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 1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 一、重点品析 1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期行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2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甲生:元方小小年纪,却知“明礼诚信”的道理,面对无礼无信的大人,他果敢地表现出自己的义愤。他是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勇敢率真的小孩子。乙生:元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友人”已经深感惭愧并向他表达歉意,可他却“入门不顾”,这虽是天真率直的表现,但他还缺乏宽容大度的胸怀。 3乘船结尾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
2、是如何评价二人的优劣? 通过看二人的言行,华歆的品行优于王朗。尽管开始华歆对别人的要求感到为难而犹豫不决,但这是他处事谨慎的表现。而一旦答应了别人,他就一诺千言,不因情势危急而弃人不顾,他是一个重诺重信之人。而王朗尽管开始有救人帮人之心,但一旦自身难保的时候,便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他是一个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轻诺寡信的人。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不,通“否”,译为“不在”) (2)词类活用:歆辄难之(难,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为难”。) (3)特殊句式: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句,“何为”是“为何”的倒装) 三、文学常识: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著名小说集,在
3、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世说新语中有一些记载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表现了比较进步的道德观。 五、练习 1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2)歆辄难之()_(3)王欲舍所携人()_(4)遂携拯如初()_(5)宁可以急相弃邪()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2)幸尚宽,何为不可()(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 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_
4、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2)_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答案1(1)fu;同“否”(2)zh;当即(3)xi;携带(4)zhng;救助(5)y;相当于“吗”2(1)搭船(2)幸而,恰巧(3)约定(4)不再等候而离开(5)请托,请求(6)难道3(1)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2)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4(1)言而无信,不知其可。(2)天有云方雨,人无信不立 中考集锦(广西题)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5、,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则是无信/是进亦忧,退亦忧B、太丘舍去/屋舍俨然 C相委而去/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D、下车引之/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2、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
6、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2卖油翁 一、文学常识: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词义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2)但微颔之(只、不过;点头) (3)无他,但手熟尔(罢了)(4)尔安敢轻吾射(怎么)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尔安敢轻吾射”) 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
7、术的态度?(“手熟”) 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以我酌油知之”) 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5、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熟能生巧) 中考集锦 A(上海题)1、本文作者欧阳修是(朝代)文学家,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以我酌油知之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8、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福建题)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公亦以此自矜矜:_康肃笑而遣之遣_ 2、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 4、选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3三峡 一、文学常识:课文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我国南北朝地理学家,散文家。 二、字音 素湍(tun)绿潭不见曦(x)月夏水襄(xing)陵重岩叠嶂(zhng) 略无阙(qu)处沿溯(s)阻绝属(zh)引凄异飞漱(sh)其间 三、词义 (1)略无阙处(完全没有;同“缺”) (2)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
9、午)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即使;奔驰的马)(5)素湍绿潭(白色;急流的水) (6)猿鸣三声泪沾裳(几声,这里的“三”不是确数) (7)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岩峰。 (8)隐天蔽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四、译述课文时,要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请你补出下边句子中省略的词。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于水树山草) 五、按要求默写并译句子。 (1)写三峡两岸的山长又多的句子。 默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写三峡夏水暴涨的句子。 默写:至于夏
10、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3)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同工异曲的句子。 默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翻译下列句子: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逢降霜的早晨初晴或降霜的日子,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宛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六、课文是按
11、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考集锦 A(柳州、北海)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稍有一点点)B、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D、每至晴初霜旦(结霜的早晨)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3、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写出首句和尾句即可):它着力渲染了 4、如果你到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
12、用自己的话说说理由 (1、A2、语言通顺1分,译文中“奔”、“御”、“疾”必须准确,给2分;错1个扣1分译文: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3、“睛初霜旦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抄写原文的不给分,不用自己的话阐明酌情扣分) B(郴州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乘奔御风(奔驰) 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 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13、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 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1D2A3B) C(衢州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至晴初霜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4、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 (1、(1)有时(2)快(3)急流,急流的水(4)到2、(1)两
14、岸都是相连的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2)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3、山和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4、寂静凄清) 4论语六则 一、字音释义 (1)人不知而不愠(yn)怨恨(2)不亦说乎(yu)高兴 (3)学而不思则罔(wng)迷惑不解(4)思而不学则殆(di)危险 (二、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怨恨,心里不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这里指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版七上文言文阅读精要考点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文言文 阅读 精要 考点 年级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