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数据收集与整理丨苏教版.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数据收集与整理丨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数据收集与整理丨苏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数据收集与整理丨苏教版数据收集与整理(一)教学设计 1、使学生联系生活场景,经验简洁的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呈现数据,能对数据的进行简洁的分析。2、通过按不同标准分类和记录、整理数据,初步体会分类收集数据的作用,通过不同标准的分类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解决不同的问题,初步发展数据的分析观念。3、使学生在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一些胜利的体验,积累数学活动阅历,培育乐于与同学合作的看法,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重点:经验分类整理数据、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数据过程,学会按不同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难点:建立初步的数据意
2、识,体会分类的价值。 1、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的例题是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能有效激活学生已有学问和阅历的。练习的素材是也是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的。练习题的设计,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分类的标准,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好;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起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初步体会数据分析观念。这是学生首次接触统计活动。这节课让学生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数据往往蕴含这信息,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须要依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3、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是发觉者
3、。学生自己发觉的学问才是真正有用的学问,才是活的学问。本课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示数据分类的结果,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按以下环节进行设计: 一、复习分类,激活阅历。 二、分类整理,经验过程。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沟通收获。 一、复习分类,激活阅历。 1、引导:你能把信封里的10个图形按它们的不同特点分一分吗? 2、学生自己动手分,老师巡察,要找出不同的分法。 3、沟通:谁把自己的分法来展示一下?(指名学生展示)说说你按什么来分的?分成了几类?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4、指出:这些图形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态分,只要把它们分一分、数一数就可以了。二、分类整理,经验过程。
4、(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刚才我们分图形,按颜色分和按形态分,他们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须要分一分的的状况。今日这一堂课,我们就要用以前学到的分一分的方法接着学习。2、引导:(出示教材情境图)看,这是我 们学校的童心园,同学们细致视察,童心园里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3、学生沟通视察的结果:“老师”“学生”“看书”“下棋”“做嬉戏” 4、追问: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了这么多信息,你能提一个自己想知道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两人相互说说。5、学生沟通,预设答案: (1)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 (2)参与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参与哪种活动的人最少? (3)童心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4)男
5、的多还是女的多? (二)引导分类,明确标准。1、引导:假如要知道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可以怎么做? 2、指出:要把图中的人物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出示PPT)数出老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就能解决这个问题。3、提问:依据这样的分类方法,能解决其次个问题吗?为什么不能解决?那么,把图中的人物怎样分类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指定学生进行口答) 4、指出:要把图中全部的人按不同的活动进行分类:看书、下棋和做嬉戏,这样就能解决其次个问题。5、追问:同样是这么多人,为什么上面被分成了两类,下面被分成了三类?(学生回答) 6、明确:解决第一个问题,根据老师和学生分类,分成两类;解决其次个问题,按不同的活动分类,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8.1 数据 收集 整理 丨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