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 第一类人物轶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
2、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节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注】先生:指严光,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东汉著名隐士。相尚:互相推崇。圣人之时:登基称帝的时机。臣妾:原指男女奴隶,这里引申为被统治的人民。亿兆:指千千万万,古代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及帝握/赤符B.惟/先生以节高之 C.得/圣人之清D.盖/先生之心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道()(2)惟()(3)盖()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
3、(2)而使贪夫廉,懦夫立。 4.联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一、1.(2分)A【解析】A项的意思是:等到光武帝得到赤符,据此可在“及”后划分。故选A项。 2.(1)(3分)道义(2只有(3)表推测,应该是 【课内外链接】 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 惟光武以礼下之(只有)惟吾德馨(只有)(陋室铭) 盖先生之心(表推测,应该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表推测,应该是)(核舟记) 3.(4分)(1)(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谁比得上呢? (2)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 4.(3分)表达了作者对明君贤臣的
4、清平政治的渴望,同时透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淡淡惆怅。 【解析】作者生活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日趋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目标自警。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他于庆历年间主持变法,不久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又因议论朝政,屡遭谪贬,一生郁郁不得志。这篇文章通过对严子陵、汉光武帝之间“相尚以道”的交谊的赞颂,表现了他对明君贤臣的清平政治的渴望,同时透出政治上失意之人的淡淡惆怅。 【参考译文】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等到光武帝得到赤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基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
5、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归隐江湖,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却偏偏“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应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
6、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这才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用来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诗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
7、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 (节选自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拜辞/上车B.其/姊仁爱有行 C.而/自苦若此?D.数陈/便宜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顾()(2)诚()(3)数()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 (2)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
8、! 4.试简要概括骆统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二、1.(2分)B【解析】B项的意思是: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应在“其姊”后划分,故选B项。 2.(3分)(1)回头看(2)确实(3)多次 【课内外链接】 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 面而不顾(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 诚如是(确实)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邹忌讽齐王纳谏) 数陈便宜(多次)又数刀毙之(多次)(狼) 3.(4分)(1)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 (2)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 4.(3分)具有孝心,宅心仁厚;洞悉民心,直言敢谏。 【解析】从骆统
9、为了不增加母亲的伤心不回头看母亲,和他恭谨的侍奉母亲可以看出有孝心。从遇到饥荒的时候,乡里及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贫困,骆统为帮助他们减少饮食可以看出宅心仁厚。骆统认为,百姓安土重迁,不愿迁移,再加上外出当兵的人,没有生活保障,所以他们贪恋故土,畏惧远行,把出门看作死一样可怕,可以看出骆统洞悉民心。骆统多次陈述有利于时政的见解,前后几十次上书。对于招募的方式,孙权虽然多次与他争辩,但最终仍然按照他说的主张去做,可以看出骆统直言敢谏。 【参考译文】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
10、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看,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像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因此出了名。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
11、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记载。 三、(江西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罗复仁,吉水人。少嗜学,陈友谅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于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遣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祖曰:“汝行,吾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缒之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且曰:“
12、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二十五) 【注释】陈友谅:湖北沔阳人,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辟:征召。编修:官名,负责编修实录、会要、国史等。太祖:明太祖朱元璋。赍:携带。蜡书:用蜡写的书信。谕:晓谕。未下诸郡:未被(太祖)攻破的郡。授:任命。中书谘议:官名。如陈氏遣孤得保首领:如果(陈理投降)你能保全他家属的性命。俾:使。缒:用绳子拴住人从上往下放或从下往上拉。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授中书/谘议B.从围/武昌 C.复仁/至城下D.不降/且屠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谒()(2)故()(3
13、)罪()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理若来,不失富贵。 (2)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 4.罗复仁是怎样劝降陈理的?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3分) 三、1.(2分)A【解析】“中书谘议”是官名,“授”是动词,故应在“授”后划分。 2.(3分)(1)拜访(2)原来的(3)罪过 【课内外链接】 本题原句及解释与教材的关联句及解释 谒太祖于九江(拜访)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拜访)(伤仲永) 以复仁故友谅臣也(原来的)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狼) 城中民何罪(罪过)则治臣之罪(罪过)(出师表) 3.(4分)(1)陈理如果能够归降,(我保证他)不会失去富贵。 (2)陈理听从
14、了罗复仁的劝谕,于是带领所辖官吏出城投降。 4.(3分)先是动之以情:号恸者竟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接着是晓之以理: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 【参考译文】罗复仁,是江西吉水人。年少时酷爱学习,(后来被)陈友谅召用,任命为编修。过了一些时候,罗复仁认为陈友谅最终不会有成就,就悄悄离开了。罗复仁在九江拜见太祖,太祖留下罗复仁,并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罗复仁跟随太祖在鄱阳作战,(曾奉命)携带蜡书前往江西那些还未被(太祖)攻破的郡,晓谕这些郡投降,被任命为中书谘议。(罗复仁)跟随太祖围攻武昌,太祖想要招降(武昌守将)陈理,因为罗复仁原来是陈友谅的部下(熟悉对方内情人事),(太祖)就派遣罗
15、复仁进入城中告知陈理,并且对罗复仁说:“陈理如果能够归降,(我保证他)不会失去富贵。”罗复仁跪下叩头说:“如果(陈理投降)你能保全他家属的性命,使我在今后不会被人认为是食言者,我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太祖回答说:“你放心前往,我不会害得你成为食言者的。”罗复仁来到武昌城下,(因被拒绝入城)悲哀得大哭了一整天,陈理(最后)用绳子将他拉上城墙进城。罗复仁见到陈理大哭,(接着)陈述太祖希望其归降的愿望,并且说:“强大的明军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你不投降明军就要屠城,城中的老百姓有什么罪过呢?”陈理听从了罗复仁的劝谕,于是带领所辖官吏出城投降。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太宗谓房
16、玄龄曰:“高昌若不失臣礼,岂至灭亡?朕平此一国,甚怀危惧,惟当戒骄逸以自防,纳忠謇以自正。黜邪佞,用贤良,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以此慎守,庶几于获安也。” 魏征进曰:“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采刍荛之议,从忠谠之言。天下既安,则恣情肆欲,甘乐谄谀,恶闻正谏即位十有五年,圣德光被,今又平殄高昌。屡以安危系意,方欲纳用忠良,开直言之路,天下幸甚。昔齐桓公与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桓公谓叔牙曰:盍起为寡人寿乎?叔牙奉觞而起曰:愿公无忘出在莒时,使管仲无忘束缚于鲁时,使宁戚无忘饭牛车下时。桓公避席而谢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夫子之言,则社稷不危矣!” (节选自君臣鉴戒第六) 【注】忠謇(ji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19 江西省 中考 语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文言文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