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1.doc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1.doc(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与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
2、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教学重点:1、 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2、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2、 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2、第二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
3、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2、 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3、 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4、 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教学重点:有感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迪。教学时数:13课时课时按排:1、 文言文两则.2课时2、 匆匆.2课时3、 桃花心木.2课时4、 顶碗少年.1课时5、 手指.1课时
4、6、口语交际、习作(一). 4 课时课题1、文言文两则:学弈教学目的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重点难点关键:能对照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课前导入1、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处?2、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阅读预习提示找答案3、文言文两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节课我们学习学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孟子二、初读1、按要求读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注释解决(3)掌握生字字形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
5、读3、指名朗读,解决难读语句三、理解内容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2、逐句理解,讨论解决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体会中心1、什么的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4、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专心致志) 一人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三心二意)课后记这节课我还注意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感情色彩,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读,并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色彩,为什么这样读。进而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提示语感悟文章的含义,真正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当然本节课在细节方面也有一些做得不够扎实的地方,如第二自然段中的“惟弈秋之
6、为听”对这句话的“之”与后面的意义区分还不够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完善。课题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教学目的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能复述故事重点难点关键:通过弄清诗句意思,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看法与想法产生的原因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吗?2、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将你查到的资料给大家读一读二、初读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3、组内自学生字,先分工,再学习4、汇报学习成果三、细读课文理解
7、意思1、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3、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1)第一段: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小儿:小孩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指名朗读,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2)其余各段的方法同上四、体会中心1、两个小孩喜欢探索的精神可嘉。2、两个小孩认识事物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板书设计 一小儿 日初出如车盖(近)日中时如盘盂(远) 一小儿 日初出苍苍凉凉(远)日中时如探汤(近) 两小儿可爱,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课后记创设情境,激发读的兴趣。重点处我适时地点拨,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简练,有时语言随意,有时不够严密或有重复学生说话的现象。课题2、匆匆
8、教学目的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难懂的词语2、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重点难点关键:掌握本课的生字:理清文章的结构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年几岁了?算一算你走过了多少个日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在走过了八千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你想知道内容吗?2、了解作者(1)哪位同学查到了有关作者的资料?给大家说说(2)教师补充二、自学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自学生字,新词,看谁记字的方法最好3、汇报自学情况4、请你把刚才默读课文时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说给大家,让大家帮你解决。三、理清结构1、自由读课文,看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2、与同学讨论,用
9、小节归纳的方法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自然段)提出问题第二段(24)录求答案第三段(5自然段)照应开头,强调发问板书设计匆匆 朱自清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不复返呢?课后记课伊始,引背长歌行,并让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要珍惜时间、与早努力的情感。然后出示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写这篇文章前的一段话,让学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岁时已经意识到时光悄然逝去而无所作为,决心从今以后要珍惜时间,才写下了这篇匆匆。最后播放匆匆FLASH动画的配乐范读,形象的画面,舒缓的音乐,低沉的语调,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奠定了整节课那种淡淡忧伤的基调,学生在这种基调中,很容易入情入境。课题2、匆匆教学目的1、 读懂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
10、、 学习运用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感悟文中道理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关键:读懂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部分,并感悟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坊理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2、齐读课文题目,“匆匆”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讲什么“匆匆”二、理解内容1、谁能给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你喜欢这个开头吗?喜欢哪些句子?说理由。2、默读第二自然段,对照老师打出的设影分析,如果把这段改成这样好不好?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如果读懂了,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4、此时作
11、者想到了什么?读一读,想一想文中的“做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是什么意思?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5、谁还知道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6、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三、总结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设计 一去不复返 时间 来去匆匆 要珍惜 留下痕迹课后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1 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2 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与探究了它的表现美。使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不足之处:有些相关背景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掌握。因此,语言的感悟还不是很到位。课题3、桃花心木教学
12、目的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了解桃花心木通过句子的品读,感受种树人的奇怪3、 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关键: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桃花心木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揭示课题1、教师板题,全班齐读2、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指名反馈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3、课文中是怎么介绍桃花心木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是怎么介绍桃花心木的?2、指名反馈3、教师引导:自由读介绍桃花心木的句子,从中找出最能体现桃花心木特点的词语。4、指名反馈5、一株仅与膝盖的桃花心木怎么长成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优雅自在,勃勃生机
13、的参天大树的呢?请读课文三、了解种树过程1、自读课文,画出有关描述种树人种树的语句2、集体反馈3、指名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奇怪?4、指导朗读:这个种树人真是太奇怪了,用疑惑语气读。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林清玄课后记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多层次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体会,去思考、去咀嚼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以与深刻道理。课题3、桃花心木教学目的1、 继续学习课文,理解种树人说的话的意思,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发。2、 总结全文,启迪,教育学生3、 有感情朗读课文,摘抄有启发句子重点难点关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弄明白种
14、树人不按规律种树的原因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复习导入1、听写本课词语:插秧、枯萎2、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种树人的奇怪种树行为埋下了许多的疑问,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今天我们就来听听种树人自己是怎么说的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种树人说的话找出来2、引导学生了解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1)从这段话中,找出种树人种树下按规律的原因(2)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要点3、如果种树人不这样做,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三、感悟道理1、种树人的这番话不仅解答了作者的疑惑,也给予作者深刻的启示,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2、句子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15、3、联系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设计种树 浇水不定时、不定量 长成百年大树人 在不确定中生活 经得起考验 借物喻人课后记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知道只有在不确定中,才会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课题4、顶碗少年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情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2、品读课文对人物动,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重点难点
16、关键: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领悟人生哲理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2、师: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顶碗少年的故事3、介绍作者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本课的词语3、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4、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三、品读语句1、画出描写少年表演时的情形以与描写观念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2、集体所馈,感情朗
17、读(1)第一次表演(2)第二次表演(3)第三次表演3、从三次表演中,你们从中悟到了什么4、读到这里,你们体会到作者每次想起这场表演心里的那份微微的激动了吧!拿起笔,把作者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板书设计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失败再失败成功 失败乃成功之母课后记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在这两条线的设计力度上很平均,致使学生没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少年由失败再失
18、败直到成功这一过程的理解上,使学生的感悟不够到位。课题5、手指教学目的1、 读通课文,解除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了解不懂的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关键:了解五个手指各自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手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阅读课文手指2、引导全班读导语3、学习本课,要弄懂哪两个问题?4、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初读,解除字词障碍2、用词语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4、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读一读完成下面表格手指长处短处启发拇指食指中
19、指无名指小指5、指名反馈表格中的内容,教师适当引导6、是呀,正如作者所说(出示有关语句,学生读)7、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语句的理解三、总结文法1、本课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表达的效果2、鼓励学生将这一章法加以运用板书设计5、手指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互相合作,取长补短)课后记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
20、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课题回顾、拓展一教学目的1、交流对学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深的,也可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懂成语故事重点难点关键: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感悟本组文章的表达特点,并从中受到启发,能在习作中运用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个体设计一、交流平台一引导学生回顾理解文章的方法1、出示成语“各抒已见”全班读一读2、指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人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