主动脉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等。主动脉窦瘤破裂预后不良,破裂后生存时间平均为13.9年。 【诊断】 1)症状:约1/3病人突然发病,在剧烈活动或外伤后突感胸痛和上腹痛、心慌和气短等急性心衰表现;约半数病人呈缓慢进行性加重心衰表现;少数病人可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发现。2)体征: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扣及细震颤,并可听到级表浅而粗糙连续性杂音,脉压差大,有水冲脉和毛细血管搏动征。心衰严重者有肝大、腹水及下肢水肿等表现。 3)辅助检查:x线胸片:显示心影扩大,肺纹理增多,透视可见肺门舞蹈。 心电图:多为左心室肥厚或伴劳损。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主动脉窦右窦呈囊袋状突向并破入右室流出道上部(志贺型)、右室流出
7、道中下部(型)、右室三尖瓣前隔瓣下方(型)、右心房卵圆窝左上方(a型)以及无冠窦窦瘤破入右房(型),左冠窦窦瘤破入左房或左室。主动脉内径增宽,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程度。同时可显示合并心脏畸形,大多数病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右心导管检查:可判断窦瘤破口位置,测量肺动脉压力,计算分流量和肺血管阻力。逆行升主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可显示窦瘤破口位置及大小,是否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其程度,以及有无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畸形。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尚难以确定诊断时,选择性应用。三房心是由于胚胎发育障碍,左房或右房被纤维肌隔分成二部分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一种少见先
8、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0.1%。通常所指三房心系指左房被分割成副房和真性左房(和左心耳连接,并通过二尖瓣和左心室交通)。右位三房心较少见,仅占三房心病例8%左右。三房心分型种类较多,根据副房位置可分为A、B、C三型:(A型)副房位于真性左房上方、(B型)副房位于真性左房内侧偏后、(C型)副房骑跨于房间隔之上。从血流动力学上则根据副房和真性左房交通情况,和左、右房交通情况,而大致分为二尖瓣狭窄型和房间隔缺损型二类。【诊断】 三房心由于缺乏独特临床症状和体征,80%以上病例合并有其他畸形,临床诊断较困难。 1)症状:自幼发现心脏病,症状根据副房和真性左房以及左、右房之间交通情况而不同,往往有
9、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活动后呼吸困难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轻度紫绀。 2)体征:多数类似房间隔缺损,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级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部分病例伴有收缩期细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伴固定分裂,紫绀病例可出现杵状指。3)辅助检查:心电图:典型者为电轴右偏,右房、右室肥大,部分病例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检查:可见两肺多血,心影不同程度扩大,右房、右窒和肺动脉扩大,主动脉结偏小,部分病例呈左房扩大双房影。二维超声心动图:左房腔内有膜状隔,将左房分成两部分。膜状隔上常有孔和真性左房相通及和右心房相通。肺静脉全部或部分汇流入副房。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显示,隔膜孔处有异常多色血流及湍流频谱。心室间
10、隔缺损是由于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或相互融合不严,形成了两个心室腔之间通道。缺损部位、大小和数目变异甚大。可分为膜周部缺损、漏斗部缺损、隔瓣后缺损、肌部缺损和左室右房通道型缺损。【诊断】 1)症状:主要为活动后心慌气短,大型缺损伴肺动脉高压者,出生后短期内即出现心衰,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可有咯血和紫绀。2) 体征:可出现发育障碍和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级全收缩期杂音伴细震颤。漏斗部缺损者杂音和细震颤位置更高,左室右房通道时杂音和震颤位置偏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分流量大患者,心尖区有舒张期杂音。严重肺动脉高压时,杂音和细震颤减弱和消失,且在肺动脉瓣区有舒张早期杂音。3)
11、辅助检查:x线检查:中、小型缺损心脏和大血管形态可基本正常,或有不同程度左室和左房增大;大型缺损心影均扩大,以左、右心室为主,肺动脉圆锥突出、肺充血和肺纹理增多。左室右房通道型缺损,右房和左、右室均增大。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高度突出,肺门血管显著扩大而周围肺纹理减少。心电图检查:小型缺损可正常,较大缺损可有左室高电压、左心室肥厚。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室间隔回声中断,根据中断出现切面部位,可确定缺损类型及大小。彩色多普勒于收缩期呈现以红色为主多色镶嵌血流自左室流向右室,此一征象对小缺损诊断意义更大。心导管检查:通过测量各心腔压力和血氧饱和度,可判断缺损部位、大小,计算分流量及体
12、、肺循环血管阻力。平均右室血氧含量高出右房0.9容积%以上,或右室内3个标本血氧含量差超过0.6容积%,即可确定诊断。干下型缺损测出分流部位可在主肺动脉;左室右房通道时分流部位可在右房。肺动脉高压可按照肺动脉收缩压(PP)和体动脉收缩压(PS)比值分为3级:PP/PS 75%为重度。肺血管阻力(RP)增高亦分为3级:RPl0woodu为重度。法洛三联症是指肺动脉瓣狭窄伴房间隔缺损和右心室肥厚心血管发育畸形综合征。其发病率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仅次于法洛四联症。【诊断】1)症状:多数患者自幼发现有不同程度紫绀伴活动性心悸、气短、易疲劳。紫绀严重者可出现头晕、缺氧性晕厥,发育受影响。部分肺动脉瓣狭
13、窄较轻者亦可无明显症状。 2)体征:紫绀较重者有杵状指、趾,心界不同程度扩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触及收缩期细震颤,伴表浅粗糙之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明显减弱或消失。3)辅助检查:心电图:绝大多数病例示右心室肥厚,高尖P波,且ST段可下降;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往往有较大之房间隔缺损。x线检查:示两肺野纹理细少,心影扩大,以右房、右室为主,肺动脉主干大多显示狭窄后扩张。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房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类型。超声造影可显示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彩色脉冲多普勒可显示肺动脉狭窄及房缺彩色异常血流及频谱。右心导管检查:可直接测得右心室压力及右室和肺动脉压力阶差,右心室选
14、择性造影可分瓣肺动脉狭窄类型和程度。法洛四联症在病理解剖上是一组有特征性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所组成心血管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其室间隔缺损巨大,约等于主动脉开口,位于主动脉瓣下。肺动脉狭窄可为单纯漏斗部狭窄,但多数病例为漏斗部和肺动脉瓣混合型狭窄,部分病例肺动脉狭窄可涉及肺动脉瓣环、主干甚或分支。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部分起于右心室,但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大瓣之间有纤维连续。法洛四联症发病率占先心病1214,在紫绀型先心病中占首位。【诊断】1)症状:自幼发现心脏病,多数患者自出生后36个月出现紫绀,随年龄增长而紫绀渐重,运动和哭闹时尤甚。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力差
15、多在出生后6个月出现,严重者生活难以自理,并可在活动时出现紫绀加重和缺氧性昏厥,甚至昏迷、抽搐。生活中喜蹲踞。 2)体征:生长发育较缓慢,有杵状指、趾。心界扩大不明显,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或消失。心脏顺钟向转位者,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常可闻及单一亢进主动脉瓣第二音,胸骨左缘第34 肋间常可听到右室流出道狭窄而形成典型收缩期射血性杂音,部分患者可伴收缩期细震颤。3)辅助检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增高,并和紫绀成正比,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多在65%80%。心电图:均为电轴右偏和右心室肥厚。x线检查:显示“ 靴形心”,两肺血管纹理细小而杂乱。右室流出道梗阻严重或肺动脉发育极差者,两肺内尚可见丰富侧支循环
16、所形成网状结构。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内径增大、右移,骑跨在室间隔上;明确室间隔缺损部位、大小,肺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右心室肥厚情况。超声右心造影见收缩期造影剂由右心室直接进入主动脉。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左、右心室蓝色血同时注入主动脉。肺动脉重度狭窄时有彩色血流通过,肺动脉闭锁时则无血流通过。选择性右心室造影:是明确诊断,选择手术病例,制定手术计划,估计术后反应重要依据。右室双腔心以往又称右室异常肌束、分隔右心室成三室心,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原始心球并入右室过程中发生缺陷,或由于小梁间隔缘发出某些隔一壁束特别突出、肥厚和从间隔上隆起,形成一条或多条异常肥厚肌束,起自三尖瓣环附近室上嵴,斜行向下跨
17、越体部心室腔,分别止于右室前壁和前乳头肌根部室间隔上,将右心室腔分为近侧低压腔和远侧高压腔。病理解剖学上分为两种类型:肌隔型和肌束型。绝大多数病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尚可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膜或瓣下狭窄等心脏畸形。【诊断】1)症状:右室双腔心病理生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心内阻塞程度,并受合并心脏畸形影响。重者可有紫组和杵状指、趾。2)体征:3)辅助检查:胸部x线摄片和心电图均缺乏特异性。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漏斗部无狭窄,第三心室较大,而在漏斗腔下方心室体部有异常肌束引起狭窄。右心导管检查可在肺动脉、漏斗腔和右室窦部三处测出不同压力曲线,右室远、近侧腔内压力差超过1.3kpa(l0mmh
18、g)以上。严重者,右室近侧腔内压力可超过左心室压。右室双出口是指一支大动脉(肺动脉)全部和和另一支大动脉(通常为主动脉)大部(75%)均发自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成为左心室惟一出路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按Van Praahg病理分型,临床较常见为SDD型、SLL型、IDD型及ILL型,极少为SDL型及IDL型。根据室间隔缺损和大血管关系可分为主动脉瓣下、肺动脉瓣下、(靠近)两大动脉型和远离两大型等四种类型,后两者自然病史同室间隔缺损。约56%74%有肺动脉狭窄。【诊断】1)症状:根据是否伴有肺动脉狭窄而不同。无肺动脉狭窄者,类似巨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有肺动脉狭窄者,则类似法洛四联症。2)体
19、征:均有不同程度紫绀。肺动脉狭窄型则紫绀严重,伴有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34肋间常可听到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多数伴细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弱或亢进,亦取决于有无肺动脉狭窄。3)辅助检查:心电图。在伴肺动脉狭窄者,几乎均有右房增大、右心室肥厚和室内传导阻滞,部分病例有左心室肥厚,P-R间期延长;不伴肺动脉狭窄者,可为右室肥厚或双室肥厚。x线片:在伴肺动脉狭窄者,心影轻度扩大,两肺血少,心腰凹陷;不伴肺动脉狭窄者,两肺血明显增多、心影扩大,肺动脉段突出。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主动脉和肺动脉均发自右心室及其相互关系,肺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主动脉和二尖瓣间有肌性连续,室间隔缺损部位。在肺动脉
20、狭窄远侧及室缺口右室侧,多普勒可显示异常彩色血流及湍流频谱。右心导管检查:以是否伴有肺动脉狭窄而分别类似法洛四联症和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改变。导管较易出主动脉瓣口而至升主动脉。选择性心血管造影:当右心室注入造影剂后,主动脉和肺动脉往往同时显影,侧位片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前方,流出道和主动脉根部之交叉消失,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往往在冠状切面同一水平。伴肺动脉狭窄者,尚能清楚显示流出道狭窄程度和肺血管发育情况。艾森曼格综合征艾森曼格复合病(eisenmengers complex)一词,以往曾用以称一种复合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包括心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右位、右心室肥大而肺动脉正常或扩大者。病人有紫
21、绀。本病和法乐四联症不同之处在于并无肺动脉口狭窄。自心脏导管检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来,通过对先天性心脏血管病血流动力学研究,艾森曼格综合征(eisenmengers syndrome)一词多用以指心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显著高压伴有右至左分流病人。推而广之,心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等发生肺动脉显著高压而有右至左分流时,都可有类似临床表现,亦可以归入本综合征范畴。因此本综合征可以称为肺动脉高压性右至左分流综合征。一般而论,心室间隔缺损病人发生本综合征较多,且发生年龄较早,可能和该畸形原来左至右分流可从左心室直接喷入肺动脉,冲击肺血管而使胎儿期肺动脉高阻力状态得以持续发展有
22、关。动脉导管未闭和心房间隔缺损发生本综合征者则较少亦较晚。【诊断】1)症状:轻至中度紫绀,于劳累后加重,原有动脉导管未闭者下半身紫绀较上半身明显,逐渐出现杵状指(趾)。气急、乏力、头晕,以后可发生右心衰竭。2)体征:心脏浊音界增大,心前区有抬举性搏动,原有左至右分流时杂音消失(动脉导管未闭连续性杂音舒张期部分消失)或减轻(心室间隔缺损收缩期杂音减轻),肺动脉瓣区出现收缩喷射音和收缩期吹风样喷射型杂音,第二心音亢进并可分裂,以后可有吹风样舒张期杂音(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胸骨左下缘可有收缩期吹风样返流型杂音(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 3)辅助检查:x线片:右心室、右心房增大,肺动脉总干弧及左
23、、右肺动脉均扩大,肺野轻度充血或不充血而血管变细,原有动脉导管未闭或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者左心室增大,原有心室间隔缺损者左心室可增大。 心电图:右心室肥大及劳损,右心房肥大。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磁共振电脑断层显象可发现缺损所在部位。右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压显著增高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此外,右心室、右心房和肺动脉水平有右至左或双向分流,心导管可从各该部位进入左侧心脏相应心腔。选择性指示剂稀释曲线测定、超声心动图造影法或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有助于确定右至左分流所在部位。其中心血管造影对本综合征病人有一定危险性,宜尽可能避免。4)病理变化 :原有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或未闭动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各种 类型 心脏 疾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