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1.docx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1.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题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土人家借而读之, 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 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以下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 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2、2、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以下语句翻译成
2、现代汉语。(D多诵古人篇章。唯读书是务。二、阅读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4-7题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 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日:“宁信 度,无自信也。”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3)宁信度5、5、译以下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6、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 “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3、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至9题(季梁)往见王日:“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吾 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 非楚之路也。日:吾用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 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大行(hdng):大路。方:正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 为:何为,做什么。御者:车夫。8、翻译以下句子。吾欲之楚。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9、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读了这那么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答: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至12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
4、:“食菱须去壳。”其 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2坐:因为。1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席上食菱 食:欲以去热也去:仕于南方仕: 席上啖菱啖:我非不知此知: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人自护其短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2、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至16题 楚人有卖其珠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郑人买其梗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棱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注:梗(
5、m):木匣桂:肉桂,椒:花椒辑:连缀玫瑰:如玫瑰花色的美玉 鬻(yti):卖13、楚人对木匣加以修饰,造成了什么结果?请用原文回答。(2分)14、文中加点的“此”指的是谁?(1分) 15、文中最后一句议论批评的是哪个人?这个人错在哪里? (3分)成语“买楼还珠”在如今一般用来说明什么道理?与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 同?(4分)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师旷论学(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 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
6、,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文中加黑的词。(4分)恐已暮矣()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善哉()2、以下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4、这那么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二)欧阳修论作文(16分)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尝乘间以文字问之()惟勤读书而多为之(尝乘间以文字问之()惟勤读书而多为
7、之()自工()疵病不必待人指摘()2、请指出以下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4分)学而时习之()尝乘间以文字问之()唯勤读书而多为之()多作自能见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4、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4分)(三)自护其短(14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 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 ”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席上啖菱()或曰()啖菱须去壳()欲以清热也()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4分)()A、欲以清热也。B、此独
8、以跛之故,父子相保。C、以土砾凸者为丘D、温 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4、这那么寓言的寓意是什么?(4分)(四)守株待兔(16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建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4分)兔走触株()因释其耒而守株(兔走触株()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而身为宋国笑()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4 分)()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