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题库(珍藏版).docx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题库(珍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题库(珍藏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题库(珍藏版)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题库(珍藏版) (内部资料) 把全部“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闻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把全部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将这段话借用到企业经营上就是: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集中全部资源去发展,即实行专业化经营。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对此深表赞同,他领导的英特尔始终坚守在微处理器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中国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也持有这种观点。把全部的“鸡蛋”都装在微波炉里,结果创建了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 格兰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以战略眼光选择微波炉行业 1991年,格兰仕选择微波炉为发展的惟一行业,是具有战
2、略眼光的:(1) 20世纪60年头微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20世纪90年头进入普及期(1990年世界微波炉产量为2254万台),产品生产技术成熟;(2)微波炉在中国却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3)1990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100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并不激烈。 二、大胆且胜利的战略转移 尽管宏观状况有利,格兰仕确定进入与原服装行业毫无关联的微波炉行业还是大胆和有魄力的。与多元化经营有很大不同,格兰仕走的是一条战略转移之路:1991-1993年,格兰仕一方面逐步关闭收入可
3、观的羽绒服生产线,从服装行业撤出;另一方面从日本、美国、意大利引进全套具有90年头先进水平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和技术,进入微波炉行业。1993年,格兰仕生产1万台微波炉正式投放市场,当时国内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是砚华,进口产品最大的是日本松下。 三、集中全部资源,夺得全国第一 格兰仕奉行专业化战略,没有实行“两面作战”的多元化方针,而是集中全部资源,朝认定的方向以规模化为重点发展单一的微波炉行业。对此,格兰仕副总经理俞尧昌先生说:“就格兰仕的实力而言,什么都干,就什么都完了,所以我们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 这是中小型企业经营战略的志向选择:在企业实力不强、内部资源不足的状况下,企业应优先选择单一行
4、业甚至单一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取市场地位,进而成长为大企业。 1994年格兰仕微波炉产量为10万台,1995年达到2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 i26;1996年产量上升到6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34. 85%;1997年产量接近2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47. 6%,高居全国市场国内外品牌榜首。 四、高处足以胜寒 1997年10月18日,格兰仕宣布其13个产品品种全面降价,降价幅度在29-40%。其结果是格兰仕市场占有率接近50%,占有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外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40%左右,国内其他品牌则不到10%,行业元老上海的“飞跃”、“亚美”已跌至1%以下。格兰仕雄居微波炉行业的“
5、高处”。 在市场占有率超过国际通用的垄断点41%的基础上,格兰仕并没有满意,而是接着扩大规模,1998年设计生产实力为450万台。该目标实现后,格兰仕跃居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 问题: (1)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答:A.在当时的中国,微波炉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B.集中优势资源,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格兰仕是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答:精确的市场定位,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及正确的经营战略等,促使格兰仕成为微波炉大王。 (3)“把全部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答:密集型发展战略,也就是专业化发展战略。集中利用资
6、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厨房失火 张三到某人家里做客,望见主子家厨房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许多木材。张三告知主子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导致厨房火灾。”主子听了不以为然,没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子家厨房果真失火,四周的邻居抓紧跑来救火,最终火被扑灭了,于是主子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答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是并没有请当时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客人张三。 有人对主子说:“假如当时你听了张三的话,今日也不用打算筵席了,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惊奇的事呢!” 主子忽然省悟,抓紧去邀请当时赐予建议的张三来吃酒。
7、 问题: (1)此案例中主要蕴含了哪项管理职能? 答:限制职能。(2)什么是预先限制?其对于有效的管理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预先限制,是指通过视察状况,收集整理信息,驾驭规律,预料趋势,正确预料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实行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退在萌芽状态。预先限制就是“防患于未然”它是限制的最高境界。飞跃自行车厂的逆境 飞跃自行车厂是一家以生产燃油助动车为主的国营老厂。该厂现有职工850人,其中500人左右的年龄处在40-50岁之间,厂长张耀明本人也已经53岁。全厂80%的销售额和90%的利润额来自燃油助动车,该厂生产的燃油助动车90%是在当地销售的。然而,当地政府已发出通知,该市将在一年
8、内禁止销售、三年内全部淘汰燃油助动车。飞跃厂面临空前的逆境。以张耀明为首的厂领导班子做出了快速减产并开发和转产新产品的确定。但是这两项确定遇到了多重的阻力。快速减产的一个干脆后果是大量的员工将失业待岗,同时,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因而要给那些下岗员工支付国家规定的工资将变得不行能。减产的方案还没有详细实施,一批又一批的车间工人已经来到厂部,表示坚决不同意下岗。开发新产品的困难同样不小。飞跃厂假如转产电动自行车虽然有肯定的可能性,但是,目前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尚不成熟,飞跃厂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驾驭的还不够足够。有人给张厂长举荐了一位工程师,他具有一项电动自行车的重要专利。张厂长很想邀请该工程师加盟
9、飞跃厂,但该工程师开出的条件却让张厂长迟疑不决。工程师的条件是飞跃厂一次性支付他200万的购房款以及每年不低于50万的年薪,另外按销售额的0. 1%提取奖金。张厂长认为,假如工程师的专利能够用得上,飞跃厂付出这样的代价还是值得的。问题在于,对于平均年薪只有2万元的全厂职工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吗? 最近,有家大公司主动上门提出兼并的方案:工厂整体迁移郊区,80%的员工接着上岗,原厂址另作他用。张厂长举棋不定,想想企业,想想职工,再想想自己本人兼并以后的支配,还有那些跟随他几十年的副职们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张厂长再一次陷入深思 问题: (1)减产和转产以及兼并方案对于飞跃厂来说,面临的制约因素分别是
10、哪些? 答:减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员工失业等;转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技术和人才等;兼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迁址和员工失业等。(2)对于张厂长来说,当他做决策的时候,要特殊考虑哪些环境因素? 答:外部:政策等。内部:人才、技术、资金等。 (3)假如你是张厂长,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答:(不管是减产、转产还是兼并,张厂长可以做出随意选择。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圆其说即可。) 李科长的苦恼 李平(女),高校某工科专业毕业后,安排到一个中型工业企业,在车间任技术员。李平工作仔细负责,一年后经厂领导同意,又考上同专业的硕士探讨生,三年后探讨生毕业,应原厂的要求,再回原厂工作。 该厂技术科科长前一年退休,
11、技术科暂由王副科长负责。王副科长及其他技术员虽然资格较长,但均为本科以下学历。此时企业正急需开发一些新产品,而李平的硕士毕业论文正是有关这方面的课题,而且该厂的领导对其以前的工作有良好的印象,于是,企业确定任命李平为技术科科长。正式任命之前,厂长在与李平谈话中指出:要与科里的其他老同志团结。她的工作一方面是负责技术科的全面领导,另一方面的重点是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工作。 该厂技术科目前有两个副科长,均为男性:王副科长现已56岁,中专毕业,建厂初期就进厂工作,已有30余年,对该厂的各项技术工作都非常熟识,工作阅历很丰富,与现任各位厂领导关系都很好,由于其学历较低,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没有任
12、命为正科长。夏副科长40岁,本科学历,十年前调入该厂,五年前曾参加当时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获得胜利,其中部分产品成为目前该厂的主导产品,但考虑到其现有技术学问结构,与当前正在开发的新产品不适应,而且他与王副科长关系不很融洽,也没有任命为科长。技术科还有其他7名技术员,除一位是去年安排来的女高校生外,其余都是男性,年龄均在35-50岁之间。 由于这批新产品的开发是相当困难的工作,胜利与否,对企业有重大的影响。所以,该厂成立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由一位副厂长任组长,李平科长任副组长,但由李平详细负责,小组成员还包括夏副科长、两名技术人员,销售科和供应科各一名副科长。 李平感到自己虽然有较多的专业学问
13、,但技术科的两位副科长和其他技术员都是自己的老前辈,有较多的工作阅历。因此,在安排工作任务、确定技术措施、进行产品设计等方面,李平都通过各种会议征求大家的看法,充分民主,共同商定。一段时间后,李平感到同事们提出的方案不是很好,但好的方案大家并不仔细对待,往往有时还没有深化探讨,大家就赐予否定。王副科长会习惯性地向厂长汇报和探讨有关全厂的技术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又与李平的建议相左,厂领导却并不明确表示支持谁,仅强调精诚团结,夏副科长对新产品开发已有一套自己的方案,但李平很清晰地知道那是不行行的,从其责任心来讲也是不能同意的,可又不好意思由自己干脆来推翻,希望由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做出决议,但组长(分
14、管副厂长)又不表态,其他成员好像是无所适从。有时王、夏二人对科里的一些工作看法不一样,李平也感到非常犯难。科里工作效率低,士气也不高,李平感到这个科长真是很难当。 问题: (1)你认为谁更胜任厂技术科科长的工作? 答:三人各有优势与不足,都具有当科长的条件,关键取决于该企业的人际背景。(2)假如李平担当厂技术科科长的工作,怎样打开工作局面? 答:李平缺少人际协调技能,她要补充管理方面的学问。另外,高层管理者也应当赐予相应的支持。李英的困惑 李英已经40岁了。回首这二十几年的奋斗历程,很为自己早年艰苦而又自强不息的日子感叹不已。自己没有稳定的工作就结了婚,妻子是位孤女,有父母一栋虽然面积不小但很
15、破旧的平房。妻子在待业之中,为生计发愁。后来,李英在某企业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并很快被提拔为工段长,接着又成为车间主任,进而升为生产部长。他记得那段日子对他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是极重要的转折。他没命地为公司工作,很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感到骄傲。这样的付出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的工资收入已相当可观了,更重要的是,他在不断的提拔、升级中得到了权力和地位,很令妻子为他感到骄傲。有段时间,他自己也沾沾自喜过,可现在细细想来,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成就什么,心里老是空落落的。他现在是企业生产的总指挥官,可看着企业一年比一年不景气,他很想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为企业做些更大的贡献。可他在探讨开发和销售方面并没有什
16、么权力,多次给企业领导提议能否变革组织结构设计方式,使中层部门能统筹考虑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探讨开发问题,以增加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可领导始终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李英想换个单位,换个职务不要太高,但能真正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可是步人中年了,“跳槽”的确定又谈何简单。 问题: 1.请运用有关激励理论,对李英走过历程中所体现的个人须要的满意状况以及他目前的困惑心境作一分析。 答:李英从没有工作到晋升生产部长,其个人须要已经从初级的生理须要发展到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须要。有了可观的收入,权力和地位,他渴望为企业开发新产品,变革组织结构等,促进企业发展,同时实现自我发展。2.假如李英有意跳槽到你的公司
17、,作为管理者你应当在哪些方面实行措施以吸引他并给他供应所看重的激励?请说明理由。答:案例中的李英具有明显的成就动机导向,适于用成就须要论对其激励手段进行分析。 成就须要论属于内容型的激励理论,主要探讨激励的诱因以及起激励作用因素的详细内容,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 麦克利兰认为一名高成就需求者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任自己的实力,渴望将事情做得更加完备; 二是倾向于设定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中等难度的目标;三是对工作的结果特别关注,希望马上得到信息反馈,以便了解工作的成效。假如李英作为我的下属工作,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吸引他,赐予他激励。第一,为他支配相对完整的和
18、有挑战性的任务,授予相适应的权力与责任; 其次,设立明确和较高的任务完成标准,供应适当的竞争机制; 第三,选择关键点督察他的工作状况和成果,赐予刚好明确的评价与反馈。某公司的管理制度 某汽车制造公司有一项建议制度或称提案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头,即“好产品、好办法”,该公司到处都挂着这样的标语。 实施建议制度的最初一年只征集到183条建议,但随后逐年递增,建议采纳率也在上升。1982年,员工提出的建议首次超过1万条,采纳率为57%;1988年提出建议达5万条,采纳率为88%;1990年提出建议高达8.6万条,采纳率高达94%。资料表明,在1990-1996年间,公司收集建议有43万条之多。
19、 建议制度取得了惊人的成效,仅1985 -1986年,就为公司节约了4千万元。其中有不少建议每月就可为公司节约四五百万元。 员工建议一旦被接受,公司将依据详细状况嘉奖数万元。此外,该公司对于在不同阶段提出建议被接受的人员在月末或年末以奖状、奖品、奖金等不同形式赐予嘉奖。据报导,仅1986年该公司就支付了近百万元的奖金。 问题: (1)本案例突出体现了哪项管理职能? 答:体现了管理的激励职能。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须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须要起先,到须要得
20、到满意为止的连锁反应。 现代企业通常采纳的激励方法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职工参加管理和工作丰富化。 (2)依据该公司的案例,谈谈职工参加管理的重要性。 答:职工参加管理,可以使职工或下级感受到上级主管的信任、重视和赏识,能够满意归属感和受人赏识的须要。 职工参加管理,会使多数人受到激励。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供应了保证。 该公司的职工参加制度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取得了成效。如,1985 -1986年,就为公司节约了4千万元。 让班组做主 前进通用机器厂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史涛,不久前被厂里派到市经委办的第三期基层管理短训班学习。听到了不少专家、学者所做的关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报
21、告,觉得很受启发。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姓孟的老教授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孟教授强调说,依据大量国内外探讨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阔职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出高超的办法,领导也会乐于接受。就是说,应当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工作的决策。 老史觉得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短训班结束回到车间后,老史确定在实践中试一试他所学的某些原理。于是他把本车间其次工段的25名职工全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工段新近添置了高效率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新设备,几年前制定的老生产定额看来已过时,明显已不适应新状况。现在想让他们自己来探讨一下,集体确定新的生产定额。布置完了,老史就回车间办公室去了。他觉
22、得自己不该参与探讨,领导在场,大家不易畅所欲言,而且显得对大家不够信任。但他坚信,群众准会定出连他本人都不敢提出的先进标准来。 一个小时之后,老史回到那个工段。工人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定得过高;现在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额,经集体探讨确定,新定额应比原来的降低10。这使老史大吃一惊,跟他原来的如意算盘截然相反,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该怎么办呢?接受大家的确定吧,又实在太低,确定要赔钱,对厂里怎么交代得过去?拒绝吧,失信于民,下回谁还听你的? 老史实在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探望孟教授,请教他的高见。而且心里老大不兴奋:这老书呆子,光出傻办法坑人,说的那套根本不灵嘛
23、! 问题: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给员工决策权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1)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关系。 (2)领导风格与民主管理。2.真正的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该工段具备这些条件吗? 答:依据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方式必需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实行民主管理要求员工既有工作热忱,又有必需的学问与实力。该工段不具备这些条件。柔情:学习型组织问题 去年底,分析化验公司的经理们又汇聚一堂,制定年底的重要决策首席行政总监简枯强按例没有参与他们的探讨。会后,他问大家:“今年,我们准备去哪里呢?”“罗马,”他们回答。“罗马不错,”简枯强挺兴奋今年“学习假期”能如期进行。这家吉隆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 基础 案例 分析 题库 珍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