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元素体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元素体现.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元素表达钢琴虽然是一种西洋乐器,但是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的钢琴曲都是根据民间 的民歌旋律素材,或者中国传统民族器乐进行改编,从而再次创作完成的。作曲 家们通过钢琴的各种触键以及演奏技巧,对传统民族乐曲的银色、演奏手法,以 及民歌唱腔、戏曲音乐等因素进行模仿。比方,中国现代作曲家张朝使用京剧的 板式结构创作了钢琴作品皮黄,作曲家江文也以京剧的二黄音调为素材,创 作出了断章小品十六首中的午后胡琴。这类的钢琴曲还有很多很多啊, 我们今天选择的三首作品,分别是选自作曲家储望华老师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改编 曲中国民歌七首中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刘海砍樵、太阳出来喜洋 洋。接下来,我们要根据作品
2、中所选用的不同的戏曲音乐元素来对曲子进行分 析和讲解。一、对京剧摇板一“紧拉慢唱”形式的模仿在那遥远的地方原本是一首青海藏族的民歌,采用了汉族民歌中鲜见的 欧洲七声音阶调式,既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储望华 老师于1999年,在原有民歌旋律的基础上创新融入京剧旋律,创作出了钢琴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利用京剧“紧拉慢唱”的摇板形式将整曲的旋律放慢,让 原曲在戏曲元素的加持下呈现一种绵绵不绝的韵律感。变奏的基础是利用民族戏 曲元素的运用改变钢琴音乐的旋律形式,再结合节奏、音响效果进行整体升华, 让原本单一的旋律线条呈现立体化特征,展现钢琴音乐的动感层次。乐曲中第9-18小节这段音
3、乐采用右手的高声部主题性四分音符单线条旋律 与中音声部的十六分音符双音形式的跳音形式,模仿京剧中的二黄摇板、越剧中 的嚣板的手法,既“紧拉慢唱”的形式,右手高音主题旋律的抒情舒缓与右手终 生不的双音快而急促的伴奏音响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使作品的旋律更加具有律动 感、悠扬感。演奏时,我们需要注意,右手高声部单音旋律采用手指较慢的贴键触键, 用手臂的力量“送”到键底,以模仿演唱者优美抒情的歌唱,声音要柔和优美, 旋律要连贯,但是触键力度不能过小,否那么音色容日显得太飘渺模糊。右手中声 部的双音跳音,要采用手指贴键的半跳音奏法,快速触键离键,模仿戏曲中伴奏 乐器快而紧的感觉,用大拇指的侧位局部触键,声
4、音短促而富有弹性,控制好手 指力度突出高声部的主旋律。右手低音感觉类似拨弦,表现消沉的声音色彩。音 色要求饱满而就有质感,手指快速深入触键,模仿乐器拨弦的音响效果,有种勾 弦的感觉。总之,在钢琴改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储望华在保持原曲质朴曲风的 同时,利用京剧“紧拉慢唱”的摇板形式将器乐伴奏与声乐伴奏进行快与慢的处 理。这种看似矛盾的音乐表达形式实际上丰富了情感表达的层次,让钢琴音乐在 快与慢的矛盾冲突中呈现音乐的层次美,从而增加韵律感。二、对湖南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模仿钢琴曲刘海砍樵是储望华在1986年的时候根据同名民歌改编而来的, 并于1999年重新订正。该民歌曲调取材于湖南花鼓戏中的唱段,是
5、花鼓戏中很 著名的一首,剧情讲的是樵夫刘海和狐仙胡秀英恋爱成婚的故事。戏曲用活泼欢 快的对唱来表达他们感情甜蜜,幸福喜悦的心情。scherzando (尸76)钢琴乐曲第4小节右手演奏局部运用同名半音小二度重叠的音型来表现 音乐微升的特征,其中第1、3小节都采用了小二度重叠的音型,都表现不协和 的音响效果。模仿戏曲中伴奏乐器喷呐粗暴的音响效果,以及花鼓戏曲调欢快活 泼、唱腔激情高昂的音色。演奏这类音型时,手指贴键,用手臂的自然重量“送” 到手指“传”到键底,声音要求饱满整齐,更好地表现花鼓戏的神韵。乐曲中第5T2小节、17-24小节分别采用同一音乐旋律、不同音区的音高 形式进行比照,犹如戏曲音
6、乐中的男女对唱。演奏时音色和力度要进行比照,在 演奏男生曲调时,音色更坚定饱满,用指尖快速击键,用手臂的力量“送”到键 底;在演奏女生曲调时,音色要求清晰柔和,用手指慢速触键,并控制好力度。在刘海砍樵中,储望华以微声微音模拟花鼓戏音乐的典型特征,并创 作出同名伴音小二度叠置的音型来衬托花鼓戏的地方特色,再利用旋律与音调的 配合将南方地方音乐中的委婉曲折之感予以展现。三、对戏曲音乐节奏因素的模仿太阳出来喜洋洋是1942年金鼓在重庆沙坪坝创作的作品,曲子是根据民间小调进 行改编,最后填上歌词。歌中掺入大量衬词“啰儿”“郎郎扯 匡扯”等是为了渲染锣鼓等 打击乐器的热闹气氛。而在钢琴作品创作中,作曲家
7、对戏曲音乐节奏因素的模仿, 普遍会使用节奏模仿、乐思片段重复、乐段重复等手法。钢琴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从头到尾,右手采用八度音作为旋律伴奏,用来 模仿戏曲音乐伴奏声部打击乐的音响效果,同时表现了原曲的“啰儿调”与锣鼓 点的历史联系。演奏者在演奏时,分别用一指和五指将手支撑牢固,手指绷紧, 身体放松,将指尖从琴键中“勾”出,声音集中、明亮,富有弹性,表现戏曲中 锣鼓敲打的鼓点节奏和热闹喜庆的场面。Allegro * 144)Allegro * 144)sempre staccato通过上面三首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族 戏曲元素运用是一种系统化的文化运用,是通过在钢琴音乐作
8、品中不断融入鲜明 的戏曲文化元素,使之具备民族音乐特色。储望华的钢琴作品大多通过对地方音 乐、民族戏曲元素的吸收而自成一脉,通过“直接运用”“模仿效用”或“动机 运用”等方式实现文化的互融。因此,看待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族戏曲元素运用,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音乐过渡到文化才是正确的解读方式。中国钢琴音乐中的 民族戏曲元素实际上是文化题材与文化内涵的融合创新,作为“舶来品”文化代 表的钢琴音乐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提升了其“亲民性”魅力,而作为传统文化代 表的戏曲音乐与钢琴音乐文化的结合那么增加了其时代审美魅力。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戏曲元素的运用实际上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多元审 美创新。从文化角度来看,
9、储望华钢琴作品选中大量民族戏曲元素的运用体 现了中国现当代音乐多元审美的文化价值观。一方面,大量的钢琴技法表达了西 方钢琴技艺的精湛,另一方面,民族戏曲元素的融合增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 性特征,两者共同促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多元审美文化标识。细化来看,作为 西方音乐文化的代表,钢琴音乐风格多变,演奏技术、表现方式与审美标准呈现 现代化特色,尤其是在音乐叙事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其传播范围广, 传播影响力大,已然成为现代音乐形式的“中流砥柱”。而作为东方传统的古典 主义文化代表,我国的民族戏曲凝结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了中国传统审 美理念,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在当代“和合”文化理念的作用下,中国钢琴音乐 与民族戏曲元素的结合实际上代表了西方文化审美与东方文化审美的融合。事实 上,这种融合是通过两种文化的交流创新而创造出更高级的审美价值。从这个层 面上看,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族戏曲元素运用反映了多元文化审美价值观的创 新,这也是我国“和”文化理念的本质要求与直观表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