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隐诗的常见典故(5页).doc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隐诗的常见典故(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归隐诗的常见典故1、 地点明归情桃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理想世界。李白的“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王维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杜甫在诗中说:“多垒满山谷,桃源何处求?”张旭问道:“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王之焕诗曰:“莫听声声去催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无不是在诉说着这样一种可以想见却无法达到的忧愁。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唐杨炯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2、”,宋陆游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言归镜湖上,日日醉东篱 ”,以东篱言闲居之雅。东山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如李清照的“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 以隐居东山的谢安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王维的“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均以东山指隐居之人。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后多以三径指退隐家园。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就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此外如孟浩然的秦中寄远上人的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范端臣有“万点苍山何处是,修竹吾庐三径”,以三径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2、 人物显隐情
3、严光垂钓严光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光乃隐名换姓,避至他乡。刘秀思其贤,便派人四处寻找,有人报告说有一披着羊裘在富春江边垂钓的就是严子陵。于是汉光武帝派太监去请严子陵,遭到断然拒绝。后世遂形成“羊裘垂钓”的典故。如柳永的“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以严陵指清幽之处,李清照也曾写过“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的诗句, 诗中对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对为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画。当然,对于严光垂钓亦有不少文人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他是沽名钓誉,有作秀之嫌。如苏轼的“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笑严光当年白白此终老,不曾真
4、正领略到山水佳处。陆游的“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也是说严光虽拒绝光武征召,但还有求名心。陆游因此觉得“无名”的“渔父”比严光还要清高。子路问津典出论语。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讽刺子路跟着孔子到处奔走,迷不知返,并嘲笑孔子徒劳无益,还不如归隐田园。辛弃疾有诗云“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像孔子那样忙忙碌碌地东奔西走,还不如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来得逍遥自在。从而进一步突出词人自己陶陶然、欣欣然的归耕之乐。孟浩然的“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漫漫无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隐 常见 典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