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语文版九年级下册.docx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语文版九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语文版九年级下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一)(含答案) (2004年山东淄博市)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也。”晏子曰:“何为而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三年矣。”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合,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夫子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可耶?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曰:“吾闻士诎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三年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
2、。令又不辞而入,是与臣仆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仆,请鬻于世。”晏子出,请见,曰:“向者见客之客,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 (晏子春秋.内篇第五) 注牟:地名,在山东。刍:柴草。越石:地名。骖: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 辕马边上的马。暴:猛、急。诎:通“屈”,屈服。信:通“伸”,伸展。 鬻(y)):卖。行:德行。辞:谢罪、道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4分) A.越石父怒而请绝(绝交)B.今兔子于患(祸害) C省行者不引其过(过去)D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背) 20下列句子中
3、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晏子使人应之曰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B息于途侧者不求闻达于诸侯 C吾以子为忘以我酌油知之 D今又不辞而入而吾以捕蛇独存 21.下列句子,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越石父)以为君子也B至舍,(晏子)不辞而人 C载而与(越石父)归D晏子遂以(越石父)为上客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夫子礼之,敢不敬从? 23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点。(4分) 答案:19BC各2分)20B3分)21A(3分) 22今天你买了我,我认为你是了解我的。你以礼仪相待我,
4、怎么敢不尊敬和听从你呢?(6分,各3分。有错误酌扣) 23晏子尊贤礼士,闻过则改;越石父自尊自重,刚正不阿。(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 (2004年龙岩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解释
5、句中加点词。(3分) (1)日出而林霏开。霏:_(2)觥筹交错。觥:_ (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_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往来而不绝者中轩敞者为舱 AB 以为妙绝射者中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CD 无丝竹之乱耳至于负者歌于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6分) 野芳发而幽香。译文:_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译文:_ 9选文由写景转而写人事,具体描写了_、太守宴、_和_ _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3分) 答案:6(3分)(每小题1分) 霏:雾气觥:酒杯酣:尽兴地喝酒 7C(3分) 8(6分)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发”各
6、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 杂七杂八摆放(陈列)在面前的,是太守的酒宴啊。(“杂然”、“前陈”各1分,文句通顺1分,共3分) 9(3分)(每项1分) 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 (2004广西靖西)(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
7、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每题2分,共10分)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而乐亦无穷也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
8、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二)大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丈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丈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共10分) 13、解释下列带点的词。(2分) (1)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乎:称: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善:浩然: 14、选文以孟子和太史公为例,谈到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你认为他们两人 养气的
9、途径是否相同?(用自己的话回答)说说理由。(3分) 15、翻译句子(2分)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16、除文中作者的观点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3分) 答: 答案:8、D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10、(略)11、忧醉与乐12、先天后天13、在相当擅长正大刚直14、不同。孟子善于通过加强内在修养培养“浩然之气”,太史公善于通过游历名门大川、广交四方名士来养气,一内一外,“养气”途径不同。15、但是文章不是可以凭学习就能写好,气可以通过修养获得16、答案参考(积累优美语句段落、丰富自己语言博览群书,汲取精华关注社会、自然、人生,多观察,多思考表达自己感受与体会,力
10、求创新) (安徽省2004年)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复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他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后被人离间,受到燕王怀疑,被迫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
1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易: (2)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仕: 18、标示句子的诵读节奏,选择词的恰当义项。(4分) (1)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2)下面方框中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皆爱惜”中的“惜”,应选择第义项。(只能序号) 惜X爱惜。韩非子.难二:“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耗:减损。惠:给人好处。)吝惜,舍不得。蔡琰悲愤诗:“岂敢性命。”痛惜,哀伤。贾谊惜誓:“余年老而日衰兮。” 19、“郁郁适兹土”的“适”解释为“往,到”。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能解释为“往,到”的一项是(2分) A、由是先王遂诣亮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C、辍耕之垄上D、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20、翻
12、译下面的句子。(3分)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21、根据文意,联系“望诸君”的注释,谈谈你对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诸君之墓”的认识。(4分) 答案:17、(2分)(1)易:改变。(2)仕:做官。(每小题1分) 18、(4分)(1)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共2分;每处1分) (2)(2分) 19、(2分)B 20、(3分)姑且凭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 21、(4分)借乐毅的经历宽慰董邵南,说明政治上失意的人古已有之,对于“不得志”不要太在意。(2分) 借乐毅在赵受封一事暗示董邵南:有才能的人终会有用武之地的。(2分) (2004年常州市) 得分评卷人(四)阅读下面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821题
13、。(共12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须答出该字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乡为身死而不受()(4)是亦不可以已乎()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20、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的观
14、点。(答题不得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数。)(2分) 21、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6分)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i)辑屦(j)(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选自礼记.檀弓(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分)(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
15、意义。(4分)【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答案:18、(1)好处、益处、裨益等(2)感谢、感激、感恩等(3)从前、以前、昔日等 (4)停止、抛弃、丢弃等(2分。答对两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通假字如只答出本字不得分。) 19、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活。(2分。意思对即可。) 20、人不能为获取高官厚禄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全国各地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答案 汇编 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