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二)(11分) (人教版高三).docx
《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二)(11分) (人教版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二)(11分) (人教版高三).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二)(11分) (人教版高三)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虞美人 秦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作者以动衬静,写
2、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无奈和忧愤之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E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解析:选BCB项,“轻寒细雨情何限”一句写花在暮春轻寒细雨中的动人情态和作者的惜春情绪,并非“以动衬静”。C项,“表达了无奈和忧愤之情”错,应为“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第一问是问碧桃这一形象的特点,紧扣这两句中的“乱”“深”“可惜”“如画”“为谁开”可以概括出桃花美丽、生长环境恶劣、无人欣赏的特点。第二问是问这一物象的作用,秦观叹碧桃实则是寄寓自己“不为世所用”的身世之感,这一点借助注释也不难答出,作答时应指出手法。 参考答案:碧桃的特点:美丽。“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艳。生长在偏僻之地(生长环境恶劣)。“乱山深处”一“乱”一“深”,写出碧桃托身非所、处地荒僻。无人欣赏(不得意的遭遇)。“为谁开”的疑问写出了碧桃不得意的遭遇。(每点1分) 用意:作者以花自喻(托物抒怀),(1分)
4、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2分) 第2课时诗歌鉴赏之“形”类考点 一、诗歌之“言” 常考题型(一)准审题思考方向不跑偏(二)析典例满分答案悟一番(三)记通法答题模式照此办 炼字1.常见设问 (1)诗中的某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诗中的“诗眼”是哪一个?为什么? 2审题定向 (1)题干中有明确的“”字(词)字样; (2)题干中有“诗眼”或“关键”字样。题目(2017.山东高考)“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释义
5、明法)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说作用) “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释义明法)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说作用)炼字题答题3步骤 明观点:你认为哪个字(词)好。(直接鉴赏某字的,此步骤省略) 释义明法:解释该字(词)的准确含义,并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若运用了手法,须点出所运用的手法。 说作用:点出该字(词)在形象刻画、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赏析 句子1.常见设问 (1)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首句(承上启下句或结句)。 (3)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 (4)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 2
6、审题定向 句子赏析题是一种综合性强、自由度大的题型。它可以规定赏析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联,也可以自选角度。题干一般会带有“赏析”二字。题目(2017.江苏高考)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参考答案明早还是去烟雨笼罩的桐江岸边,在那红枫树下系好小船垂钓吧。(理解诗意,描述诗句内容)尾联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明手法,析意蕴)赏析句子题答题2步骤 明大意:理解诗句含意,描述诗句内容。 明特色,析意蕴: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语言 风格
7、1.常见设问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请谈谈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有人说这首诗有某特点,请从语言角度分析。 2审题定向 题干中有“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等字样。题目简析作品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平易质朴(平白如话,质朴无华,平中见奇)。(明特色)“与谁同赏”“莫学衰翁样”,接近口语,朴实自然。(列例证)这是一首小令,篇幅不长,却翻波作浪、曲折回旋地抒写了词人十分矛盾复杂的心绪。(析效果)语言风格题答题3步骤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 列例证: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析效果:指出这一特色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8、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题目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加以赏析。(5分) 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飘”“挂”用得好。“飘”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飞舞的情景描绘了出来,融情入景,景中含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绘了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生动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9、我来评卷(错多少) 抽检 样卷 评分 说明词语选择正确1分,具体赏析4分。 我来评分:_ 名师诊断.错在哪里. 失分原因炼字缺乏多维意识 该答案遵循着解答炼字题的基本思路,先明观点,再释义明法,并分析作用效果,思路较为清晰。但是没能够明确地从景情关系角度分析,在手法分析上也有不足。故本答案只得2分。 增分策略.怎样矫正. 炼字要有多维意识 鉴赏“诗眼”与重点字词,不宜笼统解说,也不宜从一个角度分析,应该有多角度意识。 主要角度有二:一是内容角度,二是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是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全诗意境与作者感情等方面来理解“诗眼”与重点字词。“艺术角度”又分为修辞手法
10、、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方面。如对春日即事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答案为“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其中有思想感情,有艺术特点,有联想想象,有修辞手法,实在是多维分析与鉴赏的结果。 例二.2017.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题目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11、 尝试答题 参考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我来评卷(错多少) 抽检 样卷 评分 说明能从修辞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赏析各2分,情感表达角度赏析2分。 我来评分:_ 名师诊断.错在哪里. 失分原因不能全面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 考生知晓赏句题要将句子中的表达技巧分析出来,并且分析的也比较到位,但是遗漏了“情感”这一答题角度。故本答案只得4分。 增分策略.怎样矫正. 分析句子表达效果“3角度” 分析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内容、主旨、情感角度 从句子内容出发,兼顾它在全诗中
12、的表情达意作用,要挖掘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 2表达技巧角度 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能拓宽诗境,表达更为深广等。 3位置角度 句子的表达效果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 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 尾句或点题,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随堂巩固落实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巫山高 皇甫冉
13、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注神女馆:神女庙,据说楚怀王游高唐遇神女,过后怀王思念神女,为之立庙。九秋:深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说巫峡位于巴东,高高的似在半空之中,点明巫峡的方位,描绘出了巫山高耸入云的状貌。 B颔联说云雾遮蔽了神女庙,雨水洒到了楚王的离宫,化用典故,目的是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 C颈联从时间上来展现巫山的景物,其中“朝暮”指一天,“寒暄”泛指一年四季。 D尾联说悲哀的猿啼声本来就使人不忍听,偏偏在这深秋时又不断传来,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 E
14、全诗辞采清丽,情意委婉,写出了巫山之雄伟,巫峡之神奇,四时之胜景,猿声之凄清。 解析:选BDB项,“悲凉的氛围”错,颔联化用典故,是为了渲染巫山的神秘色彩;D项,从诗歌内容来看,此联并没有流露“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 (2)颈联中的“落”“同”二字有什么巧妙之处?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落”是“落下”的意思,指从早到晚泉水不停地落下,声音传到很远的地方。“落”从听觉的角度把巫山中泉水的流淌写得先声夺人,未见泉水,先闻其声。“同”是“相同”的意思,指不论寒冷还是温暖,树色都相同。“同”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巫山四季树色的苍翠、浓郁,富有生机。(每点3分) 2阅读下面这首
15、唐诗,完成(1)(2)题。(11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注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语言含蓄而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堪称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 B首联叙写一年两次游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东风喻指春天。 C颈联写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极言别去之难,直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
16、恋难舍。 D“淡烟乔木隔绵州”一句,点明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E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这首诗的双重主题。 解析:选BCB项,“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应该是借代。C项,“直接表现”错误,应该是委婉含蓄地表现。 (2)有评价说本诗颔联“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试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1分)春游锦城时,锦江江畔连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挽留自己,有意将楼台层层遮掩。(
17、2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2分) 二、诗歌之“技” 常考题型(一)准审题思考方向不跑偏(二)析典例满分答案悟一番(三)记通法答题模式照此办 修辞手法1.常见设问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 (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 2.审题定向 (1)题干中一般有“修辞”二字; (2)题干中一般有“诗句”“某句”“一句”等字眼,修辞是针对语句而言。题目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颔联。 参考答案颔联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明技巧)薄暮中,远山显得端庄稳重;清秋中,高柳
18、显得怯弱惊惧,(释运用)写出了远山和高柳的情态,为全诗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析作用)修辞手法题答题3步骤 明技巧: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重点关注比喻、拟人、借代和夸张) 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析作用: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如对形象刻画、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的作用) 表达方式1.常见设问 (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某诗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加以赏析。 (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词)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 (4)诗(词)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试作简要分析。 2.审题定向 (1)题干中有“表达方式”
19、字样; (2)题干中有“描写(描绘)”“抒情”字样。 (高考在考查表达方式方面,一般就在“描写方法”和“抒情方法”等角度设题。)题目颈联是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的?试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明技巧)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声。(释运用)表现了景物的凄冷萧条。(析作用)表达方式题答题3步骤 明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的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 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表现手法1.常见设问 (1)这首诗
20、(词)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试分析“”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 (3)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试简析。 2.审题定向 (1)就整首诗而言,常考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反衬、象征等; (2)题干中一般有“表现手法”“表现方式”等字眼。题目(2017.天津高考)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参考答案虚写。(明技巧)“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释运用)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析作用)以景结情。(明技巧)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释运用,析作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明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人教A版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语文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必考古代诗歌阅读二11分 人教版高三 春人教 高考 二轮 专题 复习 语文 公开 获奖 教案 优质 教学 设计 必考 古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620840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