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亢传》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亢传》阅读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邵亢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邵亢,字兴宗,丹阳人。幼聪发过人,方十岁,日诵书五千言。 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伟之。再试开.封.,当第一,以赋失韵, 弗取。范仲淹举亢茂才异等,时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试崇政殿,独亢 策入等,除建康军节度推官。或言所对策字少,不应式,宰相张士逊 与之姻家,故得预选,遂报罢。而土逊子实娶它邵,与亢同姓耳。士 逊既不能与直,亢亦不自言。召试秘阁,授颍州团练推官。晏殊为守, 一以事诿之。民税旧输陈、蔡,转运使又欲覆折缗钱,且多取之。亢 言:“民之移输,劳费已甚。方仍岁水旱,又从而加取,无乃不可乎? ” 遂止。入为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
2、立园 陵,禁京城乐一月,亢累疏罢之。仁宗继.嗣.未立,亢言:“国之 外患,御之之术,不过羁縻勿绝而已。内患那么不然,系社稷之安危, 不可不蚤定也。”提点开封县镇公事。比有纵火者,一不获那么主吏坐 罪,民或自燔其居以中吏。亢请非延及旁舍者,虽失捕,得勿坐。改 度支判官。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 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召对群玉殿,英宗访以 世事,称之日:“学士真国器也。”擢同修起居注。神宗立,迁龙图 阁直学士。有谐之者日:“先帝大渐时,亢尝建垂.帘.之议。”御 史吴申即论之。帝知其妄,置不问。时待制以上为帅、守,每他徙必 迁职秩,亢请未满两岁者勿推恩。进
3、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亢遇事 敏密,吏操辞牍至前,皆反覆阅之。人或以为劳,亢日:“决是非于 须臾,正当尔。初虽烦,后乃省也。”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停职者, 一有所犯,皆迁处之。畿下斗讼为之衰止。拜枢密副使。亢在枢密逾 年,引.疾.辞。薨,年六十一。赠吏部尚书,即其乡赐以居宅,谥 日安简。(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六)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 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B.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 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C.契丹
4、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 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D.契丹遣使贺乾元节/未至/仁宗崩/议者谓/宜却或欲俟/其及国门 而谕使之还/亢请令奉书/至柩前使见/嗣君从之11.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开封,古称汴梁,是北宋的京都。诗句“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亦指开封。B.继嗣,有后嗣后代之意,也特指帝王的继位者。文中即太子意, 指当时仁宗未立储君。C.垂帘,即垂帘听政。古时因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 子遮隔,故有此名。D.引疾,即因病辞官。其指大臣确因有病在身,不能恪尽臣责,向皇帝提出辞职退休。
5、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邵亢聪发过人,才惊四座。他在十岁时就能每日读书五千字。其 诗作风格豪放,乡村先生们观之都惊奇他的非凡。范仲淹也推崇其才 华,非常赏识。B.邵亢能力出众,深受信任。他为晏殊手下,虽晏殊遇事多有推诿, 但他施展才能,凭己之力阻止加税。神宗继位,很是信任他,听闻流 言不予理睬。C.邵亢为人正直,敢于直谏。张贵妃死,皇上禁止京城一月的娱乐 活动,邵亢屡次上书反对。仁宗未立继嗣,邵亢又以关系国家安危上 谏,劝立太子。D.邵亢遇事敏密,作风严谨。他反复研究送来的案牍,别人认为麻 烦,他却认为判断是非曲直,理应认真,开始虽繁琐,如判断正确
6、, 其后那么很省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比有纵火者,一不获那么主吏坐罪,民或自燔其居以中吏。(2) 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停职者,一有所犯,皆迁处之。答案:10. CD (引疾是官员向朝廷写奏折称病,多是居官者求退的婉辞,并非都是真病辞职。)B (晏殊并非遇事推诿,文中“一以事诿之”是说晏殊信任邵亢 的能力,把具体事务都交付邵亢来做。)11. (1)常常有纵火的人,一旦不能被抓获,主管官吏就会(因此) 获罪,百姓中有的人自焚其家来中伤陷害(与他有仇)官吏。(比、 坐、中各1分,大意2分)(2)登记乡里间的不良青少年和被停职的官吏,一旦(他们)有侵 犯伤害的举动
7、,就都以放逐的方式处分他们。(籍、迁、吏之停职者 各1分,大意1分)参考翻译:邵亢,字兴宗,丹阳人。从小聪敏勤奋过人,十岁时就每天读书五千 字。诗作风格豪放,乡村先生们见了都很惊奇他的非凡。两次在开封 应试,应当算第一名,由于所写的赋没有押准韵,没有录取。范仲淹 很推崇他的出众才华。当时没有功名而被宣召的有十四人,在崇政殿 考试,只有邵亢到达了要求,被任命为建康军节度推官。有人说邵亢 的答卷字数太少,不合规范,只因宰相张士逊与他有姻亲关系,他才 参加了预选,于是取消了资格。然而张士逊的媳妇仅与邵亢同姓而已, 并非一家。士逊不肯出面说话,邵亢也不自辩。皇上在秘阁测试他后, 授职颍州团练推官。晏殊
8、为知州,具体事务都交付邵亢办。民间赋税 原先要运往陈、蔡,转运使想让老百姓折成钱后再交,而且想多征一 些。邵亢说“:老百姓要将粮米送到异地交纳,所消耗的人力财力太 多了。目前每年水灾旱灾,还要加征,这怎么可以呢? ”转运使才放 弃了企图。入朝任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张贵妃死, 皇上命令修园陵,禁止京城一个月的娱乐活动,邵亢屡次上书反对, 才停罢。仁宗未立太子,邵亢说“:国家的外患在边疆地区,但驾驭 的方式很简单,不过是牵制而不绝交而已。内患那么不然,关系到国家 的安危,不可不早定。”被任命为提点开封县镇公事。常常有纵火的 人,一旦不能被抓获,主管官吏就会(因此)获罪,百姓中有的人
9、自 焚其家来中伤陷害与他有仇官吏。邵亢请求修改法律,要求只要火灾 没有祸及邻居的,即使没查出纵火犯,也可不追究主管官吏。又调任 府推官,再改任度支判官。辽国派使者来祝贺乾元节,还未到,仁宗 死。大臣们有些认为应通知使者返回,有些认为应等使者到京城后再 告诉使者,请他回去。邵亢请求让使者将贺书送到仁宗的棺材前,使 使者拜见新君主。大家听从了邵亢的建议。在群玉殿与皇上答对时, 英宗考他世事,并称赞说:“你真是国家的优异人才啊! ”升任同修 起居注。神宗(即原先的颍王)即位后,改任龙图阁直学士。有人攻击 他说:“英宗病重时,邵亢曾建议英宗死后由皇后垂帘听政。”御史 吴申以此为据议论邵亢。神宗知道这是诬蔑,不予理睬。当时待制以 上是帅、守,每当调任他官,也能保存他的官、俸。邵亢请求对于任 帅、守等官未满两年的不得推恩于子弟。升为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 邵亢处事作风严谨,吏员送来的案牍,都反复研究,别人认为罗嗦, 他说“:须臾之间就要判断出诉讼各方的是非曲直,理应认真。刚开 始是很烦,如判断不错,以后就省事了。” 登记乡里间的不良青少 年和被开除停职的官吏,一旦他们有侵犯伤害的举动,就都以放逐的 方式处分他们,京城脚下的争斗与诉讼就因此衰减消失了。拜为枢密 副使。邵亢在枢密干了一年多,借口生病辞职。死时六十一岁。追封 为吏部尚书,在其家乡赐给他房宅。谥号“安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