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doc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理科)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及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 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D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2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A 乙烯及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B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及乙烷在光照下反应(氯乙烷)C 乙烯及水加成(乙醇)D 乙烯及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氯乙烯)3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C 由不同
2、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含极性键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4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剂M是盐酸 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操作b只是过滤 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2电解熔融2比电解熔融的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A B C D 5已知1 X2完全燃烧生成X2O(g)放出热量a ,且氧气中1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能量b ,X2O中1 X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c ,X2中1 XX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A (4c2c)B C 42a D 6下列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B 乙烯和乙醇都能使
3、酸性4溶液褪色C 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可用饱和23溶液接收生成物D 分离甘油和氯化钠溶液用分液的方法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乙烯的结构简式:22C 4分子的球棍模型:D 丙烯的电子式:8如果将前18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小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弱C 金属性比弱D 原子半径比大9今年3月11日,在日本大地震灾难中,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
4、射性物质中含有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I元素中含中子数为53B 它是碘元素的一种同位素C I2的摩尔质量为262 gD 由此可确定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3110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H22HB 2H222H20C 20()2D 2211已知化学反应:C(s)2(g)(g)H10(g)2(g)2(g)H20C(s)2(g)2(g)H3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A 56和32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2所具有的总能量B 12所具有的能量一定大于28所具有的能量C H1+H2H3D 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2的反应比生成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 4固体为离子化合物B 2分子中含有离子健C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族,共16个纵行D 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则X在第四周期第A族1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3C合成2C(3)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有()A 2和H2OB 和3C 3和H2D H2和214下列各种方法中,适用于炼制相应金属的是()A 加热氧化铜炼铜B 氧化镁跟铝粉共热炼镁C 用焦炭还原氧化铜炼铜D 电解熔融氯化钠冶炼钠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6分)1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6、,互为同位素的是,属于同一物质的是C(3)4和C4H10 和35和37 和 3222 (3)2(3)2和 (3)2(2)23和22 和 33 322和3216有A、B、C、D、E五种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3)C的氢化物及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的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4)由原子个数比为1:1:1的A、B、C 三种元素组成共价化合物X,共形成4个
7、共用电子对,X的结构式为(5)A、D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海带中的I氧化为碘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3常温下呈液态,可及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和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7已知1气体完全燃烧生成2气体放出283热量;1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242热量;1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890热量1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是要吸收44热量(1)写出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若1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2气体和水蒸气,放出热量为890(填“”、“”、“=”)(3)燃烧10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氢气的燃烧热为(5)写出4气体不完全燃烧生
8、成只生成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18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G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各物质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填写:A的结构式:;B的结构简式:;C的电子式:;D的官能团名称;G官能团的结构简式(2)写出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反应类型)(反应类型)(反应类型)19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1)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填序号)A2、2、I2的熔点 B2、2、I2的氧化性C、的热稳定性
9、D 、的酸性(2)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3晶体:完成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该反应过程能析出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3)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1,2,3,4)的能量()相对大小如图所示D是(填离子符号)B的反应中,生成1 C,同时会消耗,并的热量(填吸收或放出以及具体数值)2014-2015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B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及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 化学反
10、应中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D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因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引起的,而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力,形成化学键会释放能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断裂旧键形成新键的过程,据此分析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能量变化,故A正确;B反应物的质量越多,能量变化越大,所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及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故B错误;C任何化学反应都是断裂旧键形成新键的过程,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会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故C正确;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因为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
11、成引起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要准确把握能量变化的原因2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A 乙烯及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B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及乙烷在光照下反应(氯乙烷)C 乙烯及水加成(乙醇)D 乙烯及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氯乙烯)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分析:A乙烯及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及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C乙烯及水发生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D乙烯及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解答:解:A乙烯及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生成物只有
12、一种,为纯净物,故A不选;B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及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较复杂,为多种氯代烃的混合物,故B选;C乙烯及水发生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物只有一种,为纯净物,故C不选;D乙烯及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为纯净物,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及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加成反应产物只有一种,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C 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一定只含极性键D 含有共价键的化
13、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考点:化学键专题:化学键及晶体结构分析: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B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解答:解: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B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故B错误;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和化学键的关系,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确定化学键,易
14、错选项是B,并不是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稀有气体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为易错点4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剂M是盐酸 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操作b只是过滤 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2电解熔融2比电解熔融的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A B C D 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流程分析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石灰乳,加入沉淀池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加入试剂M为盐酸,氢氧化镁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通过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体中加热失去结晶水得到固体氯化镁,通电电解生成镁
15、;分析判断 M是盐酸用来溶解氢氧化镁沉淀;流程中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操作b是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的过程;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中主要是氯化镁,加石灰乳可以制()2 ;依据氧化镁熔点高,熔融消耗能量高效益低;解答:解:流程分析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石灰乳,加入沉淀池沉淀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加入试剂M为盐酸,氢氧化镁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通过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在氯化氢气体中加热失去结晶水得到固体氯化镁,通电电解生成镁;分析判断 M是盐酸用来溶解氢氧化镁沉淀,故正确;分析流程中,电解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的反
16、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流程中的反应不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操作b是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氯化镁晶体的过程,故错误;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中主要是氯化镁,加石灰乳可以制()2 ,故正确;依据氧化镁熔点高,熔融消耗能量高效益低,电解熔融2比电解熔融的制金属镁更节约能量,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和方法,从氯化镁中提取镁单质,应电解熔融态的氯化镁,工业制备原理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判断,题目较简单5已知1 X2完全燃烧生成X2O(g)放出热量a ,且氧气中1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能量b ,X2O中1 X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c ,X2中1 XX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A
17、(4c2c)B C 42a D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解答:解:1 X2完全燃烧生成X2O(g)放出热量a ,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X2中1 XX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K,根据方程式:2X222X2O,则:24(2),解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熟记教材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6下列有关有机化学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B 乙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4溶液褪色C 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可用饱和23溶液接收生成
18、物D 分离甘油和氯化钠溶液用分液的方法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乙酸及生石灰反应生成醋酸盐;B、酸性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烯和乙醇;C、饱和23溶液能吸收乙酸乙酯中的杂质;D、甘油及氯化钠溶液互溶解答:解:A、乙酸及生石灰反应生成醋酸盐,乙醇及生石灰不反应,则向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加生石灰蒸馏即可得到乙醇,故A正确;B、酸性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乙烯和乙醇,所以乙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4溶液褪色,故B正确;C、饱和23溶液能吸收乙酸乙酯中的杂质,则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可用饱和23溶液接收生成物,故C正确;D、甘油即丙三醇,属于醇,及水互溶
19、,所以甘油和氯化钠溶液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常见有机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的联系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 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乙烯的结构简式:22C 4分子的球棍模型:D 丙烯的电子式: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分析:A钙离子的核电荷数为20,不是18;B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C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分子中存在4个碳氢键;D丙烯中存在6个碳氢键,电子式中漏掉了一
20、个碳氢键解答:解:A钙离子的核电荷数为20,核外电子总数为18,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乙烯分子中存在官能团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22,故B正确;C甲烷分子中存在4个碳氢键,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的球棍模型为,故C正确;D丙烯中存在6个碳氢共用电子对,该电子式中少一个碳氢共用电子对,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结构简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等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及区别8如果将前18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可形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
21、一种元素,其中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小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弱C 金属性比弱D 原子半径比大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点代表氢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由图可知,为、为C、为O、为、为、为,虚线连接的原子处于同主族,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D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解答:解:点代表氢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由图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 一下 学期 期末 化学 试卷 理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