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四章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
《《大学之道》四章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四章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之道四章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五莲一中高三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导学案(31)(教师版) 第31课 【学习目标】积累重要文言现象。 【学习过程】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大学之道 礼记 大学之道(宗旨),在明(动词,彰明)明(形容词,美好的)德(德行),在亲(亲近爱抚)民,在止(达到)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志向坚定不移),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接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天下的人)者,先治(治理)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
2、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修养)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端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使真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获得)其知。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物格而后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平民),壹是(一概,一律)皆以修身为本(根本)。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这)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治理)天下可运(运转)之掌上。所以(之所以,表原因)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突然)见孺子(小孩子
3、)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惊骇,恐惧)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之心;非所以内交(结交。内,同“纳”)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于乡党(同乡)朋友也,非恶(厌恶)其声而然(这样)也。由是(从这里)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不是)人也;无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萌芽,发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有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
4、扩充)之矣,若火之始然(同“燃”),泉之始达(流通,指泉水涌出)。苟能充之,足以保(安定)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侍奉)父母。” 二一词多义 1.本:草木的根;根源,来源;根本、基础的东西;本业,特指农业;推究,探究;副词,本来;底本,版本;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 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也。韩非子)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业;残,祸害。)(论积贮疏) 成语“舍本()逐末”
5、“本()末倒置” 答案:本(;)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大学之道根本、基础的东西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根本 (3)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根本 (4)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本来 (5)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传序考察,探究。 (6)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燕歌行并序本来 (7)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本来 (8)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本来 (9)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树根 (10)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树根 (1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本来 (12)自言本是京
6、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琵琶行本来 (13)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根本 (1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树根 2.诚:真心,不虚伪;确实,的确;连词,表假设,“如果”“果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列传) 成语“诚()惶诚恐” 答案:诚(;)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如果,假如 然,诚有
7、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的确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诚心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如果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确实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之道使真诚 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屈原列传如果,假如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苏武传确实 愿陛下矜愍愚诚陈情表诚意、衷情。 3.辞:口供;言词,词句;告诉,讲话;推辞,不接受;辞别,告别;文体的一种;托辞,借口。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书)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报任安书) 成语“在所不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答案:辞(;) 解释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辞别 (2)无辞让之心,非人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谦逊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应对的言辞 (4)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文辞 (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文辞,这里指文学 (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文辞 (
9、7)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传供词,口供 (8)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燕歌行并序辞别 (9)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离开 (10)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辞谢 (1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辞谢 (12)归去来兮辞并序古代的一种文体,要求押韵。 (13)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行辞别 (14)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推辞 (15)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推辞 (16)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推辞 (17)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告辞 (1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回避 (1
10、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告辞 (20)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告辞 三翻译句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翻译: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4.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11、,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翻译: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5.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翻译: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
12、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翻译: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 7.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翻译: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 8.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翻译:(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四章挖空训练教师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大学 挖空 训练 教师版 语文试题 答案 统编 版高二 选择性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