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学案.docx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学案 【学习指引】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选了三首宋词,在品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整首词,辛弃疾选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典故的内涵,找到并把握整首词的主旨句。还可以,联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对比理解词人的不同情感。 【素养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中的典故
2、,积累文化常识。 2.把握怀古诗用典的手法,以及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3.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感受用典、对比、借古讽今等手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诗人 辛弃疾(11401207),(朝代)词人。字,号,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曾随耿京在山东起兵抗金,后在南宋先后任建康通判,江南、湖南、湖北安抚使等职,有政声。因与当权者不合而屡遭贬抑,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忧愤而死。辛弃疾有将相之才而不能施展,只能将一
3、腔忠愤寄于词间。著有,奏疏九议等。 2.人物轶事 哭祭朱熹 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已被宣布为“伪学”。在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压力下,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断过财路”的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3.了解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南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宰相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辛弃疾受命知镇江府,镇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任后,一方面,他积极派遣侦探了解金国虚实,进行军事进攻的准备;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南宋朝廷上下一片北伐声,激起了他恢复中原的豪
4、情壮志,然而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令他忧心忡忡。 4.解题 61656;补充 怀古题材的结构:临旧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已怀。 5.了解“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英雄无觅()舞榭歌台() 封狼居胥()佛狸祠() 2.解释词语 草草: 北顾: 神鸦: 社鼓: 译文: (二)诵读感悟 1.诵读全词,用“/”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韵脚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5、/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独自读。 【思考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思考2】整体感知,概括上下阕内容 三、文本研究 【思考1】初识典故 1.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外积累明确词中一共有几个典故? 【思考2】赏析上阙 1这首词上阕写孙权、刘裕两个人,词人通过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这样安排? 2.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
6、情?这句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3.试体会词人在这部分表达的情感。 【思考3】赏析下阙 1.分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三句的用意。 2.分析“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三句的用意。 3.分析“可堪回首,佛狸神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三句的含义及作用。 4.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试体会词人在这部分的情感。 【思考4】明晰“用典” 1.梳理典故,明确作用。 人物典故关键词句典故的作用 孙权 刘裕 刘义隆 拓跋焘 廉颇 2.从表情达意看,词中的典故有哪些作用? 【思考5】这首词体现了辛弃疾怎样的情感,表现了怎样的情怀与品格? 【思考6】对比阅读 (
7、一)古代诗歌阅读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此词写于南宋光宗绍熙年间,辛弃疾闲居多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忠亮高爽,有扶世济民的大志。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
8、词中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这两处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南宋陈亮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注)神奇臭腐:出自庄子知北游。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夏裘冬葛:出自淮南子精神训。比喻世事颠倒。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二十五弦:用乌
9、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痴骨:指愚笨的内心。 :比较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在抗金情感上的异同。 四、技巧点拨概括艺术特色 【任务引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整首词,辛弃疾选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任务活动】试分析概括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阅读 南宋绍兴十年(1140),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辛弃疾虽然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地区,但他自幼受祖父辛赞爱国思想的熏陶,始终把南宋视为自己的祖国。辛弃疾幼时不但诵习经典,撰写诗文,而且熟读兵书,苦练武艺,辛弃疾绝不是宋代文坛上常见的手无缚鸡
10、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一位肤硕体壮、颊红眼青、目光有棱的壮士。 绍兴末年,河北、山东一带的汉族人民苦于金人的残暴统治,大大小小的抗金起义风起云涌,烽烟遍地,其中济南耿京率领的义军规糢最大。二十二岁的辛弃疾被耿京任命为掌书记。不久,辛弃疾力劝耿京归附南宋朝廷。次年正月,辛弃疾奉命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觐见宋高宗,完成使命后即返回山东。没想到才到半途,便知悉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麾下义军也已溃散大半。在此紧要关头,辛弃疾亲率骑兵五十人,深入金境六百里,直奔济州,乘其不备直入五万人的敌营,生擒张安国系于马上,然后星夜兼程,渡过淮河、长江,直抵临安(今浙江杭州),献俘于朝廷而戮之。这段战斗生活给辛弃疾
11、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正如鹧鸪天中所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擔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鞀,汉箭朝飞金仆姑。” 南归之后,辛弃疾被任命为江阴军签判。不久,宋高宗内禅,孝宗继位孝宗素有恢复之志,登基后即任命主战派张浚为枢密使。辛弃疾前往建康求见张浚,面陈伐金之计。隆兴二年(1164),辛弃疾改任广德军通判。次年,他不顾官职低微,越职上书,向孝宗上呈美芹十论。辛弃疾的“十论”,体现了他对敌我双方实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从而提出深谋远虑且切实可行的战略方针。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南宋的求和路线之不可行:“秦桧之和,反以滋逆亮之狂。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作,我实何有?”还鼓励孝宗效法扫平突厥以雪国耻的唐大宗:“惟陛
12、下留乙夜之神,沈先物之几,志在必行,无惑群议,庶乎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烈无逊于唐大宗。” 乾道三年(1167),辛弃疾升任建康府通判。又过了三年,辛弃疾任满回临安,授司农寺主簿。不久,他作九议上呈宰相虞允文。九议也是长篇奏议,它不但对十论中的意见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解说,还补充了关于练兵、造舰、用间等具体的战术。更重要的是,九议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抗金事业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且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之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诚如朱熹所云,辛弃疾是一位难得的帅才。可惜历史没有给这位帅才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以后的十年里,正当盛年的辛弃疾频繁地调动官职。
13、南宋朝廷对从中原沦陷区归来的人士一向心存猜忌和轻视,“归正人”这个称呼就带有轻蔑的意味。辛弃疾当然未能例外。虽然他文才武略都很出众,但仍然难得朝廷的信任重用,经常在外地任职,且朝令夕改,很难在一个职位上尽心尽责。尽管如此,辛弃疾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政绩,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任滁州知州,他下马伊始,即日夜操劳。他招抚流民,招徕商贾。两年之后,滁州的面貌大为改观。淳熙二年(1175),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其主要任务是扑灭横行湘、赣的茶商军。辛弃疾受命于危难之际,短短两个月,官军连年征剿都未能剿灭的茶商军,即被彻底敉平。牛刀小试,便体现出辛弃疾卓越的军事才能。只可惜如此杰出的才略未能到抗金战
14、场上充分施展! 宁宗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被召为兵部侍郎,但此时的他已是老病交加,只能上表辞免。此年九月,这位龙腾虎跃的一代英雄因病去世。辛弃疾未能马裹尸,更未能立功封侯,他的悲剧命运,若移用刘克庄沁园春中的句子来予以评说,真是确切无比:“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摘编辛弃疾的诗意人生) 相关链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质课学案 统编 新教材 语文 必修 永遇乐 口北 怀古 优质课
限制150内