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苏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苏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苏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动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其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乙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
2、,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丈侯不中,中旒(li)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丈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封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注:中旒溃之:把帽子上的穗带撞断了。烹:古代酷刑,即煮杀。 1、下列加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说处杀虎斩蛟(劝说) B实冀三横唯其一(希望) C是寡人之过矣(过错) D何忧令名不彰邪(你的)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3、是() A、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始知为人情所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且人患志之不立昔尧舜之为君也 D、悬琴于城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 4、周处为什么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5、阅读甲、乙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D 2、B 3、(1)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争强好斗,被乡里人认为是祸患。 (2)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3)做人臣的却敢打他的君主,该怎样治他的罪。 4、(1)乡人违反常情的举动,给了他心灵极大的震撼,使
4、他认识到了年轻时自身行为的危害,于是有了改过自新之意。(2)清河对他的说服教育,使他有了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 5、我们要关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接受别人批语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5、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杞,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而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率:标准。 苟且:马虎草率。 简杞:书信。 少:稍微。 1、解释下列加点词。 遂七年不返() 妻跪问其故() 必再三易之而不厌()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用“/”标示下句的句中停顿。(最多标两处)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4、请用现代汉语简要概述文征明习字一文的大意。 5、两篇短文都告诉人们_的道理。
6、 此外,乐羊子妻一文还告诉人们要做一个_的人。 答案: 1、返:返回、回家、回来故:原因、缘由 易:改变、改写益:更加 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或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 您积累学问,应当每天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4、文征明坚持认真书写,越到老年,书法水平越高。 5、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拾金不昧、不贪钱财、为人正直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
7、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 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卒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终无济于天下(
8、)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答案: 1、终于达到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帮助( 2、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
9、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 (蒲松龄螳螂捕蛇)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
10、福成物性相制) 注: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踞:趴。盬():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崖上有声甚厉() (2)渐近临之() (3)久之,蛇竟死() (4)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5)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之:反侧倾跌之状() 蛇复昂首待之() (2)以:以刺刀握其首() 以首俯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审视殊无所见。 (2)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甲文:。 乙文:。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1、: 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4)曾经(5)离开 2、(1)的它,指蜘蛛(2)用把 3、(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
12、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原谷:人名。捐:抛弃。谏:好言相劝。 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有一老父衣褐() 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父以足受,笑而去() 谷年十有五() 是负义
13、也() 乃载祖归养()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良愕然,欲殴之吾欲之南海 B.捐祖于野移其民于何东 C.父以足受不以物喜 D.直堕其履圯下其如土石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1)穿着(2)回头看(3)离开(4)通“又”(5)这(6)于是、就 2、B 3、(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4、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第二问
14、: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5、敬老爱老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 (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守信) 【乙】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选自韩非子.楚厉王失信) 注释命驾:命令驾车人(准备车马)。 适:往,去,到。 虞人:管山林的官。 期猎:约会打猎。 会期:会面赴约。 警:危急的消息。 为戍:作守卫之事,即
15、防卫。 过:错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2)乃往() (3)吾醉而与左右戏() (4)居数月() 2、翻译下面句子。 (1)君将安之? (2)使人止之。 3、理解语段内容,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甲文中,魏文侯在“_”的情况下,依然不忘“_”的约定,可表现出他的“守信”; 乙文中,楚厉王却因“_”而忘了“_”的规定,可看出他的“失信”。在“取信于民”的问题上,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 1、(1)即使(2)于是(3)开玩笑(4)过了 2、(1)您要停止吗?(2)让人停止击鼓 3、饮酒乐,天又雨与虞人期猎;饮酒醉,过而击之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初中课外文言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苏教版 九年级 课外 文言文 专项 练习 试题 答案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