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资料(12页).doc





《宏观经济学资料(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资料(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资料-第 12 页第五章1. 货币的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贮藏职能。2. 下列各项满足了哪一种职能?a 信用卡(交换媒介-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价值储藏-用于存钱) b 徐悲鸿的画(价值储藏) c 地铁票(计价单位),不属于货币。2、在威克纳姆国中,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实际GDP每年增长5%,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而名义利率是11%。实际利率是多少?答: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M+V=P+Y, 通胀率Y=9%,那实际利率是2%。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英国都有纸币武器的计划:它们各自印另一个国家的通货,试图用飞机大量空投。为什么这是一种有效的武器呢?答:
2、纸币武器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提高了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化更加频繁、税则成本增加,使计价单位变得无意义,增加了不确定性和财富分配的任意性。恶性通货膨胀破坏公众和经济政策。4在1994年,据美联社的一篇报纸文章报道,美国经济正经历低通货膨胀率。它说:“低通货膨胀有一种负面影响:4 500万社会保障和其他津贴的领取者将看到他们的支票在下一年中仅仅提高2.8%”。A 为什么通货膨胀影响到社会保障和其他津贴的增加?立法者希望社会保障和其他津贴的实际价值长期保持稳定。用津贴对生或非用的指数化来衡量,名义津贴和价格上涨幅度一致。B 这是通货膨胀的成本吗?为什么是或不是?如果通货膨胀率预期正确,靠
3、养老金生活的人不受低通货膨胀影响。手中钱变少,商品价格也便宜了,购买力与高通货膨胀时相同。5通过互联网找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高通货膨胀,另一个国家则经历了低通货膨胀,找到这两国家的货币增长率和目前的名义利率水平。把你的发现和本章所学的理论联系起来。第六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1假设央行减少货币供给5%:A 总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央行减少货币供给,消费减少(总需求下降),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B 短期和长期中产出与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短期价格粘性,基本保持不变。 长期物价具有伸缩性,物价水平逐步下降,并使产出水平向自然产出水平靠拢。C 根据奥肯定律,短期和长期中失业会发生
4、什么变动?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率与产出水平的负相关关系。在短期内,价格不变,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在长期,产出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即长期产出水平基本不变,所以从短期到长期,失业率下降。D 短期和长期中实际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根据第2章的实际利率模型说明当产出变动时,实际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动。)实际利率模型,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 S = I(r ) ,而 S = Y-C-G ,其他条件都不变,Y 减少了,意味着 S 减少,此时达到一个新的均衡,这个均衡点的 I 比原来的I 下降,r 上升。2我们考察央行的目标如何影响它对冲击的反应。假设A国央行只关心维持物价水平稳定,而B国央行只关心把产出和就业维
5、持在自然率上。解释每一个央行对下列情况会做出什么反应?A 货币流通速度的外生减少。 B 石油价格的外生提高。A、货币流通速度的外生减少时,如果货币供给保持不变,货币流通速度的减少引起名义支出的下降以及总需求曲线向内移动。如图9-3 所示,在短期,需求的减少引起经济的产出下降它引起经济衰退。随着时间的推移,总需求的低水平将工资与物价降低,需求量上升,经济逐渐接近生产的自然率。但在转向低物价水平期间,经济的产出低于自然率。经济开始时处于长期均衡点A。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减少引起总需求下降,经济从A 点移动到B 点,在B 点产出低于其自然率水平,随着物价的下降,产出逐渐回到其自然率水平,经济从B 点移
6、动到C 点。B、石油价格外生提高时,如图9-4 所示,短期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如果保持总需求不变,经济从A 点移动到B 点:物价水平上升而产出低于自然率。对于只关心维持物价水平稳定的联储A 来说,会保持总需求不变,最终价格下降到原来的水平,这一过程伴随着经济衰退;对于只关心把产出与就业维持在自然率上的联储B 来说,会扩大总需求,使经济更快的达到自然率,这一过程伴随着物价上涨。第七章 总需求理论习题一、关键概念:IS曲线:商品市场达到短期均衡时,实际利率与实际产出之间的负关系LM曲线 :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IS-LM模型:描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
7、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凯恩斯交叉图:表示计划支出、实际收入曲线构成的图形。3、税收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5、政府购买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6、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8、货币传递机制,即货币的变动如何通过利率来影响整个经济。是指货币管理当局在确定货币政策以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预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9、庇古效应 :是宏观经济学中利率传导
8、机制的一种,描述了消费、金融资产和物价水平之间相互关系。即一个大价格下跌将刺激经济和创造财富效应,将创造充分就业。10、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是指经济主体的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这两个因素会相互作用、相互增强,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引起严重的萧条。二、复习题1用凯恩斯交叉图解释为什么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乘数效应?答:根据消费函数,高收入引起高消费。当政府购买的增加提高了收入的时候,它也提高了消费,消费又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收入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依此类推。因此在这个模型中,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了收入更大的增加。2用流动偏好理论解释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降低了利率。这种解释对物价水平做出了什么假设?答:流动性偏
9、好理论认为对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经济中现行的利率。在这种理论的简化版本中假设货币供给为由联储决定的外生变量。价格水平也是固定的,因此实际货币余额供给是固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利率为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越高,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少,因为机会成本很高。相反利率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量越多,因为机会成本很低。图10-1 为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和需求。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均衡利率是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利率。3 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IS曲线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储蓄,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10、利息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投资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所以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即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 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M=ky-hr(m给定时),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称为LM曲线。根据凯恩斯的公式:M/P=KY-HR(等式左边为货币供给,右边是货币需求) 。当货币供给M/P不变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呈现正向关系,国民收入上升,利率提高。理解为:当国民收入(总产出)提高时候,对货币的需求也增加了,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利率就会提高(记住利率是货币的“价格”)5、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1、的原因l 1、(利率效应)价格P上升,实际货币供给M下降,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利率R上升,投资I下降,总需求量减少。l 2、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财富减少,为了保持一定量的财富,人们必然增加储蓄,减少消费。l 3、(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名义收入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增加了纳税负担,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总需求减少。l 4、(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净出口减少,总需求减少。6税收的增加对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什么?l 当政府增加
12、税收时,可支配收入下降,因此消费也下降。下降的消费数量等于增加的税收乘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增税对于消费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由于产量由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决定的,政府购买改变下降的消费数量必须又增加的投资来补偿。因为投资增加,实际利率必然下降。因此,税收的增加导致了消费的下降,投资的增加,实际利率的下降。7货币供给的减少对利率、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什么?l 给定一个价格水平,名义货币供给的减少使实际货币余额下降。流动性偏好理论显示,对于任何给定收入水平,实际货币余额下降导致利率升高。因此如图,LM曲线移动。均衡点从A移到B。由于可支配收入下降,所以消费下降,由于利率上升,所以投资下
13、降。8描述物价的下降对均衡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三问题与应用1用凯恩斯交叉图预测以下事件的影响:A 政府购买增加 B 税收增加 C 政府购买与税收等量增加答:A、如图10-6,凯恩斯交叉图描绘了一个经济的计划支出函数,E = C(Y T) + I +G ,和均衡条件(即实际支出等于计划支出,Y = E )。政府购买由G1 上升至G2 使计划支出函数上升。新的均衡点不在B 点了。国民收入Y 的改变量等于政府支出乘数乘以政府支出改变量: Y = 1 (1 MPC)G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MPC小于1,该式告诉我们增加一美元的政府支出会导致国民收入增长大于1 美元。B、税收增加T 使可支配收入减少T,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资料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