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句子默写.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O(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o(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4)写山“奇”的句子:-(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 之妙的句子是:j.按要求默写以下句子。回写三峡两岸山长又多的句子回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回写夏水迅疾的句子团写出了三峡山水画卷色彩的句子1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以比照的手法写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是:o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的语句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由景物推及人情语句
2、是: o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 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及长,身长七尺 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 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拔阅为务。朝仪 故事,多取决焉。永明十年,上表辞禄,
3、诏许之,赐以束帛。及发,公卿于征虏亭,供 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参考答案1. (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从流漂荡,任意东西。(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 石,直视无碍。(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春冬之时,
4、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噌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 .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鱼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容许、同意、应允同“邀”邀请5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声。(太宗)与他谈论好几天才离去,太宗非常敬重他,认为他很特别。6 .众人为陶弘景送行的场面宏大,深受众人爱戴。(及发,公卿于征房亭,供帐甚盛,车马 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沈约敬仰他的志向气节,屡次写信邀请他,(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
5、,); 太宗钦佩他的高风清名,召他到后堂,谈论好几天才离去,太宗非常敬重他,认为他很特别。(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乐在林泉的情趣(归隐林泉的志趣)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 自得。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7 . (1)使澄清(2)打水,取水 (3)于是.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8 .这泉水清澈而白净,品尝井水,(味道)十分甘甜,水深有一丈多,提水没有穷尽。9 .甲文作者陶弘景表达了与古代知音共赏美景、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美好愿望; 乙文作者极力希望自己没有玷污“清白”这个名节,努力
6、做一名清明廉洁、克己奉公的好官。 13. 只是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摘下,取下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14.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水藻、花菜纵横交错,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 影子吧。刚到之时,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答案第1页,共3页两文都写于作者被贬之后,甲文中对月夜景色的美妙描绘,乙文中说到,任何事都有可 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快乐。都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5. (1)交相辉映;(2)坠落; (3)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4)停止16. (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2)翠绿的山峦层层叠叠,
7、碧绿的河水蜿蜒曲折。17. 【例如一】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甲文中的“高峰入云”和【乙】文中的“绝壁干 天,孤峰入云”表现了山的高峻。18. 院子里 只是 曾经 至I,靠近D19.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 的影子。20. 甲文“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以及乙文“假设人悟此,虽兵阵 相接,鼓声如雷霆,进那么死敌,退那么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这几句话虽然时间不同, 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乐观、旷达、随缘自适。21.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1)阙同“缺”,空隙、缺口(2)逆流而上(3)踩,
8、踏(4)这22. (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23. 甲: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溪破其中出。24. CA25. 例如: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 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 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 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 分)“阙”通“缺”,空缺 即使凭借或依靠
9、平息或停止26. (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答案第2页,共3页(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33. 湍急悲哀或凄凉B答案第3页,共3页其间,吟咏盘桓,不能自已。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天 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后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 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节选自梁书陶弘景传有删改)(注)除:任命。填咽:形容行人、车马拥挤。止:居住。累:屡次。4 .请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时沈约为东阳郡守5 .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字词。沉鳞竞跃*与其奇
10、者诏许之累书要之*6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7 .陶弘景一生颇具传奇色彩,阅读(乙)文说说哪些地方看出他受世人推崇。8 .阅读(甲)文划线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并在(乙)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佐证。(二)阅读以下两那么短文,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清白堂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而澄之,
11、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统不可竭。当大 试卷第2页,共9页 暑时,饮之假设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假设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甚 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 茗试之,那么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 侧,日:“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注释)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芟(shM):除草。扃(jidng):关锁。续(养ng): 原指井绳,此指提水。饵:吃。规:典范,典范。忝(tian):玷污。9 .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中加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文言文练习 含答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中 复习 文言文 练习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