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积累与运用复习题(一)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XT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积累与运用复习题(一)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T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积累与运用复习题(一)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T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积累与运用复习题(一)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XT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言文积累与运用复习题(一) 妙丰中学17级学生_总分_ 第5课伤仲永(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仲环谒称前时之闻泯然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隶:。(2)未尝识书具尝:。 (3)父异焉异:。(4)邑人奇之奇: (5)稍稍宾客其父宾客:(6)或以钱币乞之乞:。 (7)环谒于邑人谒:。(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9)贤于材人远矣贤:。(10)父利其然也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解释为:。 二、重点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
2、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文:。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_。 3泯然众人矣。 译文:。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文:。 三、文学(文体)常识 1、伤仲永选自,作者,(朝代名)、。 2.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 (1)五岁:。 (2)十二三岁:。 (3)又七年:。 3.第三段议论的作用: _。 第10课木兰诗(乐府民歌)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可汗鞍鞯辔头 溅溅啾啾金柝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当:。(2)惟闻女叹息惟:。 (3)愿为市鞍马市:。(4)赏赐百千强强:。 (5)出郭相扶将郭:。(6)著我旧时裳著:
3、。 (7)双兔傍地走傍:。(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9)万里赴戎机戎机:。(10)旦辞爷娘去旦:。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通“”(2)出门看火伴“”通“”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2)雄兔脚扑朔,。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_ (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_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文:。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_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_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译文:_ (5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_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_ 三、重点段 默写“木兰还乡”一段。 _ _ 四、文学(文体)常识 1、木兰诗选自代编的,这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千百年来,木兰为人们传颂的原因:_ _ _ 第15课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即更刮目相待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2)但当涉猎涉猎:。 (3)见往事耳见:。往事:。(4)及鲁肃过寻阳过:。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6)卿今者才略才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意思是:。 (2)成语:
5、意思是:_ 二、重点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这是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朝代)、(称谓)。 3,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4、孙权劝学给人们的启示:_ 5.内容理解: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6.人物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第20课口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呓语齁声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曳屋许
6、许声几欲先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会:。(2)施八尺屏障施:。 (3)少顷:。(4)既而:。 (5)妇抚儿乳抚:。乳:。 (6)众妙毕备毕:。(7)未几:。 (8)意少舒少:。舒:。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10)虽人有百手虽:。 (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12)奋袖出臂奋:。 (13)两股战战股:。战战:_(14)几欲先走几:。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通“”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凡所应用,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也。 (2)忽然抚尺一下,。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将下列句
7、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文:。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_ _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译文:。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口技选自.秋声诗自序,作者,字铁崖,_(朝代)代人。 2、词类活用: 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_。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前一个“乳”:动词,_;后一个“乳”:名词,。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作动词,。 3.课文中侧面描写的语句:(第2-4段最后一句)、 第2段:_ 第3段:_ _ 第4段:_ _ 4.课文是以为写作顺序
8、的。 5、课文以“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束全文。 结构上的作用是_ 内容上的作用是_ 第25课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盘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夸父与日逐走逐走:。 (2)见两小儿辩斗辩斗:。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去:。 (4)及日中则如盘盂及:。 (5)及其日中如探汤汤:。 (6)孔子不能决也决:。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通“”;意思:_ 二、重点句子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译文:。 2未至,道渴而死。 译文:。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
9、文:。 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 5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三、重点段 默写夸父逐日一文。 _ 四、文学(文体)常识 1夸父逐日是一篇故事(体裁),选自.海外北经。 2两小儿辩日选自,相传作者是周朝。 3.夸父逐日的主题: _。 4.成语:“夸父逐日”意思。 5.两小儿辩日给人们的启示: (1)。 (2) (3)。 第30课狼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窘苫眈瞑尻黠隧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缀行甚远缀:。(2)一狼仍从从:。 (3)两狼之并驱如故故:。(4)屠大窘窘:。 (5)恐前后受其敌敌:。 (6)顾野有麦场顾:。 (7)苫蔽成丘苫蔽:。(8)弛担持刀弛:。 (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T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积累与运用复习题一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XT3 人教版七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积累 运用 复习题 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