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苏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苏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苏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苏教版高三总复习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代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高考对断句的考查,从题型来讲有两种:一是客观题,一是主观题。从材料的来源来看,有的出自所选文段,有的出自其他典籍,还有的出自教材后的补充文段。从所选语句的特点来看,有的句式整齐,有的有明显的标志。从考查重点来看,侧重于语法停顿而非语音停顿,一般不考具体的标点,只要求用斜线断开。从分值来看,客观题一般固定在3分,主观题多为35分。 综观2019年高考各地区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考查题型上,客观题居多,如课标全国I、II、III卷,天津卷
2、等;以主观题为辅,如浙江卷。2考查材料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考向一提供语境的客观型断句 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A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B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
3、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C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D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根据语境,画线句前面的句子是说项王屠戮咸阳、火烧秦宫后准备东行撤出。画线部分是别人对项王的劝说与项王的心思,故主语为“人”“项王”。抓住标志词“曰”可知,此处应断开;“曰”后面为劝说的具体内容,写关中地利,可据此建立霸王之业,由此可推知,“关中阻/山河四塞”错误,以此排除A、D两项。后半部分交代了项王东归的想法,理由有二:一是秦宫室
4、被烧而残破,二是他怀念家乡。由此可知,C项“见秦宫/室”断句有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 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
5、不至。穰苴则扑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政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
6、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益尊于齐。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谐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来/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B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管盟/
7、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C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D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荧师成礼/然后反归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从语境看,“未至国”为时间状语,中间不可拆开,排除A和D项;“誓盟而后入邑”中“誓盟而后”是“入邑”的时间状语,中间不可拆开,排除B项。故选C。 技巧
8、点拨 1利用上下文语境,使语意畅通。在提供语境的文言断句客观题中,需要断句的语段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考生可首先翻译上下文,再由此推断断句部分的大意,如为记叙类文本,应首先弄清楚讲了什么人、什么事、过程如何、结果怎样;如为议论类文本,应首先弄清楚观点是什么、例证是什么、议论的方法如何等。如第1题中断句前的句子,项羽欲引兵东归是劝者劝诫的背景,这为后面的断句提供了人物、事件等相关依据。 2关注语段自身语境,理清关系。断句题的语段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语境,考生要能通过阅读,从语法结构、句式特点、句型特征等角度进行初步断句,也可从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的角度关注其在句中
9、的位置。此外,如果语段中出现“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一般可首先断开。如第1题中“人或说项王曰”,“曰”后应断开。 考向二未提供语境的客观型断句 1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覆辨论而不遵其改者 B吾先君子/岂以书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于手故不见/其有刻画妩媚之态/而端乎章甫/若有不可犯之色 C(李)白自序亦曰/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其恣横采览/非其狂也/使二公稳坐中书/何以垂不朽如此哉 D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杰/南面临下/皆欲配
10、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枝百代/传祚无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B项中“发于胸中而应之于手”一句,“而”表顺承关系,“而”前后句式整齐,可知在“之”后断开不正确,应在“于手”之后断开;另外,通读文句后可以发现“不见”既前无主语,又后无宾语,句意不完整,而根据上下文可知“其有刻画妩媚之态”做“不见”的宾语。该文句正确断句应为:吾先君子/岂以书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于手/故不见其有刻画妩媚之态/而端乎章甫/若有不可犯之色。 2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
11、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B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C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D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从句意看,本句论述的是乱亡之国的情况,故首先可排除A项,“自古乱亡之”断句有误;由“此势之然也”是个判断
12、句可排除B项;“枢密使”是个官职名,不应断开,故可排除C项。 名师点睛 文言文语序与现代汉语语序基本相同,但也存在着特殊句式与一些固定结构;它们是不能够拆开的,在语法结构上与现代汉语存在着一些区别。在断句时,如果有特殊句式或固定结构,考生可将其作为断句的标志。 1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考生要明确特殊句式的标志,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也”“为”“乃”“则”等,被动句的标志词“为所”“见于”等。倒装句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明显区别,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如第2题B项中的“此势之然也”为判断句,标志词是“也”。 2反问句式。常见的结构有“不亦乎”“孰与乎”
13、“其乎”“安哉”“何为”等。如第1题B项中的“岂以书自名哉”是反问句,该句中的“岂哉”表反问。 3固定句式。常见的结构有“如何”“况乎”“何以为”“何之有”“如何”“唯是”“何之为”“无乃乎”“可得欤”等。如第1题C项“何以垂不朽如此哉”中的“何以哉”为固定句式。 考向三提供语境的主观型断句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绍圣初,坐党籍,出通判杭州。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使者承风望指,候伺过失,既而无所得,则以谒告写佛书为罪,削秩徙郴州,继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立,复宣德郎,放还。至藤州,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
14、而卒。先自作挽词,其语哀甚,读者悲伤之。 (选自宋史.秦观传)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线处断句。(限4处) 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 【答案】出游华光亭为客道梦中长短句索水欲饮水至笑视之而卒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如“华光亭”“客”“梦中”“长短句”“水”“之”,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断句,从文中来看,这几句话承前省略主语“秦观”,后面都是秦观的
15、行为,“出游”是动词,“华光亭”是“出游”的地方,做“出游”的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可以断开;“道”意思是“道出”“说出”,其宾语是“梦中长短句”,即梦中所做的词,宾语后断开,即“长短句”后断开;“索水欲饮”的主语还是“秦观”,而“水至”的主语是“水”,“笑视之而卒”的主语又变成秦观,主语转换,中间应该断开,这就可以把剩下几处断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说居庸关 【清】龚自珍 居庸关者,古之谭守者之言也。龚子曰:“疑若可守然。”何以疑若可守然?曰:“出昌平州,山东西远相望,俄然而相辏、相赴以至相蹙。居庸置其间,如因两山以为之门,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
16、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十五里,曰中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上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八达岭,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故曰疑若可守然。 下关最下,中关高倍之,八达岭之俯南口也,如窥井形然,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城甃有天竺字、蒙古字。上关之北门,大书曰:“居庸关,景泰二年修。”八达岭之北门,大书曰:“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自入南口,流水啮吾马蹄,涉之王瑽然鸣,弄之则忽涌忽洑而尽态,迹之则至乎八达岭而穷。八达岭者,古隰馀水之源也。自入南口,木多文杏、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0年浙江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 苏教版高三总复习 备战 2020 浙江 新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言文 断句 苏教版高三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