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学习目标】 1、翻译论语在本课选取的每一章; 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 3、联系与之有关的内容,拓展所学范围。 4、背诵论语十二章。 【重点】 1、翻译论语十二章的每一章,并达到字字落实。 2、探究每一章所包含的儒家关于立身处世、修心养性的规范性原则; 难点】 1、拓展与每一章相关的内容,并挖掘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和“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2、背诵论语十二章。 【课时安排】两课时(每六章为一课时) 【过程】 【学习方法】 1、结合注释或者查找资料翻译每一章,并抓住重点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常识。 2、每一章要有延伸和
2、拓展,不拘泥于课文选取的内容,学会融汇贯通。 第一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有道:。正:。 【翻译】 【赏析】 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如礼何: 【翻译】 【解读】 第二章【拓展】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季氏: 八佾(y): 忍:。 【翻译】 【解读】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道 【翻译】 【解读】 【拓展】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
3、处仁,焉得知?” 【注释】 里:。 知:。 【翻译】 【解读】这是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 第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喻: 【翻译】 【解读】 第五章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贤:。齐:。 省。 【翻译】 【解读】 第六章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本章为论语:雍也篇 【注释】 文质彬彬(bn): 【翻译】 【解读】 【拓展】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 南面: 【翻译】 【解读】孔子“曲线从政” 第七章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4、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 【典故】泰伯的典故 第八章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翻译】: 【扩展资料】 1、论语子罕部分名言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评析】 2、【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 【评析】 3、【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 【翻译】。 【评析】 【扩展资料】 孔子关于利、命、仁的其他论述及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利 1、论语里仁篇:富
5、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解释: 2、左传成公成公二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解释: 二、命 1、论语八佾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解释: 2、论语述而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解释: 三、仁 1、论语八佾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解释: 2、论语学而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 第九章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解析】 【拓展资料】 第十章 【原文】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6、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 【扩展资料】 【颜渊】 【克己复礼】 第十一章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一言:。言,。 恕:。 【翻译】 【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二章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读解】 【拓展资料】 【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7、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 【解析】 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正:匡正,端正。 【翻译】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赏析】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
8、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
9、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名家解读】 孔子的学说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人格的重视。孔子不但希望每一个人能够生存,还希望他能够好好地生活。因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的或精神的生活,而禽兽只有生物的或物质的生存。要发展人性,政治家不但要使人民丰衣足食,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都能修身立德。大学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孔子一个基本的主张。 萧公权孔子政治学说的现代意义 第二章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
10、音乐呢?” 【解读】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第二章【拓展】 【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
11、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八佾(y):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忍:忍心,狠心。 【翻译】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解读】 “礼”代表着一种修身与治国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它不仅是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具体体现,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孔子一直主张以礼治国,即利用礼乐规范君臣和官民的行为,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下属,千万不能越礼行事,否则就是对君上的不敬,就是以下
12、犯上的僭越行为。如果任由这种僭越行为泛滥,社会秩序必将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将陷入混乱。 为了正确理解孔子思想,有必要对“八佾舞于庭”作出解释。在西周时期,贵族享用乐舞的等级,有着明确的规定,即:天子礼乐用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不得擅自越级。由于鲁国公侯是出自周王室的贵胄,可享天子礼乐,但因等级不同,同样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此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作为大夫的季氏,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无视王权和君权的僭越。因此,高度崇尚礼制的孔子才出奇地愤怒,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要求严惩这种行为。 由于礼在政治运作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礼制,
13、对于越礼行为严加惩罚,以保证政局和社会稳定。如果有做臣子的胆敢使用天子礼仪,那就是大逆不道,视同谋反。比如,西汉名将周亚夫就是因越礼招祸。周亚夫虽然贤能,并且立有大功,但由于对皇帝不够恭顺,所以汉景帝对他非常不满。汉景帝赏赐给他酒菜,桌上只放了一大块肉,但没给他准备筷子。周亚夫认为皇帝是故意难为自己,就生气地对侍者发火,这种失礼行为坚定了景帝决定除掉他的决心。后来,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五百件皇宫御用盔甲盾牌,准备将来给父亲殉葬。有人对周亚夫父子不满,就向皇帝告发周亚夫,说他购买兵器准备反叛。周亚夫本无反叛之心,但这种僭越行为却解释不清,对他心怀不满的汉景帝便借机将他下狱。作为一代名将,周亚夫不
14、堪狱吏凌辱,在狱中绝食而死。再如唐代李辅国,仗着手握重兵,竟然矫诏率军软禁唐玄宗。后因拥戴唐代宗有功,对皇帝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他的僭越行为,令代宗忍无可忍,派人把他刺杀。 在国家政治上,如果没有礼制约束,就会发生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等种种现象,严重阻碍政治秩序正常运行,使政府和社会陷入混乱。而且,上级的越礼行为,很容易被下级模仿,这会使秩序更加混乱,乃至崩溃。 孔子的这种思想,放到现在同样也很实用。作为古代特有的制度,礼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礼制的精神仍有价值。现在,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企业,都有着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职各人的权责,这便是现代的“礼制”。
15、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组织和企业才能有效运作并产生效率,否则必败无疑。比如,作为员工或是中下级管理者,就应当服从上级的安排,不能越级行事,否则整个公司或者单位就要乱套了。而且,这种行为很容易被上级误解,严重影响事业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政还是做公司职员,只有谨守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受到领导的青睐,保证社会或工作的稳定。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道道理,指真理。 【翻译】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解读】 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
16、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 【拓展】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注释】 里:可作名词讲,居住之地;也可以作动词讲,居住。均通。今从第二义。 知:同“智”。 【翻译】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解读】这是关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理。 关于个人成长
17、,孔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他就居住的环境的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所谓环境改变人,只有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塑造人的一个典型故事。孟子很小时候就没了父亲,母亲也没有改嫁,家境比较贫寒。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母子住在一处墓地旁。后来,母亲看到孟子和邻居的小孩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她觉得这样对孟子的成长不利,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集上,可是孟子又学商人卖东西的样子。孟母知道后,再次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孟子看到学校里的人守秩序、懂礼貌
18、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孟母看到后非常高兴,就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孟子之所以能成大儒,可以说与他生长、学习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每位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决定着你今后的人生会怎样,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着你的人生成败。记得曾有人说过,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件幸事可以值得庆贺:一是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二是工作时遇到一位好领导,三是成家时找到一位好伴侣。这些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自然不可小觑。 不过,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是不幸的。在他们的身边,很少有人追求上进,更是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也
19、许他们的资质很不错,但是长期在这种平庸的环境下,身上的那点儿“灵气”早晚都会消磨殆尽,丧失前进的动力,进而变成俗不可耐之人。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和谁在一起。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简单,若是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际,那你就得和群鹰为伍,不要落入鸡窝安享太平;若是你想驰骋于森林之中,就要与群狼共舞,而不能流连于那可人的羊。若是你想变得更加聪明一些,就得多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应多接触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尊崇,这也许就是环境对人们做出的潜移默化的改造。 俗话说,读好书、交高人,乃是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是红是黑,只要看看他身边的人就知道结果
20、了。身边德行高的朋友越多,就代表着你的德行越高,对于今后你在事业上的帮助也就越大。若是能够借人之智,成就自己,那才算是大智慧。 第四章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注释】喻:通晓,明白。 【翻译】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解读】 本章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孟子说,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行善的,是舜一类人;鸡叫就起来,孜孜不倦求利的,是跖一类人。要知道舜和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就在利和善之间。 第五章 【原文
2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贤:贤人,有贤德的人。齐:看齐。 省反省,检查。 【翻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解读】省心向善去恶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论语十二章优秀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十二 优秀 导学案 统编 版高二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