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教案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docx
《《唐诗五首》教案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五首》教案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教案【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目标达成: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 .朗读诗歌,圈点课文生字词。东皋(gdo)徙倚(xi)驱犊(du)采薇(wei)崔颖(hao)千载(zii) 萋萋(qi)2 .作者链接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 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 德中,诏以前
2、朝官待诏 门下省。贞 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 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 谱,注有老庄。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 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崔颗(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 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 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的赞叹。3 .背景链接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 旋又告归。此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黄鹤楼:
3、唐代诗人崔颗游宦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 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创境激趣】中国 是诗的国度,山水田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各种类型的诗歌,不仅让我们 领略到祖国的山川名胜之美,还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同喜同悲。今天这节 课,我们将学习两首借景抒情的唐诗,王绩的野望和崔融的黄鹤楼【合作探究】徙倚/欲何依。山山/唯落晖。猎马/带禽归。长歌/怀采薇。【自学导航】 学习野望(一)整体感知1 .读准节奏。野望东皋/薄暮望, 树树/皆秋色, 牧人/驱犊返, 相顾/无相识,2 .理解词语(1)皋:水边高低。(2)薄暮:黄昏。薄,接近。(3)徙倚:徘徊。(
4、4)犊:小牛。(5)禽:泛指猎获的鸟兽。(6)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 “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3 .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交流点拨】黄昏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 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 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 猎物回归家园。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二)文本探究齐读诗歌思考:1 .诗人眺望原野,看到了哪些景色?请赏析。【交流点拨】所见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
5、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 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 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 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2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这两句外表说自己在现实中无认识之人,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土,和伯夷、 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实那么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学习黄鹤楼(-)整体感知1 .读准节奏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
6、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 .理解词语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历历:清楚的样子。萋萋:茂盛的样子。乡关:故乡。3 .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交流点拨】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后再 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清楚,鹦鹉 洲的春草繁茂浓绿。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二)文本探究齐读诗歌思考:1 .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交流点拨 】诗人由“黄鹤楼”名字的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 座楼和千年
7、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 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2 .既然写思乡之愁,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交流点拨】本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实际上是想借空荡荡的黄鹤楼表现诗人内心 的孤寂与苦闷。3 .哪两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这两句描写的繁荣景致,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I。”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情,更加 烘托出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4 .李白看了崔颖写的黄鹤楼,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颍题诗在上头。”这首 诗究竟美在何处呢?【交流点拨】一是意中有象、
8、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笔,借传说落 笔,然后 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 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 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达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 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首联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 峥蛛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 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 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
9、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那么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 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 美。三是声调自然、音节明亮的音乐美。诗中双声、叠韵、叠音词的屡次运用,如“黄鹤” “复返”等双声词,“此地”“江上”等叠韵词,以及“悠悠”“历历” “萋萋”等叠音词, 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展示提升】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 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崔颖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10、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强化训练】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东皋(goo) 驱dd (犊) 千载(zdi)薄暮(bo)采w6i (薇)燕然(ydn)xi (徙)倚 崔景页(hao) 征蓬(p6ng)2.解释以下加点词的意思。东皋薄暮望(接近)徙倚欲何依(徘徊)长歌怀采薇(比喻隐居不仕)(4)使至塞上(出使)(5)单 车欲问边(慰问)(6)长河落日圆(指黄河)(7)仍怜故乡水(喜爱)(8)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归纳总结】野望用白描的手法写景,用魅力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 独和寂寞。黄鹤楼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景中蕴含诗人浓浓
11、的乡愁。【板书设计】叙事:时间地点写景:树、山(静态)牧人、猎马(动态)抒情:孤独、寂寞、惆怅虚写:楼去人空实写:眼前之景抒情:思乡之愁课题:12唐诗五首课题:12唐诗五首(第2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目标达成:1、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 .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单车(ddn)征蓬(peng)荆门(jlng)仍怜(lion)啄春泥(zhu6)没马蹄(m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五首 唐诗 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