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案例(11页).doc
《学校管理案例(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案例(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管理案例-第 11 页学校管理案例【案例一】变味的签到 王校长在巡视校园时,发现总有个别人或早退,或找不到人的现象,就制订了签到和签离制度。制度刚开始执行时,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制度好象,慢慢“变味”了。 现象一:上班时间还差15分钟,校长室的门还是紧锁着,教师办公室里已是炸开了锅,这边一句“让我们签到,他们人都没有,他们要不要签到。”,那边又来一句“干脆把名字写在他们的门上。”这一句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大家拿出粉笔在校长室门上签了起来,没大会儿,门上已满是各式各样的签名。第二天,签到表到了教师办公室里,签到方便了,然而校长室的门还是像往常一样在上班时间到之前一点
2、点才打开。 现象二:中午上班时间还早,但每天安排了一个写字课,提前二十分钟,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提前二十分钟来校,如果你今天没有课,按照正常上班时间到校,就算迟到,然而每次在写字课下的时候,总会发现校门口出现王校长的身影 现象三:为了赶上签到,杜老师总是早早来校签上一个名,然后就放心大胆地去一个固定的地方睡觉去了,更有甚至,在下班的时候就把名字签好了,因为签了名了,就不会算迟到了。如果今天来迟了,他也会把时间写的早早的,让领导无据可查。【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反映的是管理制度在实行中的细节,但从细节处见管理的全貌,管理者为了对下属的不良行为进行管制,而采取的签到制度,确实这样的制度能够对被
3、管理者的不良行为得到抑制,但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态度令被管理者觉得难以接受,从而做出过激的举动,如现象一中,教师的签到竟然签到校长室的门上,这是教师对管理者的行为的不满,是一种对强权的挑战,由此也就开始了管理矛盾的开端。管理者的对人不对己,人我不一的态度,只会造成管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使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现象二就更能体现管理者在对待自己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人我不一的不平等现象,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才会导致出现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出现,正如现象三中的那位老师把签到当成了签名表,只要上面有名了就算签到了,根本不把管理的制度放在眼中,这样签到又有什么效果呢?管理的有效性
4、的结果就这样定局了。 管理有效性的体现只有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时位于同一平台上,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体现公平,这样也才能让管理真正有效。管理者千万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强调自己是管理者的身份,从而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忽视了自己同时也是制度的管理对象。这样既不利于管理者自身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被管理者是以管理者作为榜样的,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被管理者,即使被管理者屈服于管理者的管理威严之下,但管理者不一事同人,对人对己搞两样,而强压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一群都会群起而激之,到时学校管理将一塌糊涂,无法正常开展下去而只流于形式的。久而久之,这样流于形式的管理方式,将影响到正常
5、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会使教研的管理成为形式。 【案例二】上课成了另类的“合并单元” 这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所谓“合并单元”,走过A校的一些班级,可以发现教室里人特别的多,超出了一个班级的人数,黑压压的一片,教师则成了镇压暴动的警察,而另一个班空无一人,细看两个班的课程表,好象不是同样的一种课,怎么会在一起上呢?据知情老师透露,这是一些副课老师想出来的办法,是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而进行的合并上课,这个老师下午有两节课,另一老师下午也有两节课,那么第一节课我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你就可以在办公室里休息,下节课你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我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分析】:教学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课程表,
6、教师按找自己的课表上课,这是走进教师之门第一天就必须知道的,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不能让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合并啊,这是对学生的极大不负责,老师是轻松了一节课,但学生就要受累两节课,甚至是一辈子。对于合并出来的课,我不敢苟同它的质量,可以是毫无效果。如果教师这样上课可以的话,那么到街头随便找个人来就能上出这样的课。对于教师师德的规范要求是势在必行了,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管理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决不是某个人的错,而应该是整个学校教学管理的失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管理者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从这样的例子中也能体会到管理工作的无效,由于长期的管理工作的
7、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管理,造成了教师习以为常的应对心理,在上课时也是只做撞钟和尚,过着混的日子,让教学工作真正走上无效之路。【案例三】学校“病态月查”面面观 自从学校抓教学工作以来,每月都得开展一次月查,或检查备课、或检查作业、或检查听课和教育随笔,甚至还进行相应的听课,本应觉得这样的形式不错,能够促进教学工作,但最近这项工作却好像“生病”了,而且还挺厉害的。病态如下: 病态一:“病历乱写病”。检查者A对检查者说,“你们检查的东西呢?拿出来给我检查。”然而被检查者却反驳道:“拿什么呀,你随便写点就行了,反正只要优秀就行了。”无奈,于是检查者A开始了海阔天空的编写,所有被检查者的等第都为“优秀”
8、。 病态二:“检查人情病”。检查者B拿着检查表问被检查者,“你作业做了多少次了?随笔写了多少篇了?”当被检查者报出数目之后,检查者B填写完检查表相应栏目,这时被检查者说,“还是给你看一下吧?”“不用看,我和你是谁跟谁啊?还用看吗,我相信你!”于是两人哈哈大笑 病态三:“检查盲目病”。检查者C对被检查者们说:“你们准备好作业和随笔,我过来看。”于是被检查者都把作业和随笔准备好放在桌上等待检查。检查者C来了之后,对每个被检查的对象认真的翻阅,并作了详细的记录。这本应该是很认真的检查者了,但后面发生的事情却让人深省,在检查随笔时,一教师是自己写的随笔,字数达到了2万多字,且篇篇都充满了真情实感;另一
9、教师随笔是下载网上的,字数也达到七八千了,的确每篇也不错。对于这两个检查对象的随笔,不用看也可以肯定他们的等第了,然检查者C打出的等第是前一位教师是“良好”,后一位教师的等第是“优秀”,并且检查者C还对后一位教师说,“你写的这么好为什么不把这些发到网上再投稿呢?”而那位教师只是淡笑着 病态四:“病历自填病”检查者D的检查方法似乎有些离谱,把所有被检查者叫到跟前,每人发了一张表,说:“你们自己去把表填好,自己酌情处理吧!”于是被检查的几位老师拿着表,刷,刷,刷填好了表,个个都是“优秀”。然这其中有我们比较熟知的老师,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去写什么随笔,自己填了,当然都是一样“优秀”。 【分析】月查是教
10、研管理中的一项必要工作,是对教师一个月以来的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检查,使教师通过检查得出得与失并总结反思,这样才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个促进作用,也才能使教研工作得以扎实开展。学校教研工作需得实实在在的进行,而不是沿袭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从上述的四种病态月查中可以发现教研工作在某些学校中一直采用的是浮、花、燥、空的形式进行的,这也难怪学校的教研管理工作怎么能有效呢? 学校工作是需要认认真真地去开展的,管理工作更需要扎扎实实地去实施,缺少了认真、扎实的管理,如何能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呢?不管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微妙关系,还是教学工作与教研工作的相辅相成,任何环节都不能
11、随心随意地进行,而应该公平、公正、认真扎实地开展,并确保它的实效性,只有这样,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体现。【案例四】这份考核细则该如何修改又快临近年终了,随着教师待遇的逐年提高,教育局发放的年终奖也一年比一年多,对于学校奖金分配问题也越来越关注。教育局向学校提出年终奖发放原则:不许按大锅饭平均发放。于是,为了能让大多数教师的年终奖拿得心服口服,学校必须制定出的一份与年终奖发放挂钩的考核细则,学校领导先参考了很多学校的考核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个别酝酿,再组织学校中层干部及教研组长讨论,然后召开教职工大会,分教研组讨论并由教研组长将组员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合(讨论后意见、建议少得出乎意料
12、),最后校长再次组织学校中层干部及教研组长针对所有教研组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讨论,纳入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就这样折腾了近一个月,某某学校年度考核细则终于尘埃落定。绝大多数教师对这份考核细则无异议。学校领导对考核细则整个制定过程如此顺利感到十分满意。很快,教育局的年终奖拨到了学校的帐户上,就等着学校考核发钱了。考核流程严格按某某学校年度考核细则中规定的“个人自评”“教研组互评”“学校考核组终评”操作。最终,根据分数的高低,按比例,将年终奖分成了四等进行公示。没想到考核等第一公示在教师中引起轩然大波,似乎每位教师都有话要说。有的找校长,有的找书记,有的找工会主席,更多的是走门窜岗地挤在一起“
13、说三道四”(时下,期末考试已结束,学生不在校,老师们有的是时间)。一时真可谓是“虾有虾路,蟹有蟹路”,都活动开了。老教师认为自己比青年教师更敬业,可考核等第却不如年轻人,面子上下不去;数学教师觉得数学的合格率比语文难抓,而考核时却没考虑;低段教师反映高段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多,师生成果得分就高,机会不均等;语数教师则认定对综合学科的教师考核太宽松议论来反映去的,不管考核得了几等的教师都不高兴了青年教师说:敬业不等于贡献,考核得看所得的成绩,又不是论资排辈的;语文教师说:同样的学生为什么到数学老师手里就不合格了呢?高段教师说:难道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不用花心血的?哪有这等坐享其成的好事儿?综合学科的老师
14、说:我们平时课时量就比语数老师多听听都有道理,等问之“当初讨论时为什么不提?”一句话“当初没想到呀!”等大家该反映的反映了,该讲的道理也讲了,该做的思想工作也做了,校长开口了:“这份考核细则是经过教工大会审议通过,虽然到了真正实施时,还有很多老师有意见,但,本年度的考核还得按这份考核细则实施。等下学期开学再对考核细则进行修改。”教师毕竟是知识分子有素质,大家听了这一席话,也就接受了。随之,年终奖也打进了教师的工资卡。学校领导可把修改考核细则的事放在了心上,放寒假的前一天,给学校中层干部及教研组长布置了一个任务:再好好研究研究某某学校年度考核细则,想想该如何修改,下学期一开学就组织全体教师讨论修
15、改。很快,新年过去,新学期来临,等学校开学工作落实好,在工会委员的张罗下,再次分教研组讨论修改某某学校年度考核细则。分组讨论伊始,就有老师说了:“考核都过了,还讨论、修改什么?”有的老师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现在让大家讨论,大家就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这可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到定稿后再说也就没多大意义了。”工会主席的一番话才使得各个教研组动了起来。会后,各教研组长再次将组内的意见、建议整理好交上来。每个教研组的意见、建议相当集中,集中在上一次考核得分拉开差距的“师生成果考核”这一块。本来,意见、建议集中是件好事,可细看每个教研组送上来的东西:数学组学生想在“华杯赛”、“奥赛
16、”中得奖很不容易,不能与语文的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征文等相比,数学类得奖的分值应比语文的高;语文组学生的作文五星级小能手不能与美术、音乐、体育类的五星级小能手相提并论说白了,每个组都提了一些只利于自己组的意见、建议。按理,这也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很明显,每个组还以贬低别的组来提高自己的考核分数。制定考核细则的本意是打破大锅饭,能者多酬,使奖金发放更公平、合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真正落实民主管理,考核教师的细则教师自己参与讨论制定。可是,根据这些意见、建议该如何修改这份考核细则?学校领导犯难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很快又临近年终了。【思考题】1、这份与年终
17、奖挂钩的考核细则该如何修改?2、身为知识分子的教师为什么在讨论考核细则的修改意见时只想到自己的利益?3、学校领导该如何引导教师把考核细则看作是促使自己积极进取的量表?【案例分析】对于案例中提到的教师对年终奖分配不满意的情况,很多学校领导都遇到过。年终奖发放一向来是很头痛的事,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奖金,更何况是一年中最大一笔奖金,教师当然特别较真,稍一不慎就会造成很多教师闹情绪。本案例中出现的两种在教师队伍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目前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利己”现象较严重。这种“利己”现象的出现首先与当今社会风气有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已被许多人信奉为“人生哲理”,以致于两位民工兄弟捡到
18、四万元钱还给失主,被很多人“口诛笔伐”为傻瓜(这件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事,曾在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教师毕竟不是神,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影响,而许多青年教师在踏入教师这个岗位之前对“利己”主义就耳染目睹了。碰到一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当然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其次与教师待遇底有关。虽然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教师待遇逐年提高了,但许多教师都有与自己同学历的同学比,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情况:教师往往是工作时间长,付出的心血多,而得到的回报少。教师待遇提高总是慢一步的,教师又没有第二产业,当然对一年中最大一笔奖金年终奖斤斤计较了。再则是教师的“爱面子”心理在作怪。此案例中,在考核结果公布后,许多教师提出异议时不约而同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管理 案例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