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兰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纳兰性德清代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络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译文春天的景致又到了梨花零落的时候,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却不知道人间尚有人 相思惆怅,不能自己。曾经浓情蜜意,海誓山盟。为了她甘愿做梦中之人,于是整日对着她的画像呼唤, 希望能以至诚打动她,让她像“真真”那样从画中走出来与我相会。干虞美人: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 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 两仄韵转两平韵。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不道:犹
2、不管、不顾。招魂:招生者之魂。楚辞有招魂篇,汉王逸题解: “宋玉怜哀屈原忠而斥弃,愁懑山泽,魂魄放佚,厥其将落。故作招魂,欲 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银笺(jian):涂有银粉的笺纸。同心苣(qti):相连锁的火炬状图案花纹,亦指织有这种图案的同心结。古人常 用以象征爱情。判作:甘愿作。索:犹应,须,得。真真:美人之代称。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赏析同心苣是织有相连的火炬形图案的同心结,和记载了誓言的素笺一样是爱情 的信物。这些现实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对容假设证明着当初的恩爱欢娱。面对这些几 乎要仓皇而逃的容假设,赶紧由实入虚,用“清夜唤真真”之典,写想象中的情景。 容假设似乎幻想着像传奇故事中
3、那样,只要长唤不歇,伊人就会从画图上走下来和 自己重聚。传说中,书生迷上画屏中的女子,奈何其不能来到世上,只可痴痴长 唤。后书生得高人指点,唤百日后,灌以百家彩灰酒,真真出现在眼前了。幸福 生活开始了,两人有了孩子,如此美满了也是很好的罢。纵使情深,书生还是受 到了别人的影响,取了剑想除去来路不明的真真。真真心亦冷去,只携子离开, 重入画屏,再不出来。清夜长唤,也仅是沉默的伤透了的画中人了。创作背景这首词至早当作于康熙十七年。词人目睹“春来梨花开,风去梨花落”的情 景,联想到了亡妻卢氏,为了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作下此词。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 1685),满洲人,字容假设,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 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 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 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 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一一“人生假设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 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纳兰性德 虞美人 春情 梨花 译文 注释 考点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