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泻下驱蛔汤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胆道蛔虫.docx
《[自拟泻下驱蛔汤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胆道蛔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拟泻下驱蛔汤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胆道蛔虫.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拟泻下驱蛔汤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胆道蛔虫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峻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夫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缘由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患者难受难以忍受,大哭大叫,非常苦痛。若治疗措施跟不上,晚期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多年来笔者应用泻下驱蛔汤合并针刺的方法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效果良好,总有效率90%。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胆道蛔虫症患者33例,年龄2256岁,平均39岁,男21例,女12例;33例患者大便检查蛔虫卵全部阳性,均为急性发作。症状典型,临床表现隧然上腹
2、部剑突下或剑突下偏右钻顶样剧痛,呈阵发性绞痛,向背部放射,发作时弯腰捧腹、坐卧不宁、哭喊不停甚或全身出汗,四肢厥冷。多伴恶心呕吐,呕吐物含胆汁或蛔虫,难受缓解时,患者如常人或稍微胀痛,未几又复发作。体查腹部松软、无腹肌惊慌,剑突下无压痛或稍微压痛,合并胆道感染时则压痛明显,腹肌惊慌和反跳痛,肝区叩击痛。协助检查,B超检查可显示胆道或胆总管内有索状物或等号样回声(蛔虫声像图)。化验检查,白细胞数稍高,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粪便、呕吐物、中可查到蛔虫卵。 治疗方法:针刺:选用足三里、三阴交、胆囊穴两侧交替针刺用泻法,强刺激,1015分钟。中药:采纳自拟泻下驱蛔汤:乌梅10g,川楝子15g,元胡10g,
3、酒军10g,枳实10g,莱菔子10g,金钱草20g,柴胡10g,黄连6g,焦楂10g,郁金10g,槟榔10g,使君子10g,甘草6g。水煎服400ml,3小时内分2次温服。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3天内症状完全消逝,B超胆道或胆总管内无蛔虫声像图。有效:治疗3天腹痛、呕吐等主要症状部分消逝,腹痛可以忍受,B超胆道或胆总管内有或无蛔虫声像图。无效:治疗4天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B超检查可见胆道或胆总管内有索状物或等号样回声(蛔虫声像图)。 结 果 治疗1天痊愈者6例(18.2%),有效16例(48.5%);治疗2天痊愈者8例(24.3%),有效15例(45.6%);治疗3天痊愈者12例(36.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拟泻下驱蛔汤配合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症33例 泻下 驱蛔汤 配合 针灸 治疗 胆道 蛔虫 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