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教案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参考课时:2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1.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2 教
2、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 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2 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如何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系。2.3教学易考点 分子的性质特点? 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利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相关现象。3 专家建议4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入情境进行实验思考练习5 教学用具实验仪器:三个50ml烧杯,一个200ml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实验样品:浓氨水溶液,酚酞溶液、酒精溶液、品红溶液。6 教学过程6.1 第一课时在上课
3、之前,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向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例如: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 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不翼而飞了?4. 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其实,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于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没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是不是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一、分子的存
4、在及其特点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向盛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提示学生用科学家提出的设想解释)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2分子的特点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不可以。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也不可以。那怎么样才能看见分子呢?必须用非常先进的科
5、学仪器。如刚才照片中提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分子这么小,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呢?经过预习可知,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以20滴水为1 mL计算)。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1)质量很小,体积很小。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
6、子的知识吗?那么,就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实验。已知酚酞和氨气都足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1取一烧杯,注入约40 mL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溶液为无色。说明: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不会。因为刚才说到酚酞遇酸不变色,醋显酸性,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颜色不会有变化。3将烧杯中的
7、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引图所示。观察12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思考:我们食用的醋常显酸性,若往醋中滴入酚酞溶液,颜色会不会有变化?为什么?分子的运动。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受热减少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8、越快。确实分子在不停地进行着运动,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这也是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燥得快的原因。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花的香气分子或酒的香气分子运动到了人的鼻子周围,所以人就闻到了花或酒的香气。3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所以衣服会变干。经太阳晒,温度较高,分子运动较快,所以湿衣服会干得快。4糖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中,所以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分子的同一个特点是处于永恒运动之中。这也是物理上讲过的“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2)分子处于永恒运动之中。我们知道,物质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物
9、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活动与探究。请学生分别取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 mL?把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不等于200 mL,而是小于200 mL。原因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把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200 mL。知道了这一原因,请同学们利用这一观点来解释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1分子之
10、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分子问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态间隔最大,固态间隔最小,液态时居中,所以物质一般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2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夏天自行车的气不应打得太足,铁路上的铁轨之间应稍留些空隙都是这个原因。可见分子还具有一个特点,即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之间有间隔。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用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科学仪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具有三个特点:体积很小、质量很小;处于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三化学 分子 原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