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汇.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汇.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练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练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3次声音。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下列实验和实
3、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 (1)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2)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 (4)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
4、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物理 现象 知识点 总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