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国际私法》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国际私法》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国际私法》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国际私法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题库(分学期版)国开(中心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私法十年期末考试论述题库(分学期版) 说明:试卷号码:1020。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21.论物之所在地法原则的发展。 答:(1)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是一个古老的原则,其产生可追溯到14世纪的意大利。当时,闻名的法学家巴托鲁斯提出了“法则区分说”。他主见关于物权法律关系问题,依物之所在地法。当时的物权主要指土地及与土地有关的地役权等不动产物权。至于动产物权,则是适用全部人的居处地法。(3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商业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涉外民事关系日益困难,出现动产所在地与
2、动产全部人居处地不一样的状况,因而,适用属人法发生困难。动产物权法律适用的新理论应运而生。(3分) 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了“动产三分”说,他把动产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能确定其所在地的,如旅行者随身携带的行李,运输途中的物品等,这类动产常常处于变动状态,故应适用当事人居处地法;其次类是能够确定其所在地的,如摆设用的家具、图书、美术品等,这类动产应适用物之所在地法;第三类是全部者在居处地以外不定期托人保管的商品或者旅行者在国外短暂寄存的行李,对这类动产可以依据详细状况,或适用当事人居处地法,或适用财产所在地法。(4分) 萨维尼的“动产三分”说,提出了敏捷的法律适用标准,由单纯的动产物权适用属人法过
3、渡到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其学说在理论上为物权不分动产与不动产均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叶,一些国家的立法便起先采纳这一原则。此后,在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几乎都采纳了动产与不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这一原则。(4分) (3)总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了动产和不动产物权依物之所在地法这一公认的国际私法原则。(1分)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1.从国际私法的角度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答:第一,公约于1980年的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定名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于1988年1月1日生效。公约除序言和结尾外,正文分四个部分:适用范围、合同订立、货物买卖、最终条款,
4、共101条。 其次,公约的适用范围。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当事人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作为推断货物买卖合同是否具有国际性的标准,当事人国籍不予考虑。公约第2条规定不适用于下列六种货物买卖关系:(1)供私人和家庭运用的买卖合同;(2)以拍卖方式进行的买卖;(3)依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进行的买卖;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买卖;船舶或飞机的买卖;电力的买卖。 第三,公约的适用依据。公约在以下三种状况下适用: 公约适用双方营业地分别处于两个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但这种适用不具有强制性。假如缔约国当事人在合同中未对法律适用作选择,则
5、公约当然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但是对国际惯例的选择,不构成对公约的解除适用。非缔约国当事人可以通过意思自治选择适用公约,但这种选择必需是明示的。当事人双方或一方营业所所在地国不是缔约国,假如国际私法规范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时,公约可以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第四,我国的保留声明。我国在1986年12月11日提交核准书时,对公约提出了两项重要保留: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书面形式的保留。我国对依据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公约的规定提出了保留。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21.论最亲密联系原则。 答:最亲密联系原则是应用于合同、侵权等领域的一种法律适用原则,其含义是指,某一涉外民事
6、关系,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应适用的法律或选择无效的状况下,法院在与该法律关系有联系的国家中,选择一个与该法律关系本质上有重大联系,利害关系最为亲密韵国家的法律予以适用。 它完全抛弃了传统客观论的机械作法,其客观标记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多个,在诸多的客观标记(连接因素)中,由法院依据案件状况,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一个“重心”,即与该合同交易有最亲密联系的客观标记,然后依据该标记的指引,适用与合同有最亲密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最亲密联系原则具有以下带有普遍性的特征: (1)它是一种新的法律选择方法。最亲密联系原则是依据详细案件的特定事实去敏捷找寻所应适用的准据法,从而变更了传统冲突法中连接因素的
7、单一性,使与案件有关联的各种因素都得以考虑,从而加强了案件处理的科学性。 (2)它的核心是通过对合同以及与合同有关的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来找寻与合同最亲密联系的法律,其方法非常敏捷。在详细运用中,主要实行两种方式:一是允许依据涉外合同所涉及的不同性质的问题,就合同的不同方面,分别适用不同国家的法律;二是对与案件相关联的各种有关事实和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3)它赐予了法官以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最亲密联系原则主见由法官依据详细状况自由裁量与案件有最亲密联系的法律予以适用,加之该原则没有准确、限定的内容,这就给法官自由裁量供应了极大的空间。法官据此可解除适用会给合同关系带来不利的法律,选择更有利的法律,
8、实现法律选择的公正与敏捷。但也可能被法官滥用而破坏它的正确性。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21.论“干脆适用的法”的特征。 答:“干脆适用的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干脆适用的法”被适用的缘由是因为这些法律规范是涉及一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重大利益的强制性规范,其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护这些重大利益,因此,要求排他地予以适用,这些法律本质上具有必需或干脆适用性。这是“干脆适用的法”的本质特征。 (2)“干脆适用的法”本身的内容能够为纠纷的解决供应依据,对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规定,法院可以据此作出裁决。它所支配的是某个特定的重要问题即具有确定性意义的问题,而不是某一法律部门或领域。 (
9、3)从适用方法上看,它不通过法院地传统法律适用规范的指引,而是由于其本质要求干脆适用于涉外民商事关系。 (4)法院所适用的既可以是内国“干脆适用的法”也可以是外国的“干脆适用的法”。 (5)这些“干脆适用的法”不是一个准确的和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只是一些个别详细的法律规范,通常散见在一国国内民商事私法中,甚或某些与涉外民商事关系有关的具有社会法性质的规范中。此类规范的内容和范围是不明确的,各国依据本国详细状况予以确定。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1.论述传统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原则。 答:各传统国际私法解决侵权行为的准据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和实践: (1)侵权行为地法说 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
10、法,是冲突法中最早确立的一个原则。这一学说在过去几乎为各国普遍采纳。尽管各国普遍赞同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原则,但在详细 应用中判定侵权行为地在何处,则有较大分歧。各国的立法与实践,大体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主见以加害行为地为侵权行为地;二是主见以损害发生地为侵权行为地;三是主见凡与侵权事实发生有关的地方,包括行为发生地或损害发生地均可作为侵权行为地,可允许受害人自由选择任一地为侵权行为地。 (2)法院地法说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魏希特尔和萨维尼,前者认为侵权行为类似于犯罪一样,依据刑事法律的属地原则只能适用法院地法,而不能适用外国的法律。萨维尼从另一角度论证了侵权行为应
11、适用法院地法。其理由是侵权行为责任与法院地的公共秩序亲密相关,一般状况下,建立在一国公共秩序基础上的强行法,具有肯定解除外国法适用的效力,而侵权法属于强行法,因此,法院只能适用法院地法。 (3)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与法院地法 侵权行为之债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是指一项行为必需依法院地法和侵权行为地法都构成侵权行为,才能在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产生债的关系。闻名的国际私法学者沃尔夫就主见:侵权行为与侵权行为地和法院地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都有关系,所以,侵权行为之债要同时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21.论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原则。 答: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是指
12、一国依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的规定所确定的受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权限范围和对特定涉外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的资格。世界各国在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时,主要实行以下原则: (1)属人管辖原则 属人管辖原则是指以当事人国籍为标记确定管辖权。涉外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也不管居住何处,当事人国籍国法院对案件享有管辖权。实行属人管辖原则的国家主要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拉丁法系国家。各国对与人身有关的案件,特殊是离婚、监护、亲子、继承等案件,原则上承认当事人本国法院享有管辖权。 (2)属地管辖原则 属地管辖原则是指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以地域为联系因素,由该地域所属国法院行使管辖权。属地管辖原则可详细分为:以
13、居处、居所、临时所在地为联系因素确定管辖权;以物之所在地为联系因素确定管辖权;以诉讼缘由发生地为联系因素确定管辖权。(3分) (3)协议管辖原则 协议管辖原则是指双方当事人依据意思自治原则,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由某一国法院审理。协议管辖可分为明示协议管辖和默示协议管辖。明示协议管辖指当事人达成书面协议,将争议交由某国法院审理。默示协议管辖指当事人之间未达成书面协议,一方当事人在某国法院提起诉讼,另一方当事人参与诉讼并进行答辩,从而构成对法院管辖权的确认。 (4)平行管辖原则 平行管辖原则是指一个涉外民事案件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国
14、法院起诉,由该国法院行使管辖权。 (5)专属管辖原则 专属管辖原则是指为维护本国公共秩序,爱护本国当事人利益,一国主见某类案件只能由本国法院管辖,解除他国法院的管辖权。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21.论述最亲密联系原则。 答: 最亲密联系原则是应用于合同、侵权等领域的一种法律适用原则,其含义是指,某涉外民事关系,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应适用的法律或选择无效的状况下,法院在与该法律 关系有联系的国家中,选择一个与该法律关系本质上有重大联系,利害关系最为亲密的国家的法律予以适用。 它完全抛弃了传统客观论的机械作法,其客观标记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或多个,在诸多的客观标记(连接因素)中,由法院依据案件状况,
15、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一个“重心”,即与该合同交易有最亲密联系的客观标记,然后依据该标记的指引,适用与合同有最亲密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最亲密联系原则具有以下带有普遍性的特征: (1)它是一种新的法律选择方法。最亲密联系原则是依据详细案件的特定事实去敏捷找寻所应适用的准据法,从而变更了传统冲突法中连接因素的单一性,使与案件有关联的各种因素都得以考虑,从而加强了案件处理的科学性。 (2)它的核心是通过对合同以及与合同有关的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来找寻与合同最亲密联系的法律,其方法非常敏捷。在详细运用中,主要实行两种方式:一是允许依据涉外合同所涉及的不同性质的问题,就合同的不同方面,分别适用不同国
16、家的法律;二是对与案件相关联的各种有关事实和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3)它赐予了法官以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最亲密联系原则主见由法官依据详细状况自由裁量与案件有最亲密联系的法律予以适用,加之该原则没有准确、限定的内容,这就给法官自由载量供应了极大的空同。法宫据此可解除适用会给合同关系带来不利的法律,选择更有利的法律,实现法律选择的公正与敏捷。但也可能被法官滥用而破坏它的正确性。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21.论“干脆适用的法”及其特征。 答:“干脆适用的法”是指由于其自身所体现的立法目的和政策确定必需干脆适用于某种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强制性法律规范。 “干脆适用的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干脆适
17、用的法”被适用的缘由是因为这些法律规范是涉及一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重大利益的强制性规范,其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护这些重大利益,因此,要求排他地予以适用,这些法律本质上具有必需或干脆适用性。这是“干脆适用的法”的本质特征。 (2)“干脆适用的法”本身的内容能够为纠纷的解决供应依据,对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规定,法院可以据此作出裁决。它所支配的是某个特定的重要问题即具有确定性意义的问题,而不是某一法律部门或领域。 (3)从适用方法上看,它不通过法院地传统法律适用规范的指引,而是由于其本质要求干脆适用于涉外民商事关系。 (4)法院所适用的既可以是内国“干脆适用的法”也可以是外国的“干脆适用的法
18、”。 (5)这些“干脆适用的法”不是一个准确的和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只是一些个别详细的法律规范,通常散见在一国国内民商事私法中,甚或某些与涉外民商事关系有关的具有社会法性质的规范中。此类规范的内容和范围是不明确的,各国依据本国详细状况予以确定。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21.论爱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答:爱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于 1884 年7月7生效。后来,英国、美国、日本、丹麦等国家先后加人了该公约。我国于 1985 年3月19日加人该公约。巴黎公约以其历史久、成员多、影响大而成为爱护工业产权的最主要的国际公约。 巴黎公约自缔结以来,先后经过6次修订,产生了6个文本,目前,绝大多数成员国
19、执行的是斯德哥尔摩文本。 巴黎公约并没有给缔约国供应一套统一适用的专利法和商标法,它仅仅为缔约国规定了相互爱护工业产权的几项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 (1)国民待遇原则。 (2)优先权原则。 (3)强制许可原则。 (4)独立性原则。 (上述四条原则每条应有适当阐述,每条3分,共8分)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21.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答:(1)公约于1980年的维也纳外交会议上通过,定名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于1988年1月1日生效。公约除序言和结尾外,正文分四个部分:适用范围、合同订立、货物买卖、最终条款,共101条。 (2)公约的适用范围。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
20、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以当事人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作为推断货物买卖合同是否具有国际性的标准,当事人国籍不予考虑。公约第2条规定不适用于下列六种货物买卖关系:供私人和家庭运用的买卖合同;以拍卖方式进行的买卖;依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进行的买卖;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买卖;船舶或飞机的买卖;电力的买卖。 (3)公约的适用依据。公约在以下三种状况下适用: 公约适用双方营业地分别处于两个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但这种适用不具有强制性。假如缔约国当事人在合同中未对法律适用作选择,则公约当然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但是对国际惯例的选择,不构成对公约的解除适
21、用。非缔约国当事人可以通过意思自治选择适用公约,但这种选择必需是明示的。当事人双方或一方营业所所在地国不是缔约国,假如国际私法规范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时,公约可以适用于他们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4)我国的保留声明。我国在1986年12月11日提交核准书时,对公约提出了两项重要保留: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书面形式的保留。我国对依据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公约的规定提出了保留。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21.论“干脆适用的法”及其特征。 答:“干脆适用的法”是指由于其自身所体现的立法目的和政策确定必需干脆适用于某种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强制性法律规范。 “干脆适用的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22、干脆适用的法”被适用的缘由是因为这些法律规范是涉及一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重大利益的强制性规范,其立法的目的在于维护这些重大利益,因此,要求排他地予以适用,这些法律本质上具有必需或干脆适用性。这是“干脆适用的法”的本质特征。 (2)“干脆适用的法”本身的内容能够为纠纷的解决供应依据,对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规定,法院可以据此作出裁决。它所支配的是某个特定的重要问题即具有确定性意义的问题,而不是某一法律部门或领域。 (3)从适用方法上看,它不通过法院地传统法律适用规范的指引,而是由于其本质要求干脆适用于涉外民商事关系。 (4)法院所适用的既可以是内国“干脆适用的法”也可以是外国的“干脆适
23、用的法”。 (5)这些“干脆适用的法”不是一个准确的和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只是一些个别详细的法律规范,通常散见在一国国内民商事私法中,甚或某些与涉外民商事关系有关的具有社会法性质的规范中。此类规范的内容和范围是不明确的,各国依据本国详细状况予以确定。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21.论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原则。 答: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是指一国依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的规定所确定的受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权限范围和对特定涉外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的资格。 世界各国在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时,主要实行以下原则: (1)属人管辖原则 属人管辖原则是指以当事人国籍为标记确定管辖权。涉外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不论是原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私法 国开 中央电大 本科 十年 期末考试 论述题 题库 学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